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当今科技水平已开启星际旅游,而史前考古还沉迷于玄幻!

闲云谈历史 2024-05-11 21:20:34

——当面对求知欲、探索欲正强,决定国家未来的小、中学生们,如何向他们解释三星堆等史前考古?

作者简介:吴粲又名代蔚,毕业于四川大学。策划学(策划经济学)的开拓研究者;并致力于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时间;还花大量精力研究过希尔伯特几何、非欧几何、极限问题及自然哲学。2021年3月偶然发现了与所从事的祖传工艺的相关性,进入三星堆的研究,然后扩展到全球史前文明,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一、马斯克已开启星际旅游预约通道

2024年5月5日SpaceX在其官网上架了“载人航天(HUMAN SPACEFLIGHT)”的预约通道,有4个目的地可供选择:地球轨道、国际空间站、月球和火星。客户可以通过官网提供的邮箱地址预约,最早今年年底便可开启飞行任务。

◆这表明:自然科学体系才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人类从原始的落后状态到今天的科技繁荣,并非靠臆想!或不着边际的幻想!而是靠踏踏实实地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方法、手段与制造工具。

二、讲2个笔者亲身经历的故事,由此推论我国出土的一些史前文物科技含量的重要意义

第1个故事:如此简单的煮干饭方法,却还是外传的影响!

四川人爱吃大米,这是一种传下来的习惯。在上世纪80年代及之前,并没有今天的电饭锅之类,都是用大铁锅并且烧木柴或煤炭,煮干饭的过程比较复杂。在锅里面渗入几大瓢水再倒入米(水最少是米的5倍),煮到7成熟时,再用竹子编织的烧箕将水过滤(见下图),再在锅底放置一些附加物如南瓜、红苕等以免将米饭煮糊或粘锅。极少条件好的是用蒸笼而不用铁锅(见下图)。

这种煮干饭的过程比较繁琐。但四川很多人在那个年代喜欢吃干饭而不是稀饭,虽然这个过程比较繁琐,但还是只能用此方法,至少笔者所在的川北片区都是用的此方法。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种方法在我们当地才被打破。

我们家族中的一个堂姐,60年代远嫁到了安徽,到了80年代她回家探亲,用了一种非常简单的煮干饭的方法:将米淘洗后直接放进锅,然后再加入合适的水,用柴火烧一会然后就能得到干饭。只是整个过程要控制好火候。

她这种煮干饭的方法当时在我们村的周边社(当时以社为单位)还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成了大家饭后的话题,没有亲眼见过的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因为我们当地别说几十年,恐怕几百年就是那种繁琐的煮干饭的方法。

我当时听到也不相信,少年时期好奇心强,就赖着我妈带我去那个堂姐家,问她是不是真的,她说当然并且中午留我们吃饭看她亲自煮。

◆评论:今天这种煮干饭的方法早已经在四川普及,而当时如此简单的煮干饭方法,如果不是外传技术,居然没有人能用,至少整个川北片区农村都没人能用。

说明工艺、科技的进步,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的过程。

第2个故事:面对大堆的冬瓜、土豆却无法吃!

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当地吃冬瓜,首先把家里的短木凳翻过来,把冬瓜放在凳子脚里面卡住,再手握住菜刀的两头用力去刨冬瓜皮。这种去皮方法非常难,刀锋利的话不小心还要伤到手,不锋利又难刨掉皮。

吃土豆一般是挖出来就洗,所以容易去皮,但如果丰收存放久了,就难以去皮,此情况下往往就不去皮将就吃,或者不吃了只好喂猪。

有一年我家摘回了近百个冬瓜,由于刮皮难都不愿意煮来吃,堆在屋里面甚至烂了一些,最后剩下的只好喂猪了。还有一年挖回了几百斤土豆,卖掉了一些,留下一些自己吃,但久了后就难去皮,也只好做猪饲料了。

冬瓜、土豆去皮,只需要一把去皮刀(见下图),就轻易解决了,但当时整个四川都没有卖的,这个工具还是我上世纪90年代在海口买回。

即使没有这个工具,也容易去皮,只需要把冬瓜分成片,然后用菜刀削掉皮就行,但当时也没人这样做,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确实没有用脑去想到这种方法;第二,可能认为这种去掉的皮太多,不愿意,结果是宁愿吃不到。

◆评论:当时不说全四川,至少川北片区农村吃冬瓜和土豆都是此情形。

现在来看,认为不可思议,但要知道相当长的时期,人类对手工艺、工具的改进都是十分缓慢和艰难的。不然,如此多的动物,加上与人类如此接近的猴子,为何至今不会制造人类看起是如此简单的工具?

