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国际乒联和WTT这么快就有了动作,我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因为这背后涉及到太多利益纠纷,而且双方关系复杂得很,就像是在演一出双簧戏,让人看得是云里雾里。
国际乒联这次组建的特别工作小组看起来挺专业的样子,但是仔细想想就觉得有点意思了,因为WTT本来就是国际乒联的子公司,这不就等于是自己查自己的问题。
这次特别工作小组的五个成员构成也很有讲究,其中就有WTT的两个高管在里面,这种人员安排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对劲,就好像是让孩子去监督自己的零花钱该怎么花一样。
工作小组说要在新加坡大满贯期间开个球员论坛,听起来很民主很开放,但是这种现场交流的形式真能让球员说出心里话吗,毕竟谁也不想得罪未来的比赛主办方。
马龙作为中国乒协运动员委员会主任,这次的表现确实让很多球迷觉得有点寒心,因为他只是默默地提交了退出世界排名的申请,没有为其他运动员发声。
作为一个快要退役的老将,马龙可能确实没有太多动力去改变现状,但是他应该想到樊振东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职业生涯要走,如果现在不解决问题,以后会更难。
其实马龙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做点什么,比如组织球员开个内部会议讨论对策,或者直接和国际乒联沟通,但是他什么都没做,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事情发展。
WTT的财务问题是最让人费解的,明明办赛收入不少,但是国际乒联却一直在亏损,这里面的账目实在是说不清楚。
拿北京大满贯来说,光是门票收入就有四千多万,但是给运动员的奖金才一千四百万,这个比例也太低了,而且运动员还要自己负担机票住宿费用。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WTT赚了钱,为什么不能给运动员更好的待遇,为什么不能像网球那样给运动员出场费,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现在看来,只有球员们团结起来才能改变现状,但是怎么团结,谁来带头,这些都是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顾虑和考虑。
虽然已经有一些国际知名运动员为樊振东发声,但是这种零散的支持可能作用有限,需要一个正式的组织来代表球员和WTT谈判。
最好能找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监督这个过程,否则就算开了球员论坛,可能最后也只是走个过场,问题该怎样还是怎样。
如果要根本解决问题,首先要让WTT的财务透明化,让大家知道钱究竟是怎么花的,为什么国际乒联会亏损。
其次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赛程安排机制,不能为了商业利益就让运动员超负荷比赛,这样对谁都没好处。
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基层运动员的利益,不能只顾着讨好几个顶级球员,要让整个项目健康发展下去。
国际乒联和WTT这对母子现在就像是在演双簧,一个说要调查,一个说要配合,但是实际上能不能解决问题,恐怕谁心里都没底。
索林主席说可以把位置让给刘国梁,这话听着像是客气,但是也暴露了她自己的尴尬处境,说白了就是不敢得罪中国乒协。
现在的情况就是,谁都不想得罪谁,但是问题总要有人去解决,如果大家都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那这个行业迟早要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