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开始,这个故事就充满了争议。
在《西游记》中,这只猴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轩然大波。
当他大闹天宫,推翻八卦炉时,许多人都在思考:这古灵精怪的举动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这一次,他把仙丹当炒豆子似地吃下,看来实在是为自己找了一份“大餐”。
不过,这吃完仙丹,悟空能不能在位列仙班里升职,还是个谜。
炼丹房里偷吃仙丹,猴子图些什么?
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一路冲进太上老君的兜率宫。
那炼丹房里的景象可真把猴子看得愣住了。
五光十色的紫金葫芦、玉净瓶满屋子都是,炉子里丹药香飘四散。
悟空一看那些仙丹,毫不犹豫地抓着葫芦往嘴里倒,比炒豆子还快。
当然,以他以往的性格,这举动不足为奇,毕竟这只猴子向来不拘一格,爱吃能让他更强的东西。
但事情就是这样出乎意料。
按照道家的说法,一颗仙丹能让凡人脱胎换骨,孙悟空连吃五葫芦,却没能提升修为,只获得了金刚不坏之躯。
如果这事告诉三星洞的菩提祖师,不知道老人家会怎么想。
仙丹为何升级不了修为?
心性才是关键这就像一个学生拿到了最顶级的教材,但天天逃课打游戏,想要取得好成绩显然是痴心妄想。
孙悟空当年拜师菩提祖师得了“大品天仙诀”,理论上能修成天仙。
不料,回到花果山后,他倒是彻底放飞自我,天天跟牛魔王拼酒,与群猴搞烧烤大会。
道家讲究清心寡欲,修的是心性,他偏偏把这些规矩扔到脑后。
更扎心的是道家的“因果论”。
太上老君的仙丹本是给玉帝炼丹用的,悟空这一偷吃,等于坏了天庭的规矩。
这修仙的路上,偷来的修为终究要还,这就像是一道人生必修的课,缺了一环便难以圆满。
要说悟空什么时候才真正修成正果,那得追溯到取经结束,被佛祖封为斗战胜佛之时。
这时候,他有了佛教的“正式编制”,算是跳出了道家的散仙圈子。
“佛”和“仙”毕竟是两套体系,悟空无奈发现,修仙之路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有趣的是,在西游过程中,他多次找观音菩萨相助,还有几回上天庭搬救兵,这也让他明白,没仙籍吃亏不少。
悟空吃了五壶仙丹,却只换来了保命的本钱。
若没这金刚不坏的身子,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早就烧得他灰飞烟灭。
说到底,修仙靠仙丹是不行的,三清四御哪个不是苦修万载来的成就?
道祖一句话,道破太乙散仙的玄机再回头看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五庄观里镇元大仙收拾悟空,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真理。
原来,悟空虽得天仙,但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
天庭神仙体系里的散仙,不过是个没转正的实习生。
悟空那虚职齐天大圣,不过是虚名,真正要走的路,是内心的修行。
从孙悟空的故事,我们能看到人生的一些现实。
外在的条件固然重要,但内心的修行才是本质,才能让我们在漫长的旅途上有所收获。
理解这一点或许就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看待这部经典。
而观之悟空的旅途,我们不禁明白:名声再响、本事再大,若内心不静,总是难以逾越真正的门槛。
正如悟空所说,皇帝轮流做,但修行却需持之以恒。
无论人生的道路是否平坦,悟空的故事一直鼓励着我们追寻心中的那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