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国家尤其是域外大国联合介入南海,升温南海局势。
据环球网报道,加拿大国防部长比尔·布莱尔11月3日声称,中国战机10月29日在南海“国际水域”上空,在加拿大一架直升机上空盘旋、发射照明弹,“这些事件使加方机组人员处于危险之中”。这架CH-148“旋风”直升机是从加拿大海军护卫舰“渥太华”号起飞的。“渥太华”号上的加拿大空军少校罗布·米伦表示,当事直升机当天于“国际水域”上空两次遭遇中国歼-11战机,第二次遭遇时两机距离接近100英尺(约30米)。
对此,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4日回应称,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的舰载直升机先后2架次不明意图地逼近中国西沙领空。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海空兵力依法识别查证、多次喊话警告,但加方直升机不仅拒不回应,还采取超低空飞行等挑衅动作,加方事后通过媒体大肆渲染炒作,对中方进行指责抹黑。加方此举违反中国国内法及有关国际法,危害中方主权安全,是别有用心的恶意挑衅行径。
今年以来,在美国的支持下,菲律宾热衷于拉拢域外国家尤其是域外大国联合介入南海局势,让南海局势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变化。以加拿大为例,菲律宾军方此前称,加拿大等国对联合巡航南海持开放态度。
9月4日,菲律宾军方表示,菲律宾和美国军舰在南海海域举行联合巡航。菲律宾海军“何塞·黎刹号”导弹护卫舰与美国海军“拉夫·约翰逊号”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参加了此次联合巡航。菲律宾西部司令部在一项声明中说:“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菲律宾海军和美国印太海军提供一次机会,检验和改善现行海上准则。”
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阿吉拉尔称,除美国外,日本、澳大利亚都表示,有意与菲方在南海联合巡航,加拿大对联合巡逻持开放态度。
如何看待域外国家联合介入南海升温局势的现象?菲律宾为何联合域外国家加强挑衅?中国如何应对?对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2023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期间专访了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
菲律宾积极拉拢域外国家介入南海
澎湃新闻:以往,在南海挑衅的域外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等海军实力比较强的国家,而加拿大海军实力比美英弱很多,您怎么看待加拿大在南海的挑衅?
吴士存:加拿大介入南海事务主要出于地缘政治考量。加拿大认为中国想“控制”南海,但实际上中国并没有这种想法。在这种错误假设的指导下,加拿大试图此时介入南海问题,为日后谋取地缘政治利益做准备。
另一个促使加拿大介入南海事务的重要原因是菲律宾和美国的鼓动,如果没有美国和菲律宾在背后“搞小动作”,加拿大不会远道而来搅局南海。2021年以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域内部分国家之间热衷于拼凑“小集团”“小圈子”,比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美英澳“奥库斯”联盟等都是美国主导的安全“小集团”。今年5月,美国和菲律宾签署了《双边防务合作指针》,9月美菲两国海军启动在南海的“联合巡航”,菲律宾和美国试图以“联合巡航”为抓手,在南海构建美、菲、日、澳四国联动机制,加拿大也可能加入这个联合巡航。
澎湃新闻:菲律宾为何鼓动域外国家介入南海?
吴士存: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上台以来,在美国拉拢和国内政治因素的推动下,其南海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加上菲律宾军方完全是美国培养、扶植的小部分精英,这导致了菲军方和海岸警卫队对固化仁爱礁的行为冲动显著上升,黄岩岛方向也是“小动作”不断。此外,菲律宾冒险性举动频发还与其战略界和决策层低估了中方可能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的决心和能力有关。由于菲律宾自身实力有限,除了与美国绑定搅局南海,还希望拉拢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介入南海,借力示强,为自己撑腰壮胆。
美国的南海政策不再中立而是选边站队,谁在南海跟中国对抗、给中国制造麻烦,美国就支持谁。菲律宾单方面破坏中菲围绕仁爱礁的“君子协定”和临时性特殊安排,试图重返黄岩岛,以及越南在非法占领南沙群岛岛礁的建设活动,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都是美国暗中支持的。拜登政府上台后热衷搞“小圈子”“小院高墙”,希望借助盟友和伙伴的力量遏制中国,减轻自己的压力、分摊维系霸主地位的成本。南海是美国围堵中国的一个重要抓手,拉拢更多域外国家介入南海就不足为奇了,而且还可以激活和加强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
今年,我赴马尼拉参加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和“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菲马尼拉论坛,切实感受到原本相对平稳的中菲关系正在被不断升级和强化的菲美军事安全互动所干扰甚至破坏。保持未来中菲关系平稳发展仍面临两大干扰因素,一是南海问题,二是中菲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美国已经把扩大中菲南海分歧、制造中菲“南海嫌隙”作为其南海政策的一部分。
多管齐下应对联合介入
澎湃新闻:域外国家尤其是某些大国加大介入对南海局势有何影响?
吴士存:美国主导的南海军事化已经成为影响南海和平稳定的最大消极因素。部分域外国家在南海各种形式的军事演习、频繁的海空抵近侦察、大型作战平台频繁出入等军事行动超过了冷战结束以后的任何时期,这些军事行动大都位于敏感水域和空域,而且未来还有可能搞所谓的“联合巡航”,这些明显都是针对中国而来的。
域外国家的强势介入给南海形势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稳定因素,是南海地区局势复杂化的重要动因。但总体而言,海上形势总体上仍然是稳定可控的。“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磋商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了案文第二轮审读,并且正式启动了第三轮审读。在双边层面,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建立了外交部门紧急沟通热线,并在双边层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这些都为南海形势的“趋稳向好”奠定了基础。
有人担心,域外国家介入南海可能导致摩擦升级,甚至有可能出现冲突,但我觉得中美之间、中国和其他域外国家之间在南海发生大的冲突的可能性不大。美国不动,其他国家也不会轻举妄动。中美之间通过多年的较量和摸索,相互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危机管控机制。目前,双方在南海的较量还处在探测互探底线的阶段,即探知双方哪些东西不能碰。中美之间一旦擦枪走火,对双方、本地区乃至整个国际体系都绝对是悲剧性的。
澎湃新闻:如何应对域外国家加大介入南海局势的情况?
吴士存:我认为,应对这种情况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我们要继续加强能力建设。我认为,现在一些域外国家和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之所以在南海不断加大单边行动,挑战我们的权益和主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南海方向的威慑力还不够。假如拥有足够的威慑力,这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要在采取单边行动和侵犯我们利益行为之前会三思而后行。我们的海军、海警要进行更好的整合,形成威慑力,这个威慑力不是去主动攻击别人,是为了捍卫自身的正当权益和主张。
第二个是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取得更有实质内容的成果。今年7月,中国和东盟国家宣布完成“准则”案文二读,同时又签署了加速“准则”早日完成的指导方针。随着案文磋商启动三读,有关各方的利益分歧、矛盾甚至困境将慢慢浮出水面。前面两轮审读并未涉及核心问题,比如“准则”适用地理范围、执行机制等相对敏感的问题。而11个国家要在同一个问题上达成一致,难度可想而知。另外,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尽早达成“准则”的政治意愿有所降低,他们认为越晚达成对自己越有利。
三是推动海上务实合作,增进互信。海上合作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岸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主要目标。有关国家之间可以根据《宣言》确定的海洋环保、海洋科学研究、海上航行和交通安全、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五大领域,制定《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务实合作任务落实清单,从已经取得共识的合作项目起步,遵循“小切口、低敏感、易起步、先双边后多边”原则,按“共识导向、成果导向”的思路推动南海海上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