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2023年岁末寒冬,“世界遗产之城”泉州“热度”不减,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北京大学教授孙华、新锐历史作家张明扬等将给泉州带来一场文化思想盛宴。
“我爱泉州”世遗之城创意传播榜将于12月26日在福建泉州发布,榜单发布之后,还将举办“何以泉州”文化丝泉沙龙对话。此次活动由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澎湃新闻联合主办。
“何以泉州”文化丝泉沙龙对话12月26日上午将在泉州府文庙明伦堂举办。
2023年是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澎湃新闻于7月25日正式发起“我爱泉州”世遗之城创意传播榜全球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全球征集“世遗故事”、“世遗线路”、“世遗听觉”等优质原创内容,推动泉州世界遗产“活起来”“传下去”。各界群众投稿踊跃,为泉州创作一大批高质量作品。
12月26日,此次征集评选活动的获奖作品及榜单将正式揭晓,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好看、更好玩、更好听的魅力泉州。
借助这次发榜机遇,为助力泉州打造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葛剑雄、孙华、张明扬等学术大咖和新锐作家将齐聚泉州,共话泉州在世遗保护和创新工作中的成效与经验,共绘海丝名城发展新蓝图。
世遗传播榜即将揭晓,展现更美泉州
千年古城,烟火泉州。
回望历史,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便利的海外交通与兴盛的海外贸易,造就了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华盛景。
泉州古城一角。
今年年初,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战胜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提到,泉州曾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他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亲自部署推动泉州“申遗”。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的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从“东方第一大港”到“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遗产城市”,泉州迎来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据统计,目前泉州有各级文保单位945处,国保数量全省第一、全国设区市前列。全市有世界级非遗项目6项、国家级36项,是国内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覆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战胜表示,迈入世遗时代,泉州全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为吸引更多人走进泉州、了解泉州、爱上泉州,今年7月25日,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澎湃新闻正式发起“我爱泉州”世遗之城创意传播榜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全球征集“世遗故事”、“世遗线路”、“世遗听觉”等优质原创内容。
此次征集评选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网友的积极响应,在短短两个月里共收到近两千件多元化、高质量的投稿作品。经过业内专家打分以及大众投票,综合评选出的榜单及获奖作品将于明日正式发布,多维度展示世遗之城的独特魅力,不断扩大世遗效应。
葛剑雄等现身对话,助力泉州打造世遗典范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如今,泉州正朝着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的旅游目的地”等目标奋力前进。
澎湃新闻注意到,就在12月19日,泉州举办《“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该条例是泉州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制度化、法治化的又一成果,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泉州市副市长姚飞指出,条例对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关于世界遗产的保护要求,从制度设计上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体制、保护规划、建设活动管控、活化利用、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为泉州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同时,条例中还专门设置了活化利用这一章节,提出优化世界遗产保护区划内的业态、促进世界遗产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世界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宣传推广等七项内容。
而即将在12月26日下午举办的“何以泉州”文化丝泉沙龙分享会,众多学界大咖将以《世遗传承保护和各方力量》为主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为读者和观众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届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新锐历史作家、《弃长安》作者、知名媒体人张明扬,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馆长丁毓玲将共同对话,聚焦泉州如何做好“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两篇文章、推动文旅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等内容,以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开展一场头脑风暴,提供鲜活、深度的观点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