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规模连续七季度下滑,失去邱栋荣的中庚基金尚能饭否?

探长读贝 2025-02-10 21:22:38

回首2024年,公募基金认可度不断提升,多个类型的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爆款产品频现,推动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2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可是并非所有公募基金均乘上了这波东风,有些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不升反降,中庚基金便是其中典型代表,不仅在2024年“一基未发”,总体管理规模更是连续七个季度下跌。

明星基金经理出走、产品业绩欠佳,是中庚基金声势渐弱的“显性”原因;而隐性原因,或许要牵扯到与上海人寿之间“隐秘的通道”。

两级分化背后:中庚基金规模持续下滑

2024年,公募基金的总规模屡创新高,一度突破32万亿元。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从2024年初的27.6万亿元逐月增长,屡次突破前期高点,至2024年4月末,首次突破30万亿元,随后延续增长势头,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连续6个月保持在30万亿元以上。2024年9月,一举突破32万亿元,达到32.06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至11月末,仍然保持在31.99万元的水平。

从投资范围来看,多个类型的公募产品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成为推动公募基金总规模创新高的动力,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投资选择。

行业发展持续向好,但个中玩家感受却各异。具体表现是,行业两级分化现象严重。

头部公司在管规模持续攀升。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有8家公募机构管理规模保持在1万亿元以上。其中,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规模居首,达2.03万亿元;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以1.75万亿元、1.44万亿元的管理规模紧随其后;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规模分别为1.31万亿元、1.23万亿元、1.11万亿元、1.07万亿元、1.03万亿元;此外,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6家公募机构管理规模在5000亿元至1万亿元之间。

而中尾部机构规模则持续缩水。以中庚基金为例,根据各基金季报披露的数据计算,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中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136.45亿元,较2024年三季度末环比缩水近46亿元,降幅为25.2%。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分别环比下降13.57%、34.63%。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令人颇感惊讶的是,在此期间,该公司旗下6只基金居然无一能逃脱管理规模下降的命运。

具体来看,中庚价值领航混合的规模环比减少19.47亿元,降幅高达41.52%;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的规模环比减少11.4亿元,降幅为31.12%;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中庚小盘价值股票的规模分别环比减少4.02亿元、4.51亿元,降幅分别为23.34%、20.02%;中庚港股通价值股票、中庚价值先锋股票的规模分别环比减少2.53亿元、4.04亿元,降幅分别为17.67%、9.02%。

据投资时间网报道,拉长时间线,中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在2023年一季度突破400亿元,但随后自2023年二季度起连续7个季度下滑。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2024年四季度,该公司各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依次为413.55亿元、371.31亿元、331.61亿元、303.63亿元、250.44亿元、189.72亿元、182.42亿元、136.45亿元,2024年四季度末较2023年一季度末下降了67%。同期,公募行业管理规模则从26.68万亿元增至32.83万亿元,增长了23.04%。

与此相应,从Wind数据提供的排名看到,中庚基金管理规模在行业中由2023年一季度末的第85位下滑至2024年四季度末的第132位。

明星基金经理出走后的一地鸡毛

中庚基金,于2018年6月获批,总部设于上海,属个人系基金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明星基金经理出走,以及业绩滑坡,均是中庚基金在管规模持续下滑的原因。

2024年7月21日,中庚基金公告称,丘栋荣因个人原因于7月19日离任公司副总经理,并卸任了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中庚价值领航等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

来源:中庚基金公告

邱栋荣2018年加入中庚基金,曾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一职,卸任前其管理规模约占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77%,他也是中庚基金第4大股东,持股9.73%。

丘栋荣是业内顶流明星基金经理,以低估值价值投资闻名,并且长期业绩优秀。尤其在2022年以来公募基金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普遍遭遇重挫之后,丘栋荣的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深受投资人追捧。其在管基金规模2023年一季度末最高达到320亿元。

丘栋荣旗下5只基金,其中4只基金的任职年化回报在10%以上,同类均排名前1/10。其唯一录得负收益的是2023年1月成立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恰逢港股行情低迷,任职回报为-8.7%,同类排名前1/3。

在丘栋荣离任之前,市场已听到风声,部分资金提前撤离丘栋荣管理的5只产品。

二季度,中庚价值领航份额下降约31%;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的份额下降约19%;中庚小盘价值份额下降约44%;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份额下降约18%;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二季度处于封闭期内,份额未变。

三季度,丘栋荣离职后,上述5只基金份额继续大幅下跌,其中前4只降幅在15%左右,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打开封闭后份额直接下降23%。

上述产品的份额变化导致中庚基金的管理规模继续下滑。根据wind统计数据,二季度末,中庚基金的管理规模为189.72亿元,缩水约24%。三季度,中庚基金管理规模下降至182.42亿元,继续缩水3.85%。

中庚基金目前由4位基金经理管理着6只产品,其中,刘晟任公司投资部研究部总监,基金管理年限不足1年;其余3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经理年限,吴承根为4年,陈涛为3年,孙潇不足1年。

其中,丘栋荣曾管理的5只产品,在丘栋荣离任后的2个月平均跌幅一度达到10%左右。

据基金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披露,2024年,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中庚小盘价值股票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1.14%、0.23%、0.22%,分别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2.38个百分点、13.5个百分点、2.14个百分点;中庚价值先锋股票、中庚港股通价值股票、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1.75%、-3.44%、-5.24%,分别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7.85个百分点、21.3个百分点、16.76个百分点。

深陷“通道传闻”

中庚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出走带来的震荡影响或许还不止于业绩下滑。

据21世纪经济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监管此前多次登门中庚基金,事涉与上海人寿等寿险公司的通道业务。此外,报道还指出,上海人寿之所以选择中庚基金合作主要目的是投资股票。通过基金公司做一个通道,通过该通道购买指定的股票或执行特定的交易策略,基金公司收取一定的通道费。

通道业务是指券商向银行发行资管产品吸纳银行资金,再用于购买银行票据,帮助银行取现完成信托贷款,并将相关资产转移到表外。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向银行提供通道,收取一定的过桥费用。通道业务的主要形态曾经是银信合作(银行与信托机构),因为原银监会的叫停,银行转而与证券公司开展银证合作。

简单来说,通道业务就是保险资金违规运用的一种常见手段,本应不具备投资管理能力,但仍借用受托通道,变相自行展开股票、金融产品等高风险领域的投资活动。

作为一家百亿公募基金公司,中庚基金为何会挺身犯险?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或许与原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的离职不无关系,主要用于对冲其离职导致的在管规模下滑问题。

然而事与愿违,如今中庚基金在管规模不仅连续七季下滑,还深陷“通道传闻”,真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0 阅读:0
探长读贝

探长读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