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隆燃具:掌控全产业链,用极致品控赢得全球市场|南头“亿变”

南方+客户端 2024-01-01 13:02:36

沿广珠西线高速向北跨过鸡鸦水道来到瀚南工业区附近,马路一侧占地约115亩的中山天隆燃具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天隆燃具”)厂区映入眼帘。厂区内道路规整,厂房整洁,让访客眼前一亮。

厂区内的一块空地上悬挂着30多个国家的国旗,厂长王安胜常常在这里迎接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到来。从一家籍籍无名的小厂起步,如今,天隆燃具的市场已经扩展到东亚、中亚、西欧、中东等地区。

与南头镇共同成长,政企并肩穿越“时代风沙”。天隆燃具产值已超3亿元,成为燃气灶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走出了一条小企业干出大产业的“奋进之路”。

购地建厂,形成全产业链配套

早在1997年,天隆燃具仍然扎根在顺德容桂。作为土生土长顺德人,天隆燃具的创始人黄锦标在容桂的工业园区每年生产销售着30-40万套“台式煤气灶”。“那会儿,我们的煤气灶单价很低。零部件基本来自周边厂商,由于无法自主生产,产品研发和竞争力都无法再上一个台阶。”黄锦标说。

彼时,仍然以农业为主的南头镇深谋远虑,提出了打造家电产业集群的目标,并以优惠政策推动招商引资。20多年前,毗邻顺德的南头镇,不仅享有小家电产业的集聚配套,工业用地的地价也很便宜,仅为如今的十分之一。

黄锦标深信,唯有购置地块,建设独立厂房,从零部件生产到五金打造再到产品研发制造,包揽燃气灶的全产业链,才能控制好制造成本、掌握生产节奏、提高管理效率,拥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顺德本土企业家,让黄锦标搬到一河之隔的南头镇,并购地建厂的原因,除了发展诉求外,还有企业家普遍非常关注的政商环境。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购地建厂就是播种、扎根。而政商环境就像关系种子萌芽、成长的沃土与水份,尤为关键。作为顺德本土企业家,黄锦标决定搬到一河之隔的南头镇购地建厂之前,他就开始关注当地的营商环境。

“来南头之前,我们特地跑了一圈,拜访了落地南头镇的企业主。从他们口中得知,南头镇对待落地企业有专门的干部对接,面对企业所需所急,南头镇干部没有漠不关心,而且服务企业的力度非常大。”黄锦标说,正因如此,黄锦标不仅将天隆燃具落地在了南头镇,更一次性购置了多个地块,决心在这片土地扎根发展。

这一小步,让天隆燃具从一颗种子向上延展,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原有顺德厂房面积小,而且周边的绿化环境也不好。”中山天隆燃具电器有限公司厂长王安胜说,“我们深知要发展,必须摆脱低端同质化产品的生产,必须研发设计高品质产品,打开海外高端市场销路。”王安胜说,正是决定落户南头的这一小步,让天隆燃具开始重新萌芽,向上延展,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随着扩张需要,21世纪初,天隆燃具逐步从顺德搬至南头。在南头镇115亩的工业用地上,天隆燃具投下几千万元的资金,打造了五金厂、配件厂以及规模较大的磨具车间、总装车间。从一颗螺丝钉到一个燃具灶成品,天隆燃具建立了一套供应链体系,通过生产掌握70%的生产部件,将产品成本和产品的出货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王安胜坦言,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龙头,是天隆燃具一以贯之的目标。在南头买地建厂,让天隆燃具从点到链,搭建起了成熟的供应链,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实现了生产端的自主化,为后续激烈的市场角逐提供了制造优势。

赴海外考察,摸清消费特性打开外贸市场

21世纪初,迁址至南头镇后,天隆燃具将市场目光投向了海外。

“20年前,外贸形势一片大好,好货要卖到海外才能有更广阔的市场。”王安胜说,从内销转外贸,谈何容易?海外不同国家有着差异较大的消费习惯,要对接海外订单,不仅产品品质要“过硬”,更要贴合当地消费者需求,与海外本土品牌一较高下。

