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绣春刀中,张震饰演的沈炼爱上了刘诗诗饰演的周妙彤,并且动不动都去光顾。但是周妙彤对他却是口是心非,因为当年正是沈炼将他们家抄家,并将她送到了教坊司成了歌姬的。对历史不了解的观众会对此充满疑惑,如果沈炼是正面人物的话,为何不选择救了周妙彤,却任由她跌入火坑呢?
这个是因为沈炼职责所在,作为锦衣卫不敢违抗皇明,而某个大臣一旦被抄家之后,家中女眷大部分下场凄惨,年轻漂亮的都会被送到教坊司做歌姬。
教坊司是个什么地方呢?应该属于古代国家允许营业的青楼,但又不同于一般妓院。教坊司的女孩大多才貌双全,并善于琴棋书画。而教坊司这些女孩的来源,一种是扬州瘦马,另一种正是被抄家的官家女儿。
在影视剧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大臣被抄家的画面,而吵架之后的结局,往往是男的被发配,女的却会被送到教坊司终生为妓。南宋著名抗金英雄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正是来自教坊司类型的机构,而梁红玉也是那种大家闺秀。
不过,许多女孩一听说自己被送到教坊司,是宁愿自杀也不要去的,因为那样一生将无出头之日。而教坊司这个行当,在明朝是最火的。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创立了锦衣卫特务机构,原本取消了,后来却又被朱棣启用,从而陪伴了大明朝始末。而教坊司同样如此,和锦衣卫一样贯穿了大明朝始终。
锦衣卫是负责监视大臣,并且处理抄家以及对男人的暗杀等任务,而教坊司正是收容这些被抄家官员中的女眷的。在远古时候,教坊司是很高雅的机构,相当于填词作曲的那种,也包括采集民歌。其前身在汉代叫作乐府,像《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陌上桑》等都出自这个机构。
但是,众所周知,在下九流行当里面,其中就包括唱戏、歌舞之类的从业人员。到了北魏时候,为了充实这种可以采集民歌的机构,开始兴起一种乐籍制度。一旦发生战争,那些战俘群体的妻女被俘获之后,都会被送到乐籍,并且从此世代都要干这一行。所以,大家没必要羡慕现在的明星,演艺行业在古代是贱籍。说白了就是戏子,在古代是备受歧视的,对于他们来说能当个普通百姓,是可遇不可求的恩赐。
正因为是贱籍,所以人格上并不受尊重,这样下来也导致这个行业会被人践踏,从而越来越污。到了唐朝时候,李世民使其成为专门为宫廷提供歌曲舞蹈的机构,并开始有了青楼的功能。不过,还是那句话,青楼不等于妓院。当年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喜欢在青楼转悠,并非是好色,而是青楼女子才华横溢和他们有共同语言。还有就是,那时候可没有互联网或者电视台,他们作诗的传播,才指望那些歌女们弹唱出来的。到了明朝时候,这种机构才取名教坊司。
教坊司的意思正是说:官宦人家的女子大多从小就懂一些诗书礼乐,琴棋书画的都会一点,只要经过简短的培训就能直接上岗。明朝南京秦淮河畔的秦淮八艳,基本就都属于这类,她们都是教坊司的官妓。
不过被抄家的官员女眷为何宁死不愿入教坊司,那是因为教坊司跟东厂西厂一样基本就是人间地狱,这些女眷本身就是有社会地位的官宦人家,到了教坊司直接变味最低贱的贱民,而且她们的后代也是世代为贱民,一天上一地下,对她们来说真么大的落差难以接受。在名节比性命还重要的古代,她们宁愿选择自杀来保全名节。
教坊司女人年老可以随丈夫入民籍,不过非常难,或者带着贱籍死去。明朝户籍制度的建立初衷就是防止人们换籍。所以教坊司作为国家的贱民阶层命运是悲惨的。普通的农民都不会羡慕这种乐户,因为你是乐户贱民,往往你的子孙后代都是乐户贱民,不可与良民通婚,不许参加科举。
雍正时期废除了这种贱民制度,也废除了教坊司,改名和声署,属籍为良民,由内务府管理。中国终于在制度上不再有贱民阶层,终究算是一个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