直到我国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与开放,科技的大幅度提高,才淘汰了甚至几千年都未做很大改动的一些工具,比如农具;对粮食进行收获、加工的工具;纺织工具。

笔者前面解读良渚出土的文物为弹棉絮的工具,以及此物件起源于良渚的重大意义时,有些人还不以为然,认为这有多大价值?

然而这个工具却连续使用了几千年,可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生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凝聚了华夏祖先相当的心血,同时反映了相当的智慧!

三、面对求知欲、探索欲正强,决定国家未来的小、中学生们,如何向他们解释三星堆等史前考古?

难道我们就故意追求“高、大、上”?

而完全忽略这些文物的本质,其实是我们祖辈探索自然,凝聚了无数汗水、智慧而制造的一些科技用品,现在来看有些平平淡淡,但在漫长的岁月中却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或一味给他们传播:玄幻、神奇?

而让孩子们不正视古人探索自然的精神和能力,去沉迷于超自然的幻想和想走某种捷径。

◆对史前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进行深入解读,结果很多都是与生存、生活紧密相关的物品,只是当时流行“原品祭祀”行为和认识,即用生活中的用品去祭祀逝去的人。今天考古研究出土的文物时就只强调了祭祀性质,而没有去研究 “原品”本身的实用性,只是一味笼统地作为祭祀礼器。

一些工具从发明到应用,然后传承延续,甚至被使用了几千年,而且至今都还在使用, 比如玉璧、玉钺、玉琮、玉璋,有的至今都能拿出一模一样的物品并且依然还在使用。

而这些物品正是反映了 “华夏”的核心,为何我们称为“华夏”?也正是缘于从良渚(浙江)、大汶口(山东)的起源,再到石峁(陕西)的传承,然后到二里头(河南)的改进,再到三星堆(四川)的升级,再到后面的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为何称为“华夏”都没有真正弄清楚,而是缺乏“实证”的推测,或不着边际的猜想。

四、学术推陈出新本来十分正常,没有必要固守陈见,谁也难阻挡正确的新观点!

1. 一些人还在固执地坚持一些观点不知到何时?

(1)二里头是夏吗?三星堆是古蜀吗?究竟是什么?

二里头应该是早商,三星堆是后商,不说别的就拿以下三点就是铁证:

第一,出土了相同的铜牌,这就是商王的身份牌,相当于后来的“玉印”;

第二,“龙”的有序传承;

第三,一些重要用品的传承(以后在论文中分析);

◆三星堆的祭祀坑就是商代所建造的相当于今天的“科技、历史馆”,除了用了少量的抽象线条文字,主要用的“上古语”来表达,而在与周进行的改朝换代的战争中被毁。史料也有记载,就是鹿台!然后被纣王的儿子武庚精心埋葬,作为祭祀纣王以及几个当朝重要人物(论文中分析)。

a.用这些造型的器物记载了当时以及更早时期的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

b.也有一些生活用品或工具;

c.用模型记载了当时与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很多重要的动、植物;

d. 用黄金或青铜面具记载了重要的祖先或当时重要的人物,用青铜人反映当时所祭拜的一些神。

◆用今天的眼光审视一些器物造型显得“稀奇古怪”,其实只是“上古语”的表达方式以及当时用的表现手法而已!

如果再过几千年,人们来审视今天的一些产品或艺术品,因为时代和审美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能同样会有这种感觉和看法。

而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碳14的检测也与年代完全相符!

但一些人却非得要认为或坚持是神话的《山海经》记载的内容,甚至是外星文明,沉迷在这些虚幻中不能自拔。

◆外星文明只能制作这些铜制品,还能飞到地球?

三星堆也非古蜀!因为以前解读作为支撑的重要文献《华阳国志》、《蜀王本纪》所记载的古蜀与三星堆时间都对不上,这二本文献记载的古蜀发生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时间清清楚楚:是周朝!

再有,一个地方方国哪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如果有,已经是华夏的主干,而正史却没有用更多笔墨记载?

(2)河南妇好墓所在位置是殷墟吗?

凭以下2大证据就能肯定妇好墓所在位置不是殷墟而是周墓:

a.墓中出土的文物与儒学经典《周礼》几乎完全相符;

b.用正确的理论解读该墓出土的甲骨文,绝非记录的商王们占卜的资料,而是《周礼》中的相关内容;

(3)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吗?是记录的商王们占卜的事吗?

实质上比安阳的甲骨文还有早得多的文字,良渚不但有不少的文字,并且还出土了清清楚楚的“夏”字,而安阳的甲骨文相当于是周朝记录的夏、商以及本朝的档案。

笔者已经多次说过:过去解读甲骨文的基础理论都是错误的,所以结果自然出现很多错误,也无法还原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

如果是正确的,为何依据甲骨文解读的一些遗址、人物,史料都没有记载?不能与史料相对应?比如河南妇好、湖北曾侯乙、河南鹿邑县太清宫墓主,甚至解读出来都是史料没有记载的子虚乌有的人物,如此规模的墓葬,怎么会史料都找不到蛛丝马迹?

