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的未来是:教育+AI!DeepSeek别再错过!

今年春节期间,一颗来自杭州的“AI新星”悄然崛起,它的名字叫DeepSeek。它就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不仅点亮了全球 AI 的夜空,更为开源社区带来了一股神秘的“东方力量”。

随着DeepSeek迅速火出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款AI神器。

DeepSeek 具备三种独特模式:

基础模型(V3)犹如一位贴心且高效的小助手,能够妥善处理绝大多数教学任务,为日常教学提供坚实保障;

深度思考(R1)模式则在复杂推理和深度分析领域独具优势,当我们在教学中遭遇难题时,它能发挥专长,为我们排忧解难;

联网搜索(RAG)模式更是一大亮点,它能够实时更新知识,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让学生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信息。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描述DeepSeek,它大概就像是你的一位非常博学多才的朋友,不仅读过浩如烟海的书籍,更神奇的是,他能瞬间在脑海中建立起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对你知无不答,答无不尽。

DS试用

出于好奇,我也忍不住问一问它,看看能为留学提供哪些帮助。全民AI时代,留学机构也要想办法用好工具,让自己吃到红利。

我直奔主题:我是一名苏州大学大三的学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均分85左右,想要去主流的地区留学深造,硕士想读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想问问你的建议。

我采用了DeepSeek的深度思考R1模型,先看看DeepSeek怎么回答我的提问!

别说,它回答的头头是道。

从目标地区与院校推荐、背景提升建议、时间规划表、费用与奖学金、职业发展建议、注意事项,DeepSeek的回答基本涵盖了硕士留学规划的方方面面。

紧接着我又问他:能否给我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硕士专业,以及这些专业有哪些优势?看看DeepSeek又会如何作答吧!

我们先不去过分论调DeepSeek的回答是否达到了一个资深留学顾问的预期,但是他给予我们的思路是相当客观且详细的。

而且DeepSeek还告知我们:“如果需要进一步定制选校清单或规划科研/实习路径,可以告诉我你的具体兴趣方向(如更想科研还是就业?偏好哪个地区?),我会提供更精准的建议!”

如果顺着这样的思路继续问下去,我相信他可以带来更多细致的回答,甚至于很多我们未曾设想的方面。

不过,DeepSeek还是存在Bug的,短时间无法重复提问,不然就会系统繁忙...(如果想避免此问题,就需要做本地部署)

那DeepSeek的试用就先到此为止,我们接下来谈谈“教育+AI”这条未来教育培训机构的必经之路吧!

教育+AI

从最初的技术极客尝鲜,到如今千万家庭主动拥抱,DeepSeek 的爆火背后,折射出教育焦虑与技术普惠的双重命题:在升学竞争白热化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当下,AI是否能为教育打开一扇新窗?这场技术革命又将如何改写教育生态?

“人工智能+教育”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教育环境,从而推动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体验的全面革新。这种新型教育模式不仅拓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更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的边界正逐步被拓宽。新型教育场景的构建,使得学习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智能辅导系统和模拟仿真学习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即时反馈和深入理解知识的机会,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深度。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能够全面收集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偏好,从而为每位学习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服务。这种精准匹配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潜能。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变革性影响。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学生提供了诸多智能学习工具。以我看到教育+AI的一个突破点:AI代理(Agent)来阐释一下。

未来有可能老师、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AI Agent。这些AI Agent之间互相是可以联网的,完全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你早上8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8点到6点你可以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晚上10点想问的问题问谁?

问网络,问人工智能。

所以我希望老师把自己的教案、课程、讲义、PPT、作业、作业评价标准等输入到一个人工智能里面,去训练一个自己的小人工智能,早上8点到6点以外的时间,学生问到这个人工智能,那个代理就会把这个工作分给那个我的替身来回答。那个替身回答完以后,他是用了我的思想回答的,然后第二天早上再告诉我张三李四王五问了什么问题,我怎么回答的,你还可以再去迭代。

想象一下,有一种人工智能(AI)不仅仅遵循你们的指令,还能自行决定如何实现你们的目标,这将极大地提升沟通的效率,也能大大减少个人的压力以及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如何应对AI时代

随着AI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I赋予了孩子们前所未有的能力,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就能够轻松阅读英文文献,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更为惊人的是,六岁的孩子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就有可能完成一篇论文,并投稿至顶级期刊。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五年级孩子的科研能力是否会逐渐与研究生相媲美?这一现象也促使我们对现有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面对如此变革,我深知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首先,我们要学会运用AI工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熟练掌握如何操控智能体、利用AI进行智能辅导等技能。这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为教学与学习带来更多可能性。

其次,我们要勤于学习、善于沟通,但要避免盲目行动。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切勿盲目跟风,盲目追求热门模型或进行投机行为,而是应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上,关注行业动态,待技术成熟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

最后,我们必须紧密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当前,国家教育改革在AI时代的推动下加速推进,可能会出现学生配置终端设备、取消中考、信息课程地位提升等一系列变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未雨绸缪,思考如何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0 阅读:5
金矢留学苏州体验中心

金矢留学苏州体验中心

提供专业及时的留学资讯和专业的申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