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余韵渐渐淡去,在许多上班族还沉浸在小长假的惬意中没有回过神的时候。
大街小巷商家店铺也都争先恐后开门纳吉迎客了。
因为,不知不觉中,初一团圆,初二回娘家门,初三走亲,初四访友,时间已经来到了初五。
在民间,正月初五可是个特殊的日子。
传说中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也是民间所说的迎神纳财日。
老人们说,当年姜子牙封神时,封赵公明为掌管天下财富。天下之大,财帛众多。一个CEO是忙不过来的。赵公明麾下还有四位助理,分别是:
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也是人们常说的东西南北四路神仙。
相传,大年初五这天,他们会到人间巡视。做为老百姓谁不想自己财运亨通呢?
人们便通过各种仪式迎接他们,希望他能将财富带到家中或店铺。
所以,无论南方北方,也无论普通家庭和商户,都约定俗成地在初五这天有不同的迎财神仪式。
民间初五也称破五,意味着破除阵规,新一年有个全新的开始。
当然,也包括新的财运亨通。
虽然,迎财神日,全国上下是统一的,但在仪式上南方和北方还是有区别的。
记忆中,北方的大年初五,相对简单。就是吃饺子,扫除,放一挂鞭炮,有车的人家,把车开出去走一圈基本就结束了。
在南方的许多地方,尤其是生意人就没这么简单了。
十多年前,我有幸在广东过一次春节。
我所住的酒店,迎财神日让我大开眼界。
一个月见不到一次面的老总们都到齐了。助理小妹儿头一天晚上就到餐饮部交涉,送供品过来。橘子苹果香蕉几种水果装一托盘,必须有整只鸡和几种糕点。一队人排列整齐一起拜财神。
足见广东人对迎财神这天的重视。
而,在四川等地仪式感又不一样。
初五这一天,有些人会到一些道观去上香,求神灵保祐来年福泰安康。
据说,主财神赵公明是四川人。许多道观内都供奉有他的神像。
既然,各地都这样重视迎财神日。
那就一定会有一些规矩和禁忌。我请教了懂民俗的老人家,他们告诉我有四做七不做。
先说哪七不做
一、不串门
迎财神这天,民间也叫送穷日,一般情况下,串门可能会影咱人家正在进行的仪式。也有种说法,会把穷运气带到人家。
二、不谈钱
特别做生意的人,这一天很忌赊账。认为这样会影响一年的财运。当然,也不向人借钱。在这一天借钱一定会遭人白眼的。
事实上,不是万不得已,也没人在这个时候借钱。
三、不说不吉利的字眼儿。
小时候,我妈就不让我们说穷,破,死这几个字眼儿,不光是初五不能说,整个春节期间都不让说不吉利的话。
四、不留破损
初五这天送穷神,把穷神扫地出门,有些破损的东西也一并丢掉。在以前,北方还有初五补破的习惯。初一到初四都是不动针线的,到了初五这天,开始缝补衣物。
五、不讨债
初五这天跟财有关,因此,许多人最忌讳的是别人讨债,会被认为不吉利。
小时候,就听大人说,讨债要么年前,要么过了初六。或是在整个正月期间讨债都是不仗义的行为。
会引起欠债人的不舒服。无形中给讨债增加了难度。
六、不打破东西。
老话说,年头岁尾最忌打烂东西。尤甚是破5这一日,损坏东西会被认为是影响运势的行为。但是,家中有老人和孩子也难免会打碎东西。一定留一句岁岁平安来化解。
七、不与人争吵
中国人讲究和平共处,和气生财,尤真做生意的人,更加会认为争争吵吵会影响运势。
四做又是什么?
一、清扫室内和庭院
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有句俗话,财神不入脏乱之地。
二、多说吉利语言
熟人见面要说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互道良好祝愿。
三、吃三种食物
一直以来北方,初五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的形状酷似元宝,寓意发财。
南方不吃饺子,也有吃馄饨,发糕等的习俗。
四、尊重他人习俗
风俗习惯,每个地域不同,每个人意识形态也不一样。习俗只是个民间传承,有人信有人则不信。
自己若是不信,大可潇洒不受牵拌。但是,也不必去诋毁和讥笑他人。
无它,只不过是一种心灵寄托罢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域都会有独特的文化传程。
我所了解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亲爱的小伙伴儿,你们当地还有哪些,迎财日的特殊习俗和说法吗?
用户92xxx35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