而依据笔者建立的系统的基础理论解读的结果,与史料记载完全相符和对应:妇好应该是周公、曾侯乙是楚文王、太清宫墓应该是姜子牙。

2.中华民族的溯源是一个严肃、严谨的学术问题!是否本土?原生或外来?需要用强大的“实证”得出结论。

(1)依据我国大量史前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作为“实证”,反映的科技水平:发明、改造、升级、换代,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它们起源于良渚,然后传承到石峁,再到二里头、三星堆,然后再延续下来的清晰过程,传承有序,完全能够以此判断得出与史料的记载也相符:中华民族经历了夏、商、周。

(2)从出土文物以及大量的图案、符号、文字也能追溯到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崇拜的“龙”的根源——认为祖宗是从鲸鱼转变(与今天的进化论不谋而合),崇拜“龙”就是祭拜自己的祖先,然后传承有序,此脉络也能完整体现。

以上2点都能得出,华夏民族是原生,而非外来。

但一些人却非要凭空甚至武断臆想:认为中华民族来源于苏美尔、古埃及甚至古印度。

相反,从良渚可以看到一些与人类有关的生活、生存品诞生于此区域,不仅出土了实物而且用图案或文字记载受到了什么启发,其中也有笔者前面解读的弹棉絮的工具,却并没有看到其他古代文明相关的记载。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这些重要物品诞生于良渚。

也能得到笔者得出的一个重要推论:良渚不仅是夏的诞生地,而且夏之前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依据现存的最早的文献,很大程度就是柏拉图所记载的一个有近万年的文明古国:用希腊语表示为τλαντνσο,用现在的汉语翻译为“亚特兰蒂斯”。

(3)1986年只出土了2个坑,偏向神话《山海经》甚至外星文明的解读情有可原,但已经出土了8个坑,可以得到清清楚楚的答案,应该果断放弃以前的错误、片面解读。

由于1986年三星堆只出土了2个坑,确实难以进行正确解读,所以当时偏向于神话《山海经》方面靠,但是2022年时已经共出土了8个坑,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广泛用于了对它们的破解,那么就应该从原来的错误、片面解读,回到正确的方向来。

然而,不知何原因,一些专业人士出于维护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无法从中解脱出来,依然还在坚持。所以不仅网络充斥了三星堆是《山海经》的内容、外星文明、不敢挖了、越挖越神秘、要颠倒现有世界……

而就是学术界这些观点依然还在大行其道,所以至今,导致三星堆的专业解读论文有几篇深入了实质?

五、以自然科学方法考古,并非就是完全忽视祭祀行为

这些祭祀行为,体现的是当时人们的自然科学水平下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祖先的纪念行为, 即使科学水平发展到今天,我们同样有祭祀行为,以及对自然界未知而是推测的一些观点,如宇宙膨胀、平行宇宙、虚拟世界等观点,并不能以有祭祀行为就否认我们当今追求、探索自然的精神和水平。

三星堆有很多龙造型,只是当时人们认为很多事物与龙有关而已,甘蔗的地下面是“甘蔗龙”、蚕是“蚕龙”的化身,鸟由“鸟龙”掌管。

如果要说奇特,湖北的曾候乙(错误解读,笔者解读为楚文王,但暂用曾候乙),比三星堆还要怪和奇,但那又是哪个星球以及与《山海经》中与哪些内容相关?

所以,我们今天对史前的考古,除了知道其中的祭祀行为,更多应该考察其中的科技含量,从而才能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还原当时的历史。

◆中华民族能够延续到今天,绝非只是靠臆想,也并非只知道沉迷于祭祀,而是依靠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实力,依靠的是强大的科技能力!从出土文物已经能够清楚、准确地看到当时此方面的实力。

从夏、商、周时代的强大,到后代的汉、唐盛世,能够在与其他异域民族的激烈抗争中取得胜利,靠的是不断发明、制造先进工具、产品,提高科技能力,而绝非只是依靠祭祀!

只是最近120年,我们的考古、历史学界自身的限制,没有从自然科学角度或缺乏这样的水平,而忽略了这些出土文物所包含的强大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水平,只是笼统地作为祭祀礼器。

这是严重地误解!

◆笔者后续的论文将深入分析这些文物的实际用途,然后让人们看到其中的科技含量,从而感叹华夏祖先在探索自然方面的艰难与付出、智慧与成果。

0 阅读:0

闲云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