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帝驾崩之夜雍正帝登基之谜

纵横点 2024-08-11 15:34:05

《雍正王朝》中关于康熙帝驾崩前向胤禛传位,并且分析夺嫡的主要皇子这一段,十分经典,展现了康熙帝的识人之明,为帝之睿。

康熙帝在给胤禛一番交代以后,胤禛明白了这么多年来,皇阿玛的良苦用心,他更明白了肩上所承担的重任,实在是不轻。

而在门外等待许久的八爷党和其他皇子们也觉得大事不妙,时间有点长,“出头鸟”十阿哥胤䄉最先喊了出来,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凭什么老四自己在里面这么长时间,其他皇子也跟着附和起来。

众位阿哥们来到康熙病榻前,看到了康熙奄奄一息,都十分悲伤,不管是不是真的;都跪下了,而年龄小的阿哥们更是十分悲恸,都在嚎啕大哭。

康熙帝当着所有阿哥们说,传位给四阿哥,但是在最后的很微弱的气息之下,然后就咽气驾崩了。而老八等人当成没听清楚,竟然还要问已经驾崩的康熙让他再说一遍,胤禛对老八这么做很恼火,几位其他皇子都说确实是传位给四阿哥,而八爷党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混淆视听,说是传位给老十四,为此八爷党的老九老十还跟其他阿哥们打了起来。

张廷玉把众位阿哥的争端给停息了,然后在张廷玉的安排下,四爷胤禛被扶到了偏殿暂歇,等于他内心认定了康熙就是传位给胤禛,并且让隆科多去取传位诏书,这个时候八爷党的人都觉得张廷玉在擅自发号施令,意欲乱政,因为他们都着急了,知道张廷玉也在支持并认同老四的帝位,自然着急了。

而胤禛到了偏殿立即安排张五哥带着金牌令箭去找邬思道,这个应该是康熙帝提前安排好的,张五哥知道金牌令箭在哪,直接拿出来,就去找了邬思道,邬思道也很激动,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他便依计行事,去救了十三爷胤祥。

丰台大营这边也是情势危急,成文运是八爷党的人,又是主帅,打算力保八爷,并且提前做了部署,而这个时候十三爷被放了出来,带人来到丰台大营,很多兵营将领都是十三爷带出来的,因此他一呼百应,很有号召力,顺利来到营中,发现成文运很是固执,坚持为八爷党站台,就提升了几位原来的老部下为副将,无论是将还是兵,都特别尊奉十三爷,因此索性杀了成文运,全体服从十三爷,立即到畅春园勤王护驾,拥立新君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畅春园这边,八爷党坐不住了,老九想离开到丰台调兵,老十更是自不量力,自以为是,却忘了他现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所有的侍卫这个时候已经听新君的号令了,胤禛很强硬,敢有擅自离开房间者,即刻锁拿,以维护政局稳定。

这个时候老十三护驾来到,胤禛心里也有底了,这说明了老十三完全控制了局面,自己的皇位已经十分稳定,八爷党大势已去,成为阶下之臣,老十三来到病榻前的时候,康熙帝已经驾崩,他很是痛苦,没能见到皇阿玛最后一面,胤禛那句“你苦命的十三儿来看你了”,这句话迅速把自己跟老十三的距离拉近,说明是妥妥的自己人,也为老十三未能见到父亲康熙最后一面,而感到惋惜。

隆科多是个见风使舵的人,早不来晚不来,见到大势已定,十三爷把局面彻底稳定后,也来了宣读康熙帝遗诏: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胤禛听到诏书后,很是悲痛,说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为国为民很操心,把千钧重担交给了自己,自己怎么能胜任呢?其实这是胤禛的自谦之词,但是君臣名分已定,成为继位之君,已是确定之事。

这个时候所有臣子与阿哥们都要给新君跪拜,大臣们都先跪下了,皇三子胤祉第一个给新君跪拜恭贺,显示了剧中他对四弟胤禛的支持,而除了八爷党的其他阿哥们也都朝拜新君,唯有八爷党的老八、老九、老十没有及时下跪朝拜新君,这个时候隆科多装模作样,大义凛然,教训起八爷党的几位阿哥们来了:

“廉亲王、九阿哥、十阿哥,你们兀自不败,难道真的不想做大清的臣子了吗?”