意识到企业转型的紧迫性,黄锦标将广交会作为外贸生意的第一个突破口,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20年前的广交会,一位难求。还未上规模的企业只能高价租借其他公司的档口。”黄锦标说。

为了打开外贸市场,天隆燃具团队花费了超过市场价四五倍的价格,拿下了一个小展位。但是,更大的问题来了。展位有了,展品在哪?彼时,专注于内销的天隆燃具,对海外市场需求并不了解,倘若选用已有产品展出,将浪费了来之不易的广交会机遇。

2001年的冬天,黄锦标带领团队第一次走出了国门,他带领着王安胜等一批企业骨干,从冰天雪地的俄罗斯一路走到了东欧的波兰、中亚的土耳其、中东,跑遍各国的大商超,购置了不少销售量高的燃气灶产品。

“20世纪90年代,小企业能跑完海外考察的团队不多。要做外贸,必须伺机而动,洞察清楚市场,先做小规模生产。”王安胜说。

跑遍了各大商超,天隆燃具团队瞄准了中东、欧洲国家的样品进行研究。王安胜说,这主要的原因是中东、欧洲不仅市场需求量大,产品质量要求也最为严格,“转型研发设计高品质的燃气灶新品,必须对标好的样品。”

将四、五台来自欧洲的样机带回国内,天隆燃具团队研究后发现,欧洲的产品标准与亚洲产品差异很大,欧洲人不仅爱用多头的燃气灶,还喜欢用嵌入式的厨房电器,产品从功能、外观、使用习惯、配件标准等方方面面都与国内有很大差别。

从燃气灶样品中拆解出十余种配件,逐一比对,再打造模具,送往生产车间小规模生产。天隆燃具团队这趟海外之旅的收获,还远不止于此。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海外客户的消费习惯,业务人员经常将海外小客户引导到厂房车间来提意见。“即便有些中东客户的订单量不大,我们也一样会邀请他们来厂房看产品,提出专业的意见。而技术部门的同事也会在一旁细心记录,改良产品。”王安胜说。

2003年,带着多头燃气灶等新品,天隆燃具团队第一次走进了广交会的展厅。用贴近海外消费者的产品结交了第一批来自中东、欧洲的客户。2006年,随着高端产品线的优化提升,天隆燃具不仅首次拿下了较大的外贸订单,更成为了永不缺席的广交会参展商。

2007年至2008年,天隆燃具出口欧洲、中东的燃气罩及蒸烤单价翻番,全年出口总额达到1亿元,实实在在地从海外市场挣下了“第一桶金”。

注重品控,用细节赢得客户信任

走进天隆燃具的成品厂房,王安胜随手打开一个烤箱,即便反复推拉拉篮,手感依然丝滑,金属摩擦的声响非常小。“这就是品控细节决定成败。”

从内销转向外贸的这20年,天隆燃具团队意识到企业产品研发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留住订单。作为ODM企业,天隆燃具团队不仅仅负责产品生产,更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研发,以实现产品线的推陈出新。

而品控决定了一款新品的成败。一款外观高档的烤箱,不仅要设计时髦,更要仔细打磨细节。“一个烤箱拉手的导轨,在不同角度推拉,都能均匀、顺滑地拉出,这背后是我们成千上万次地试验改良、再试验再改良的结果。”王安胜坦言,好的品控往往为企业留在优质客户。

走进天隆燃具的五金厂、搪瓷厂,这些自有的系列配件厂房,让它能够把握每一个零部件出厂的要求与品质,从一颗螺丝钉到一个烤箱成品,品控要求一以贯之。

这意味着什么?长期注重产品品质,让客户对天隆燃具的信任度更高。即便在特殊时期,远在海外的客户无法来到国内视察工厂,他们也很放心地选定天隆燃具作为生产商。有了严格品控这条企业准则,从内部选材到外观打磨再到细节的关注,在同类产品的比拼上,天隆燃具的货品总能更胜一筹。

