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肖晓琳:退休5个月,在美国儿子家死去,临终26字遗言太深刻

嬿静夜思寄情 2025-01-11 14:33:25

回顾肖晓琳:退休5个月,在美国儿子家死去,临终26字遗言太深刻

央视有不少杰出女主持,但要说全能发展的,可能也只有肖晓琳一个。

从1988年肖晓琳进入央视工作,29年的时光里,她不仅担任了《观察与思考》《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的主持人。

还一手创办了常青树《今日说法》。

就连《今日说法》的“小撒撒贝宁”,都是肖晓琳“一手提拔”起来的。

可如此优秀的主持人,却未能落得个“圆满的结局”。

就在肖晓琳55岁退休之际,她却突然染病离世,甚至连遗体都葬在了美国,未能安置在国内。

“我想着等到退休了,就补偿补偿我儿子,再和老伴一起看孙子,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退休仅5个月就离世,肖晓琳病逝在美国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

她那临终26字的遗言,更是让无数家庭泪目!

肖晓琳的成功,除了有个人后天的努力和打拼,更有原生家庭的强大背景。

她的父母都是高学历人才,曾经参加过国家的特殊人才培养,后来在湖南师范留校任教,所以肖晓琳自小就是在大学校园里长大的,

“我经常跟着一堆哥哥姐姐在教室里听课,一呆就是一整天。”

回到家里,肖晓琳更是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家里的房子并不大,但却单独留出了一间屋子用以存放书籍,

一家子吃完晚饭后,就齐齐去到书房里闲谈、点评书籍。

特别是一些简单的外语书籍,肖晓琳的父母也会专门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讲给女儿来听。

所以升入小学后,肖晓琳就已经能流利的运用英语口语,小作文也写得非常丝滑顺利,

她想着是跟随父母的脚步,用自己的才华去当好一名人民教师,但肖晓琳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中间“改弦易张”。

升入重点中学后,肖晓琳的课业逐渐繁杂了起来,并且家里父母定的“阅读计划”也与日俱增的多了起来,

为了减轻学习的压力,肖晓琳和其他同学一样,流行起了听广播的爱好,这听着听着,她的心里也开始“躁动”了起来,

“播音员的声音真好听啊!”“我要是也能给别人播报就好了!”

有了这个想法后,肖晓琳又在其他的方面偷偷“加以实现”,就比如学校的各种迎新晚会、演讲辩论赛等等,她都开始主动踊跃参加了,

就连肖晓琳的班主任也觉得很奇怪,

“肖同学的成绩确实是拔尖,但她本人之前不热衷于参加这些活动,就喜欢文文静静的看书,这到底是怎么了?”

可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肖晓琳的普通话虽然很一般。

但她脑子里有思想、肚子里有墨水,每每轮到她上台,台下必定是学生的叫好声,“说的是真好!”

在经过几轮比赛均获得优胜的情况下,肖晓琳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我要做播音员,我就要当主持人!”

后来她找到了家里沟通,说自己不愿意考北大、当老师,准备去当播音员的时候,父母没有多说什么,

反倒是问他,“你确定考播音,以后不会后悔吗?”

因为毕竟当时的播音员,不论是薪资水平还是社会地位,和大学老师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但肖晓琳却牟足了劲,“爸爸,之前我想跟随您的脚步去做辛勤的园丁,但这次我是听从了自己心,所做的决定!”

肖晓琳父亲听了,很欣慰的拍了拍女儿的肩膀,“那你为了自己的梦想,大胆的去奔跑吧!”

升入高中后,肖晓琳找了老师,进行了播音专业的系统性学习,家里的父母都是从精神和物质上支持的,

只有肖晓琳的班主任进行“百般阻拦”,

“晓琳,老师也是为了你好,你门门成绩都在前列,考北大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为什么非要去报北广呢?”

北广也就是北京广播学院,如今“中国传媒大学。

但是不论是国内的排名、还是世界的认可,那必定是北大更胜一筹。

肖晓琳的班主任是怕“辱没”了个好苗子,才对这个优异生百般劝慰,但是肖晓琳“主意已定”,硬是没有改变自己的志愿,

“我特别谢谢当时的班主任,我也懂老师的良苦用心,但是梦想一旦立下了,可能一做就是一辈子了!”

