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突破口,提出“到2035年形成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全面推动教育理念、模式和治理的整体性变革。
《意见》提出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四横五纵”布局,即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四大领域,汇聚德智体美劳五大板块资源。基础教育将建设适配不同学情的精品课程及科学教育资源,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聚焦虚拟仿真实训、数字课程等特色内容,终身教育板块覆盖家庭教育、老年教育、职业能力提升等场景。平台将强化智能化推荐与交互功能,建立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行精品资源认证制度,构建“优质资源供给—动态评价—精准应用”的良性生态。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研发,布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场景,推动大模型在思政、科学教育等领域的垂直应用。高校将优化数字领域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人工智能+X”实验教学中心,探索云端学校、未来学习中心等新型教学形态;中小学将开足信息科技课程,鼓励特色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同时,建立师生数字素养标准,将数字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教育体系,通过智能学伴、数字导师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
《意见》首次明确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出建设国家学分银行,推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互认,探索基于学分制的终身学习学历学位授予机制。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将升级为新形态数字大学,提供线上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服务。此外,依托“教育数字地图”和学位预测预警模型,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服务全民学习需求。
在国际化推进方面,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将建设国际版,与海外知名高校共建“慕课出海”课程,赋能“鲁班工坊”等职教出海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数字+技能”复合型人才。同时,办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报告,推动中国数字教育标准成为国际共识,提升中文数字学习资源的全球覆盖面。
《意见》强调筑牢教育数字化安全防线,建立人工智能算法备案与安全评估制度,加强未成年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在保障措施上,明确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基础电信企业对学校网络资费给予优惠,将教育数字化成效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并在国家教学成果奖中设立数字教育专项,激励创新应用。
《意见》聚焦“资源均衡、智能赋能、终身学习、国际影响”四大方向,通过“国家平台强基、人工智能破题、终身教育固本、国际合作提质”,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