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的老母亲这几年一直跟着张姐生活。前些天,老母亲给了张姐一张卡,让张姐从自己的卡里取5000块钱。
张姐知道,哥哥和侄子要来看她了,这钱也是为他们准备的。
张姐开玩笑地问老母亲:
“这么稀罕你儿子、你孙子,你跟他们去他们住的城市生活呗!”
老母亲立马摇头:“俺才不去呢,俺可不想他们受累。”
在老母亲的眼里,自己跟着闺女生活,也就是添一副碗筷那么简单。
老母亲吃喝跟着张姐,可家里的财产,自己手里的退休金都想着法子留给儿子、孙子。
张姐告诉自己,那是生养自己的亲娘,可不能因为这点事就不好好伺候老娘,自己好好伺候,是为了不让自己留遗憾啊。
面对老母亲的偏心,张姐偶尔也会心里不舒服,但那毕竟是生养自己的人,还是要尽心尽力的侍奉。
养儿防老,意指通过儿子的力量来保障老年生活,这一直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深入人心的理念。
而近些年来,社会上悄悄流行着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很多家庭像张姐家一样,即使有儿有女,却是女儿承担了父母多数的养老责任,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社会的发展
对老一辈的人来说,无论如何都要生一个儿子。
因为儿子是给自家养的,女儿是为别人家养的。
养大了女儿,能出力了,女儿就要嫁人了。
女儿嫁人后,就意味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女儿要在夫家忙碌,生儿育女,照顾公婆,亲生父母基本上是顾不上的,父母老了最终是要儿子来养老的。
生了儿子,自己的老年也就有了保障。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子化和当前不断推进的城镇化,以及家庭经济模式的改变,儿子一个人养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并且很多儿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往往无暇顾及父母,也无法给予父母全心全意的照料。
父母年老后,由于离儿子家远,和儿媳不合,为了不打扰儿子小家庭的生活,有了什么需要和需求,往往更愿意求助女儿。
比如,我家一个亲戚,儿子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前几年儿子在上海买房,亲戚老两口为了支援儿子,把自己辛苦存下的几十万养老钱都给了儿子。
老两口在老家,为了让儿子一家安心工作和生活,总是报喜不报忧,自己有了病痛,生活上有什么需要,都是找住在附近的女儿解决。
当年,给女儿找对象时,亲戚老两口就有这样的远见,坚持让女儿嫁在离自己近的地方,就是为了以后有个照应。
虽然“养儿防老”的影响依旧存在,但亲戚家这种有儿子,“女儿养老”的情况,并不少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实现了“女儿养老”。
其次,女儿的情感更细腻
俗话说“养儿才知父母恩”,女儿的情感更细腻,女儿嫁人,尤其是生了孩子后,对父母的生活更能感同身受,更能认同父母辛苦、不容易。
而儿子日常对父母的操心要少很多,可能也会觉得父母辛苦,但大多只会在父母生了大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时,才会介入养老。
女儿因为心疼父母,她们经常会给父母一些生活费,会解决父母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比如给父母买衣服、食品、家电等。
父母生病了,会带父母检查身体,照顾父母,父母住院了,会承担费用。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视频联系,不定期回家看望、陪伴父母。
女性受教育的普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很多女性有工作和收入,更独立自主,让她们在婆家更有话语权。
她们往往更愿意主动参与父母的养老,给父母的,不论是日常生活上的照料,经济上的支持,还是情感上的付出,往往都比儿子更多。
由于女儿更贴心,更亲近,女儿直接参与养老,也提高了父母老年生活的质量。
最后,儿女有一样的权利
有些老人在享受“女儿养老”,却有“把财产都给儿子”的情况,他们认为财产给儿子是传统。
朋友小瑜,老家拆迁,父母分了2套房子和几十万的现金。
小瑜劝父母,别都给弟弟,手上留点,以后也有个保障。
可没想到,等拆迁款和房子下来后,父母全都给了弟弟。
父母一脸无辜地说:
“你弟弟、弟媳要,不给就跟我们吵,反正迟早都是他们的。”
小瑜很伤心、很生气,可也不能就不管父母了。
“弟弟被父母惯坏了,继承财产是他,父母有什么事就往后躲。
父母万一病了,不能动了,肯定还得靠她这个女儿去照顾。
钱财都给了儿子,将来养老我不说什么,我对象也会有怨言的。”
这些年父母缺什么,需要什么都找小瑜要,可父母没有想过,小瑜也有两个孩子要养,要照顾自己的小家,如果父母手里有些存款,不仅他们自己有些保障,也能减轻一些小瑜的负担,减少矛盾啊。
有个一直女儿养老的亲戚总结说:“生还是要生儿子的,年纪大了还是有个女儿伺候比较好。”
在很多父母的心里,养女儿是为了给自己的老年一个保障。
他们觉得养女儿不需要花费太多,尤其是女儿在结婚时,不要准备多少嫁妆,自己有就陪嫁点,没有也没人要求。
并且不扣留女儿的彩礼,女儿要多少彩礼就陪多少嫁妆,相比有些家庭,面对女儿的彩礼,还会留下部分,只给女儿一点陪嫁,不知这已经多开明了。
相反,给儿子买房、娶媳妇是父母的责任,这样儿子才能有后代,才能让家族继续延续。
而供儿子读书,是让自己的家族往上走,供女儿读书,是要回报的。
儿子、儿媳得了父母的财产,却又不用承担相应的赡养义务,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其实,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一样都有赡养父母,继承财产的权利。
财产都给了儿子,养老却找女儿,只会让儿子越来越没责任感,也会伤了女儿的心,更会让儿女的心离得越来越远。
因此,父母想要儿女和睦、家庭更温暖、更幸福美满,就要改变观念,摆正心态,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女儿不计较,愿意多付出,是因为爱父母,可千万别伤了女儿的心,给女儿制造家庭矛盾啊!
我是一名育婴师,幼儿教师,二孩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全网粉丝30万+,关注我,我会持续和您分享、交流母婴护理、亲子养育、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