随着外贸市场的打开,天隆燃具团队生产更加精益求精,也让多个国内知名品牌选择天隆燃具进行代工。今年,走进广交会的展会现场,天隆燃具的展位从20年前的1个拓展到如今的8个。

“广交会不仅是吸纳订单的窗口,更是客户评估企业实力的隐形指标。”王安胜坦言,疫情后,越来越多小家电企业选择退出市场。一轮洗牌后,老客户关注的是:三年来,企业发展是否越来越好?而展位正是体现企业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

如今,面对风起云涌的海外市场形势,天隆燃具团队虽然在外贸开拓上遇到一些阻力,但企业内部却因此更注重“修炼内功”。近年来,企业积极引进数字化设备,如自动化冲床设备、机械手等,大力推动制造业技术改造。以小家电生产中尤为关键的一环——五金加工为例。技改后,天隆燃具的五金加工走向标准化。五金配件的品控不再是以人工反复核对为标准,而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标准化制造一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瑕疵率。五金配件的标准率达到99.99%,不良率控制在千分之一左右。

如今,从东亚、中亚到中东、西欧,天隆燃具的客户遍布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共同成长

扎根南头,与区域一起扛住“时代风沙”

“这两年,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补贴正在不断增加,南头镇经信局的干部也将这些利好告诉了我们,并且积极组织跨境电商的培训和政策申报讲解。”王安胜说,今年以来,随着市场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天隆燃具也在积极寻求新市场、新销路。探索跨境电商也成为新路之一。

近年来,海内外市场形势风云变幻,中小企业要站稳脚跟实属不易。王安胜坦言,“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服务和政策的扶持。在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中,南头的政商环境一直是很不错的。”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是王安胜对南头镇干部的第一印象。“南头镇历任党委书记一直延续的是一种亲民的作风,服务企业的意识很强。”王安胜说,一座城市能否高质量发展,就要洞察它的政商环境,尤其是政府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与服务。

六年前,天隆燃具因发展需要亟须扩张,却面临用地不足的问题。企业负责人黄锦标向经科局求助,希望能够寻找合适用地,谋求增长扩产。“上午沟通,下午政府就派遣了镇属投资公司上门了解情况,并由副局长带队,排查镇内是否有合适的国有土地可以优先租赁给我们。”黄锦标说,即便最终因用地距离较远而放弃了国有土地租赁,但是镇委、镇政府对于本土企业的关注与扶持让他记在了心里。

以用工为例,每年天隆燃具都有不少新增的用工需求。于是,南头镇人社局便积极带着一批中小企业老板远赴云南、湖南等地招聘员工。今年初,南头镇人社局还组织首批员工免费乘车返工、提前返岗,为企业“拼经济”争分夺秒。

“有时候,遇到生产上的一些安全隐患,南头的干部总是不断指导,一步一步引导我们规范整改,而且聘请安全技术专家实地指导,帮我们建立安全隐患分级管控制度,或者制定具体的排查整改方案,给了我们更多的处理空间。”王安胜还提及,不久前,为加快企业跨境电商业务探索,南头镇经科局派驻干部“点对点”为天隆燃具团队讲解补贴政策,手把手地教企业收集申报材料。

从对接企业用地需求到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从职能部门实地指导到“点对点”讲解政策,20年,足以让一家企业在“时代风沙”中与南头镇共成长。如今的天隆燃具已成为燃气灶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扎根南头,不断前行。

[编者按]

向世界级湾区目标迈进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诞生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南头镇作为中山市最小的镇域,面积仅28平方公里,却坐拥3家百亿级企业、8家十亿级企业、70家亿元以上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家亿元以上企业,成为中山“亩产”最高的镇,也成为大湾区“高亩产”专业镇的代表。

在中山市南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山分社启动中山南头民企深调研,揭秘中山南头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南方+中山频道推出“南头‘亿变’”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策划]张培发

[统筹]何伟楠曾艳春

[采写]南方+记者曾艳春

[摄影]卢子衡

[作者]曾艳春;卢子衡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