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味“奇妙夜”抓住年轻的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1 07:41:58

本报记者张骜

在北京遍布着300多个文化馆(中心),按照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分为四级,可提供演出、非遗体验、培训、自习等多种服务。然而,文化馆的常客却是退休的老人和放假的孩子。为何内容如此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年轻人“绝缘”?

“时间对不上,白天年轻人上班,文化馆开门,等他们下班了,文化馆也关门了。”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王维波道出原因。

为了帮文化馆和年轻人实现“双向奔赴”,一场名为“文化馆奇妙夜”的活动于今年5月27日晚在石景山区文化中心举办,这也是本市文化馆领域首次尝试超长夜间服务。当天9时至24时,该文化中心一直开放,并联动市、区文化资源为居民提供杂技演出、音乐会、文创市集、美术展览等丰富活动。5月27日全天,文化中心共迎来市民近3000人次。

家住附近的市民史娜就是其中一员,回忆起这次“奇妙夜”,她的语气中仍充满兴奋,“我和几个朋友下午就来了,离开文化中心的时候已经接近凌晨十二点,几个小时像飞一般过去。”史娜说。

让参与者流连忘返,靠的不只是延长开馆时间,更重要的是精彩纷呈的内容。用王维波的话说,“文化馆奇妙夜”就是对文化馆各种服务、功能的集中展示。其中,中国杂技团的专场演出、西区爱乐的动画电影音乐配乐演奏、别具特色的马头琴专场演奏,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爱好的市民各得其所。从白天到夜间一直延续开放的画展,让平时没时间的大忙人们安心看展。首次办进文化中心的文创市集,则满足了部分市民通过创意商品美化生活的需求。

“时尚的、活泼的、传统的、互动的,可以说想要体验什么就有什么。”史娜回忆。

第一次“文化馆奇妙夜”大获成功,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今年8月,这样的“奇妙夜”又在通州区文化中心亮相,并陆续登陆全市17家区级文化馆(中心)。

对此,王维波表示,明年,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馆奇妙夜”的顶层设计,有望引入咖啡、茶饮、轻食等项目,让观众们玩得开心、舒服,体验感更佳。

其实,在北京,瞄准夜间时段进行微改革、微创新不只有文化馆。就在位于西城区的白塔寺内,一场场“白塔之夜”活动,让年轻人在观白塔、拍照打卡之余,了解传统文化,享受惬意休闲时光。

白塔寺管理处副主任顾莹介绍,自2021年开始,“白塔之夜”已历经三载,从小众到出圈,“白塔之夜”在每年的初夏到深秋,让一颗颗求知的、年轻的、时尚的心灵得到了滋养、纾解与休憩。

“我们从开始的文化分享会逐步延伸,现在有演出、电影放映,在夜场活动期间增加白塔寺文化周边产品的宣传推介,深受年轻人的欢迎。”顾莹说。

常来参加“白塔之夜”的观众李林是一位网络博主。她记得,今年放映电影《青春之歌》时,白塔寺里来了两三百位观众,大多都是年轻人,还有的穿着长衫、旗袍。

“我很惊讶,一个并不难找到片源的老电影,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年轻人。”观影结束后,她把这个话题发到了网上,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各种评论——

“在白塔寺看电影,多有感觉呀。”“晚上看露天电影,可比窝在家里有意境多了。”“既有文化味,还挺潮流的,我也想去试试。”

如今,伴随着各类文化公共服务场所、设施将开放时间向夜间延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不同主题的“奇妙夜”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形式将成为京城年轻人休闲放松的常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