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CBA常规赛已经打到第23轮,正好是半程。
各支球队的表现已经初见分晓,赛季的走势也开始明朗。
可是,今天咱们不聊那些超级明星球员,不谈谁得了MVP、谁打出了惊人的得分记录。
今天咱们聊一聊一个特殊的存在——孙桐林。
你可能没怎么关注过他,甚至有些人会把他看作混子球员。
没错,这个名字一提起来,球迷们就开始议论纷纷,甚至有些网友把他戏称为CBA头号混子,而他本赛季的表现,确实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这么低调的球员,怎么就能拿到顶薪合同,甚至在一些强队中占据一席之地?
孙桐林的基本情况和数据表现,简直有点不敢相信。
他代表山东男篮出场了20次,场均得分1.6分,总得分32分。
这么看,大家是不是开始有点疑惑:场均1.6分,打了20场比赛,怎么会是顶薪合同的拥有者?
这位球员其中有10场比赛是得分为零的,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说实话,孙桐林的存在,感觉就像一场迷雾。
你想看看他的表现,结果却发现这家伙就是一个佛系球员,上场时间8分钟,全部替补登场,最多也就是偶尔帮忙策应一下,主动进攻的机会基本没有。
一位网友就说了:说真的,孙桐林上场完全是为了给队友创造机会?
但他自己啥都不做,难道他就真这么被球队需要?
这话说的有点酸,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数据确实让人怀疑他在场上的价值。
有球迷调侃:孙桐林上场就像空气一样,虽然在,但你根本看不出他干了啥。
但事实是,尽管他的得分表现低迷,孙桐林依旧能够在球队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还有着不小的薪水。
要说孙桐林的职业生涯,真的是曲折离奇。
从深圳队到新疆队,再到北控队,最后才来到了山东男篮。
特别是在北控队,孙桐林拿到了顶薪合同。
你可能会想,凭啥他能获得这样的待遇?
数据如此平庸,却能得到这等重用,这是不是有点不合逻辑?
可是你也得承认,孙桐林能获得各大CBA强队的青睐,肯定有他的独特之处。
比如他在更衣室的氛围和球队文化中可能起到了某种作用——虽然场上的表现平平,但他在背后的调和作用,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
有网友说:球员的价值,除了得分,还有很多隐形的东西。
孙桐林的价值,可能不是体现在得分,而是在更衣室的和谐氛围和球队的整体气质上。
这个就像是个拼图,可能得分不是他最大的优点,但他能弥补其他地方的不足。
这点说得有道理。
CBA这个环境不只是看数据,还得看球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球队气氛等等。
而孙桐林这些年虽然数据低迷,但他不一定是那种引发更衣室矛盾的球员,甚至可能是让球队气氛更和谐的一部分。
再来看球迷对孙桐林的评价,真是天差地别。
北控球迷曾经对他有过不少批评,甚至嘲笑他为混子球员,指出他上场就像摆设,打个球得分几乎不可能。
而到了山东男篮,大家的态度却不那么极端了。
虽然孙桐林的数据依旧不咋地,但山东球迷似乎能接受他,甚至能理解他为什么还在场上。
反而是很多人开始觉得他在球队中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得分,更多的是在团队气氛和助攻等方面的贡献。
网友评论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其实我觉得孙桐林这种球员可能就是CBA里的特殊存在。
他不能指望每个球员都是超级明星,也不能每个球员都能打出爆炸性的得分。
孙桐林能保持在强队的阵容里,说明他一定有能打动教练和队友的地方,可能是勤奋、可能是能在场上稳定发挥,也可能是别人不容易看到的贡献。
孙桐林现在的表现,依然让很多人产生疑问,未来他能不能打破目前的瓶颈,提升个人表现呢?
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如果说孙桐林能有所突破,可能就不仅仅是靠默默无闻的角色去支撑球队了。
CBA里能拿到顶薪的球员,基本上都有某种过人之处,要么是得分能力,要么是防守能力,要么就是团队意识和场上决策的能力。
孙桐林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所成长,未来也许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有网友也表示:CBA里面的混子球员,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消失的。
很多人都看不起这种球员,但我觉得他们有可能在球队体系中扮演着别人看不到的角色。
孙桐林虽然得分不高,但他能和球队磨合、调动队友,这一点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结语部分,孙桐林的现象,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球员价值的反思,更多的是对CBA这种多元化体系的理解。
一个球员不一定要得分爆炸,才算有价值。
他在背后的某些细节处,能给球队带来不可替代的贡献。
孙桐林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证明了CBA的生态不仅仅看数据、看表现,更需要多维度去评价每一位球员。
大家说,孙桐林是不是CBA的头号混子呢?
我觉得,也许他根本就不是在混,而是在为自己的角色找到生存空间,打出了自己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