在网贷遍地、消费主义横行的年头,四川南充90后小伙何吉林却用最笨的办法改写命运——九年扛楼搬砖,硬生生攒出两百万家底。当同龄人沉迷手游、追捧网红店时,他活成了钢筋水泥里的苦行僧。老话说"汗水比口水更值钱",可当搬砖日薪碾压写字楼白领,这到底是励志传奇,还是时代倒影下的生存寓言?
2016年的福建工地,25岁的何吉林把青春夯进每一块红砖。天不亮就开工,夜深了才收工,别人躲懒抽根烟的工夫,他能多砌半面墙。最拼的时候,一天搬完2000块砖,手掌磨出的茧子厚得能防刀割。工友聚会喝酒吹牛,他蹲在工棚啃馒头就咸菜,九年没买过超百元的衣服。就这么蚂蚁搬家似的,每年抠出二十来万,硬是在老家盖起气派的双层小楼,给老爹买了代步车。
五一返乡,村里人瞅着他晒成古铜色的脸直咂舌:"这娃咋比驴还犟?"何吉林却摸着新房的瓷砖咧嘴笑:"砖头不会骗人,砌一块是一块。"节后返工,他行李箱塞满老妈腌的辣酱,手机相册存着闺女画的"爸爸盖大楼",继续在珠海工地挥汗如雨。有年轻小工问他图啥,他指指天上飞过的无人机:"那玩意儿再高科技,盖楼还得靠咱这双手。"
何吉林的故事像一记重锤,敲碎了"躺平有理"的迷梦。当全网教人"精致穷"时,他证明最土的办法也能掘出金矿。这二百万不是彩票砸中的运气,是十万块砖头摞出的通天塔,是三千多个日夜熬成的琥珀。或许真应了那句老话——黄金丢进火里不化,真金埋在土里也发光。只是不知道那些笑他傻的年轻人,午夜刷爆信用卡时,会不会想起工地里那个把日子过成计数器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