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击浪》总编剧马继红:创作历程犹如滚石上山

钱江晚报 2023-12-26 12:49:06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宇浩

大风卷海,青春正燃。每天19:30,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献礼作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鲲鹏击浪》正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热播。

这部重大革命题材剧的创作历程是怎样的?近日,总编剧马继红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鲲鹏击浪》是以毛泽东为叙事主线,讲述他从1918年到1921年,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故事。在以往表现毛泽东的影视剧中,涉及这段内容的作品极少,因此,如何把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讲明白、讲生动,如何把握一百年前那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如何让今天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产生陌生化和差异化的审美观感,确实是一个难题。

马继红说,这部剧自己从2019年动笔,直到2022年剧本才审查通过,历时四年,四易其稿,“有几次真的写不下去了,甚至想过放弃。如果谈创作体会,那就是四个字——滚石上山。”

在历史的长河中,1918年到1921年这三年时间,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这期间中国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平凡的三年,对青年毛泽东而言,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蜕变升华期,也是他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的奠基期,所谓“时势造英雄”,“毛泽东就是被这黑暗、艰难、复杂、多变的时势造就出来的。”

“1918年的毛泽东,只是一个年满25岁、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他是人,不是神,他初到北京,也像众多北漂一样,承受着经济的窘迫、他人的歧视、精神的压抑,他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也对现实充满愤怒,也出现过困惑和迷茫,也因为稚嫩、急躁、冲动做过错事。”马继红说,要塑造一个接地气的真实的毛泽东,就必然要将他从伟人的光环中还原出来,写他作为普通人的意趣和情怀,突出他成长道路上的遭遇,以及他喜悦、愤怒、悲伤、焦虑、无奈等全部情绪,“循着这个思路,我没有刻意地虚构外在的冲突性情节,而是通过大量戏剧化的细节,制造出一个真实的生活场,使人物接地气、不悬浮。”

而《鲲鹏击浪》确切地说,是一部群戏。因为塑造毛泽东,离不开他身边的人,无论他的亲人、朋友,还是对手、敌人,都是毛泽东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剧中,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的情谊贯穿始终,他们被称为“湘江三友”。最后,毛泽东和蔡和森由情投意合的兄弟,发展成生死与共的战友,而萧子升却由于主义之争,从志同道合转为分道扬镳,这种变化不仅展现了毛泽东早期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那个时代各种思想在青年群体中激烈交锋的真实写照。

“此外,我写了毛泽东的父亲、母亲,毛泽东青年时最大的反抗对象就是父亲,同时他深爱母亲,但全剧通过很多细节暗示出,毛泽东的个性恰恰继承了他父亲的倔强与强硬,这种父与子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戏剧张力。”

毛泽东的成长还来自同时代的一批风云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等等。他们不仅仅是作为陪衬毛泽东的“绿叶”,而是以“风云激荡、群英并起”的方式,烘托作为主人公的毛泽东。

《鲲鹏击浪》表现的年代,虽然与今天已相隔百年,但那代年轻人不怕困难、不畏挫折不惧牺牲的奋斗精神没有过时,仍能引发当代青年的共鸣、共情,仍能启迪当今青年把逆境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迎难而上,向阳而生。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