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荣耀卷不停,折叠屏手机怒摔“有色眼镜”

金融界 2023-12-21 20:14:44

几天前,IDC发表了《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十大洞察》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7亿台,实现2021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

其中折叠屏手机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预估出货量将接近1000万台,同比增长53.2%。

该机构表示,随着铰链、屏幕等主要零配件成本的下降,折叠屏手机售价有望继续下探,大折叠将至4000-5000元区间,小折叠进入到3000-4000元区间。

恰逢新旧年交替的节点,近期出现了诸多手机行业明年动作的爆料,其中相当一部分和折叠屏有关。

在技术层面,有博主介绍,国产UTG技术取得突破,作为超薄柔性玻璃,其厚度仅为30微米,最小折叠半径仅为1微米,折叠耐用性>20万次,抗摔性>1.2米。

对比现在市面上主流的CPI塑料,更薄且更硬,成本也更低。

以及,国产原始设计制造商攻克了LCM模组新技术,在折叠屏加入滑块+复合增光膜。

在该技术加持下,显示屏可以与增光膜完成高度粘合,解决屏幕边缘“泛白”问题。

而在市场方面,多方消息源都表示,各大厂商们会在折叠屏赛道中狠狠发力,目前已经有多家的新品规划流出。

华为正在研发新一代竖向小折叠和极致轻薄的横向外折大折叠,将构筑小折叠+外折叠+大折叠的全布局产品线。

竖向小折叠的手机壳已于日前曝光,依然采用了双大圆相机模组,搭载麒麟5G芯片。

小米是小折叠、大折叠双管齐下,小折叠采用国产新基材居中单孔柔性直屏,整体设计偏方正硬朗。

大折叠搭载骁龙8Gen3,延续四摄潜望双焦段路线,主打全能再减重。

荣耀则是和华为一样,要实现全布局,会新增一款MagicFlip填补小折叠的空缺。

vivo计划给大折叠安排标准/Pro两个版本,标准版降低售价,Pro版配备超声波指纹。

中兴计划明年加入战局,推出小折叠和大折叠,配备大电池、IP68级防尘防水、红外遥控、NFC、USB3.X等外围规格。

至于三星、OPPO、moto等,都不会缺席,会拿出更出色的迭代产品,和友商肉搏。

值得一提的是,有爆料者称,我们在明年很有可能见证折叠屏新物种诞生——三折。

据悉,三星、华为、荣耀、小米都在攻克三折折叠屏的难关,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最快明年亮相。

早前有媒体报道,三星首款三折折叠屏的命名为“Tri-Fold”,三星、华为、小米也曾公开过三折的专利。

倘若三折折叠屏当真能问世,无疑会模糊手机和平板之间的界限,开启折叠屏的新纪元。

总之,结合所有的消息,明年的折叠屏市场值得期待,厮杀会更为激烈,而在强强对决的推动下,确实会如IDC预测的那般,势头继续快速增长。

其实,折叠屏市场变得更火热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厂商们在今年卷到飞起,如果说2022是折叠屏元年,那么2023就是爆发年。

在今年,厂商们解决了折叠屏厚重、脆弱的问题,不仅重量无限接近于直板机,还敢当众摔手机,将实用性大大提高。

具体来看,各家的成绩都称得上出彩。

像华为和三星这两位老玩家,前者推出MateX3/X5两部“电子茅台”,后者ZFlip/Fold的常规、W系列、限量版陆续登场。

小米MIXFold3继承了前代的衣钵,影像能力位列第一梯队,全方位无短板。

荣耀则押宝折叠屏,MagicV2、Vs2、VPurse三机上阵,覆盖5999-11999价位,剑指苹果顶级旗舰。

OPPOFindN3Flip、vivoXFold2、motorazr40等也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力作。

可以说,市面上的主流手机品牌,除了苹果,对折叠屏根本就卷不停。

虽说折叠屏销量占比放在智能手机的总体市场中不算庞大,但势头确实迅猛,甚至在市场萎靡的情况下,连续四年都能做到逆流而上。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一个关于折叠屏的段子广为流传:三年风雨三年情,谁行谁用折叠屏。

而关于其这般强势的原因,也多次引发机圈的热议。

根据消费端的反馈,折叠屏越发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价格降低,可用度提升。

遥想在折叠屏刚诞生之际,只有三星和华为两个玩家,产品定价超过1.5万,并且由于一机难求,加价情况严重,普通人根本承担不起。

好在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折叠屏的价格逐步降了下来,且趋于稳定。

当下,除华为和三星,各家旗舰级大折叠的起售价都不超过万元,基本定在8999元;非旗舰级的大折叠,价格则看齐旗舰直板机。

小折叠的价格更为亲民,普遍在五六千元左右,像moto这种“价格屠夫”,更是打到了3999元的价格。

购买的门槛降低了,购买的人自然会变多。

还有初期的折叠屏,受限于技术、工艺,重量如板砖,质量也堪忧,消费者很难不担心。

但如今,凭借精益求精的技术以及时间的验证,折叠屏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重量减轻、质量提升,基本摘掉了“花瓶”的标签,大大降低了购买的顾虑。

由此可见,唯有价格和可用度双双到位,产品才能俘获消费者的心。

总之,在直板机难以玩出花样的情况下,厂商们纷纷将折叠屏视为新形态。

并且得益于上下游齐心协力,折叠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渐证明了自己存在意义。

诚然,持看衰态度的人依然不在少数,但折叠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摔掉了部分人的“有色眼镜”,乃至让不少人自愿“打脸”——

质疑折叠屏-理解折叠屏-入手折叠屏。

当然,现今的折叠屏并不完美,在屏幕、铰链、折痕、堆叠等方面尚且存在进步的空间。

所以,当配置趋于完美,且价格能做到和直板机同价之时,或许就是属于折叠屏的光辉岁月真正降临之际。

本文源自:IT之家

0 阅读:72
金融界

金融界

财经媒体、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