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任何一个大国的经济政策调整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而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加征关税的举措,无疑是投入经济湖面的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决策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也在国际社会掀起波澜。
特朗普资料图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加拿大、墨西哥两国的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成为全球焦点。美国有线新闻网评价此举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实施的任何政策都更为激进。回溯历史,从第一任期开始,关税就被特朗普视为经济政策的核心工具,他坚信关税是发展美国经济、保护美国就业的“灵丹妙药”,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美国国内的反应来看,反对与担忧之声不绝于耳。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1月份出现六个月来的首次下滑,降至71.1,低于预期的73.2。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数据揭示了背后的原因,民众对特朗普推进激进关税计划的担忧日益加剧。不仅如此,通胀预期也明显恶化,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中值从去年12月份的2.8%和10月份的2.7%,攀升至当前的3.3%。许多经济学家早已发出警告,关税很可能推高商品价格,对消费者信心和需求造成沉重压力。而消费者也开始未雨绸缪,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在就应该购买耐用品,以避免未来价格大幅上涨。
美国民众资料图
美国媒体也纷纷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发起抨击。《华尔街日报》编辑委员会发表题为《历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的文章,言辞激烈地批判特朗普提议征收的关税,称其发动“经济攻击”的理由“毫无意义”,并警告这一举措可能以灾难告终。CNN同样发表文章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可能颠覆许多美国选民最关心的经济和生活成本问题,不仅会进一步拉高美国国内本已高昂的消费价格,还可能动摇美国股市,导致人员失业。
美国资料图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直言特朗普此举是“一场豪赌”,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上升的“秘诀” 。安永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分析认为,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以及这些国家后续的报复性关税和反制措施,很可能导致美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下降1.5个百分点,2026年再下降2.1个百分点。RSM首席经济学家乔·布鲁苏拉斯更是形象地表示“政府正在玩火”。
国际社会方面,加拿大和墨西哥迅速做出反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当日就宣布,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输加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已指示墨经济部采取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反制,以捍卫墨西哥利益。这种贸易战一旦打响,必然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资料图
特朗普并非没有意识到加征关税可能带来的经济“痛苦”,他在2月2日表示,美国人可能会因为这些关税感受到经济“痛苦”,但他坚称,为确保美国的利益,“代价是值得的”。他还声称政府为降低能源价格而采取的措施将使得控制通胀及降低利率成为可能,甚至扬言要要求沙特等欧佩克国家“降低石油价格”。然而,这种想法在现实中能否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历史经验来看,贸易保护主义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短期内或许能给部分产业带来一定的保护,但从长远来看,会破坏全球贸易秩序,损害本国消费者和相关产业的利益。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贸易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对世界经济有着深远影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是为了保护美国利益,实则是一种短视行为,不仅可能让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困境,还会破坏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合作关系。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尽管目前依然坚韧,但也开始出现一些隐忧。失业的美国人找到工作的时间变得更长,而特朗普承诺缩减联邦政府的人员规模,无疑会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和就业造成压力。消费者对失业的担忧也在上升,大约47%的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失业率将上升,这是自新冠大流行经济衰退以来的最高水平。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加征关税这一决策,是在复杂的经济、政治背景下做出的。一方面,美国国内部分产业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另一方面,特朗普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激进的经济政策来兑现竞选承诺,赢得选民支持。然而,经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违背市场规律的政策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未来,美国经济将走向何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否会如他所期望的那样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会像众多经济学家和媒体所担忧的那样,以灾难告终?这不仅是美国民众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球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如何发展,以及这些国家之间能否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争端,避免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贸易战中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