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nAI连续五天的“宫斗大戏”成为全球财经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际,OpenAI的那些“老对手”们,在此期间又做了哪些事呢?答案当然是:“趁他病,要他命”……
据悉,OpenAI的竞争对手本周竞相利用这家人工智能巨头所陷入的动荡局势,针对OpenAI客户推出了吸引它们改用自家平台的激励措施。
谷歌表示,其销售团队已推出一项营销活动,以说服OpenAI的客户转投其平台。谷歌将匹配OpenAI的价格、向改用其AI软件的客户提供云积分,并为改用其平台的客户提供协助。亚马逊也表示,最近的事件凸显出其选择的生成性人工智能战略的价值,该战略让客户在众多人工智能系统中作出选择,而不必完全依赖OpenAI或是单一供应商。
虽然在本周三,奥特曼回归OpenAI担任首席执行官,同时该公司组建新的董事会,为过去五天的这场闹剧画上了句点,但OpenAI的竞争对手仍看到了它们可以利用的机会。
目前,生成性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包括谷歌、亚马逊、微软和MetaPlatforms等科技巨头,但也不乏初创公司,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获得微软130亿美元投资的OpenAI。
OpenAI的忠粉流失
许多OpenAI竞争对手目前的策略是说服企业客户相信,在OpenAI的动荡下,他们需要分散与之合作的人工智能供应商。一些客户其实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评估多个人工智能系统,以帮助消除过度依赖任何单一AI供应商的风险,并致力于减少“供应商锁定”,即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和数据都放在一个数字平台上。
例如,亚马逊一直致力于在OpenAI和微软合作伙伴主导的市场上开拓自己的市场。亚马逊和谷歌是微软的两家云计算竞争对手,它们表示,在OpenAI陷入高层动荡期间,企业不愿与OpenAI合作,这支持了它们的战略。
亚马逊云计算部门首席执行官AdamSelipsky今年4月就曾表示,亚马逊认为企业“将需要大量不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用于不同的目的”。
Meta也正在与云数据提供商Snowflake等企业技术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Meta生成式人工智能副总裁AhmadAl-Dahle本月早些时候表示,这种合作关系为该公司提供了一个窗口,可以了解企业如何使用其流行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Llama2。
对此,OpenAI发言人周二指出,该公司高管、员工和客户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的帖子表明,客户选择继续使用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平台,而且其服务在高层对峙期间也得以良好维持。
OpenAI最终也采取实际行动缓和了人们对其未来的部分担忧——邀请奥特曼重返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并任命了新的董事会成员,其中包括前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LarrySummers)、前Salesforce联席首席执行官BretTaylor和AdamD‘Angelo,后者是OpenAI前董事会中唯一留任的成员。
一些客户认为,重新启用奥特曼让OpenAI回到了正轨,不过他们同时也表示,经历这场“宫斗闹剧”后,OpenAI竞争对手提供的人工智能平台也很有吸引力。
“天赐良机”来了
OpenAI的竞争对手——Cohere总裁兼首席运营官MartinKon本周就注意到“最近出现大量的咨询涌入”。
他表示,企业客户正在强调企业人工智能供应商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Kon补充称,这家初创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可用于许多云提供商,“不会被供应商锁定”,这一事实现在更能引起企业的共鸣。
RocketMortgage公司首席信息官BrianWoodring表示,“OpenAI的领导层变动虽然令人极为惊讶,但并没有改变我们的人工智能战略。我们对OpenAI仍然非常有信心,但如果未来发生变化,或者竞争对手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选择,我们将做好无缝切换的准备。”
IT研究与咨询公司Info-Tech的咨询业务主管ScottBickley表示,其他竞争对手将会把OpenAI的动荡视为一场“混战”。他指出,这些公司在周末动员了自己的销售团队去争取OpenAI的客户,目的是在奥特曼的复职关闭他们的机会之窗前迅速采取行动。
Writer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提供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写作助手,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yHabib表示,本周二,企业客户对其服务的兴趣已经增加了两倍。
Habib认为,OpenAI的动荡对其他初创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该公司一直在宣传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某些场景下比OpenAI的GPT-3.5模型更好。
AI21也是OpenAI的竞争对手,该公司周二宣布完成了最新一轮2.08亿美元的融资,并任命了新的董事会成员,其联合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YoavShoham表示,OpenAI发生的事情让人更加确信,企业“无论如何都不想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初创公司建立了较小的人工智能模型。该公司表示,在分析合同或搜索文档等特定业务用途上,这些模型比OpenAI的大型通用GPT模型更好用。
Shoham指出,“我们现在几乎已跟不上需求,无论是直接向我们提出的需求,还是通过谷歌云或亚马逊网络服务提出的需求。”
本文源自: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