老八胤禩见到大势已去,带领老九和老十跪拜新君,不管他们是否情愿,服不服都没用,都得接受这一既成事实,就此胤禛正式继承康熙帝位,八爷党处心积虑的谋划终究还是没能得逞。

公元一七二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冬,十一月十三日,皇四子胤禛在畅春园继位,是为雍正皇帝。

雍正帝继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驾返潜邸,再回来时候,大事已成,新君登位,而府上也得知康熙帝驾崩,都已经带孝,并且跪迎主子新君回家。

雍正帝回府上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邬思道,很多分析认为,这是他起了杀死邬思道之心,这种分析确实有道理,刚刚当上皇帝,当晚需要给大行皇帝守灵,得多大的事,多重要的人,还必须亲自返回潜邸处理,而且第一件事就是找邬思道。

《雍正王朝》中的神奇人士邬思道

邬思道见到雍正帝,以他的聪明才智,肯定想到了这一层,自己在暗中帮助雍正取得了帝位,肯定是敏感人物,邬思道跪拜雍正帝的时候,雍正接下来的话,很有深意:

“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不要做这生分模样,今晚这一见,十分难得啊,只在家里住一宿,过了明天,就又是个忙法了,按理说,孝子守灵。今晚我不该回来,只是乍逢大变,宫里情形不明,回来略住一晚,顺便来看看你。”

这段话雍正帝表示了对邬思道的尊重和肯定,也说明了自己身份转变,以后就身不由己了,也解释了自己为何必须要回到潜邸的原因,让邬思道心里明白。

这个时候邬思道很是惊讶,从眼神中他读出了很多信息,而雍正帝也说了:

“老十三也是太费事了,有个丰台大营还看不住这个院子吗?用得着把顺天府和善扑营的兵都给调来了。”

邬思道告诉雍正帝,是他让十三爷这么办的,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五路人马,平素不相统属,共同护驾,十三爷居中指挥,才不至于出意外,这个时候,越小心越好哇!”

雍正帝听到是邬先生安排的,认为自然是万无一失,表示肯定,然后说起了邬思道的名分问题,会慢慢安排,而邬思道当即告诉雍正帝,他误解自己的意思了,自己并不贪图权位,也不是为官之人,邬思道说自己有三不可用:

自己是个残疾之人,历朝历代哪儿有个瘸子居于庙堂之上的,倘若皇帝启用了这样的人,虽至公也不公,虽无私也有私,岂不有伤圣德?此为一不可用。

作为原来康熙朝的犯罪之人,如今雍正皇帝克承大统,就启用先朝钦犯,到底是先帝朝当年抓错了,还是当今皇帝用错了,这是二不可用。

虽然小有才气,却是阴谋为体,皇上以后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用的自当是光明正大之臣,自己在潜邸十多年,蒙皇上言听计从,纵然有些才智也用尽耗光了,如同已经熬干了的药渣,何堪再用呢这是三不可用。

雍正帝在邬思道分析期间的眼神很耐人寻味,时而动了杀机,时而泪光闪闪,他想起了邬先生多年的襄助与匡扶,还是觉得可惜,逐渐放弃了杀心,总之念及旧情,他认为邬思道幸运,他认为“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他便顺水推舟问邬思道想怎么“隐”?

这个时候邬思道的一举一动都彰显着深厚功力,他选择了半隐,既不给雍正帝添麻烦,如果自己居于庙堂之上,雍正帝总是会担心之前的运筹被说出来,更无法向天下交代为何重用这样一位残疾之人;而邬思道选择隐居,可以让雍正帝随时能够找到自己,皇帝也就不用担心自己乱说什么,更不必担心自己行不轨之事,虽然两人不再相见,但是自己却依然在其控制范围之内,皇帝不用非得杀人灭口,自己也能远离是非之地,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邬思道分析得很有道理,选择了半隐打消了雍正帝的顾虑,毕竟他很多疑,伴君如伴虎啊,能在这样一位主子手下逃出生天,真可谓不容易:

第一,孑然一身,身无分文。倘若全隐,必然饿死;

第二,自己和皇上君臣遇际十几年,一朝离别,皇上一定会想念自己的,而自己也一定会想念皇上的,自己若全隐了,万一皇上想念起自己来,却找不到自己,自己的心也会不安,因此自己想找好一个既能吃饭,又能让皇上找到自己的地方,半隐起来,即让自己在有生之年有所依靠,又全了君臣这段恩遇。

邬思道说得有情有义,有理有据,雍正帝便应允了邬思道的请求。

这个时候张五哥来报,十七爷胤礼来拜访,雍正帝看了一下手表,这个动作耐人寻味,难道约好了要有什么动作,看来老十七是雍正帝安排来的,难道之前这么做,是针对邬思道?邬思道很聪明,率先开口,先叫四爷,忽然想起来胤禛已经是皇帝,改口叫了皇上,他说雍正帝已经今非昔比,不宜擅听擅见,而雍正帝则说老十七是他的兄弟,自己不好给闭门羹,雍正帝在这先用了“我”字,也是刚刚继位,身份转变还没适应,又改口说“朕”,这些细节都很到位,也符合当时的应有的情形。

历史巨制《雍正王朝》剧照

邬思道见状便安排张五哥回十七爷的话:

“皇上稍息片刻,便会进宫,如有公事,请他转告张廷玉处置,要是关防的事,就请十三爷处置,要是私事,你就说天子没有私事。”

邬思道这样的回话很见高明,雍正帝也深以为意,一句“天子没有私事”,彻底让自己转危为安,也让雍正帝从此专心图治,而雍正王朝便从此拉开了正式的序幕!

纵横点原创文史文章,喜欢就请点上方的关注支持一下吧,谢谢!

0 阅读: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