后来肖晓琳就以超了录取线几十分的成绩,进入了北广就读播音系。

为了能在毕业后成为一流的实习主持人,大学四年的生涯里,肖晓琳放弃了男同学们的追求,一心一意的就扑在学习上。

“室友们喊我去逛街,我从没有去过,自宿舍到教室再到图书馆,天天就这也三点一线的生活。”

肖晓琳之所以比普通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除了想着能以优异生的身份毕业,以后能直接划入电视台工作,

其次就是她的平舌音、翘舌音一直区分的不太好,肖晓琳不想自己有明显的“短板”。

为了纠正好口音,肖晓琳不仅每天四点起床进行长段阅读,不论头疼脑热从来不停歇,其次她多番找寻老师索要“实习机会”,

“老师,我不在乎时间和地点的问题,实习生薪资我也不要,我就是想训练训练自己的水平!”

老师看在学生认学的份上,就把肖晓琳推送到了《铁臂阿童木》的配音组里。

作为动画片的配音员,那咬字清晰、语速舒缓是必须的!

在配音组磨了整整三个月后,肖晓琳的吐字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她拿着自己赚来的微薄薪资,给家里的父母寄去了一部分,又拿剩下的钱给老师买去了围脖,

“肖晓琳这个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没话说,她早晚会有一番大成就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肖晓琳作为级部前三的水平,被北京电视台一眼看中,就准备将其“签下”,

但是肖晓琳的父母,却第一次不支持女儿的工作了,“我们是真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北京,还是年纪太小了,来家里锻炼锻炼!”

但是想要大展抱负的肖晓琳,肯定不会因为距离的问题“临阵退缩”。

只是好巧不巧的,在入职前她生了一场大病,父母因为工作的问题没法过来陪护,肖晓琳一个人在医院里住了整整一个月,人也暴瘦了20斤,

“当时我旁边床铺的姐姐,她妈妈每天都来给她送饺子,也给我拨出来几个,吃到最后我不住的掉眼泪啊!”

或许是身体虚弱,带来的心理转变,想要获得家庭关怀的肖晓琳,在病愈后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长沙,

她想一切事在人为,北京以后或许还会再见呢!而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

肖晓琳回到长沙的那一年,当地的广播电台站才刚刚成立。

一条长板凳、一张有点坡脚的三腿桌子,这就是肖晓琳工作的主要阵地,但她却利用这有限的条件,做出了“无限的工作”,

从收集资料、到编纂定制,再到台前讲说,所有的工作都由肖晓琳一个人完成。

不久后她就以过硬的工作水平,成为了全台第一个签约的实习主持人。

都说好事要成双,不久后肖晓琳就嫁给了自己的圈外丈夫,两个人就此喜结连理。

据传肖晓琳的丈夫也是个高知学者,与肖晓琳算是几十年的青梅竹马,两户人家的小孩童年就认识,

后来肖晓琳公婆家移居,两家人的沟通才因为当年的通讯问题少了起来。

直到肖晓琳毕业后重回家乡,这才又和自己的竹马“再结良缘”。

两个人本来就打算等女方工作稳定下来,再在长沙举办婚礼的,这个时间点不正是好时机?

婚后肖晓琳和丈夫进行了约定,那就是自己完全不会放弃了热爱的主持工作,丈夫不仅同意了,还表示自己会当好家庭的“后盾”,

“没关系,我的工作时间比较宽裕,琐事就交给我来干!”

正是因为丈夫的体贴,这才让肖晓琳选择在事业上升期中,生下了一名男婴。

连生完孩子、甚至月子都没有坐足,肖晓琳又再度奔波到了岗位上。

领导喊她休息,她本人也不愿意,“我已经休息太多时间了,台里正是用人之际啊!”

“那孩子怎么照看?”“一切都由我爱人照看!”

并且在长沙电视台工作了两年之后,肖晓琳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继续深造读研,

“就我国的播音发展形势,我如果只是个本科生,肯定是带不来更新的东西,我得深造学习!”

肖晓琳的决定引来了父母的一致反对,毕竟孩子正是需要妈妈抚育的时候,肖晓琳这要抛家舍业去了北京,儿子和丈夫就不管了?

可偏偏肖晓琳的丈夫就是妻子的支持者,

“我喜欢晓琳就是因为她的敢想敢干,勇于上进,如果多了一个爱人的身份,就要折断她的翅膀,晓琳为什么要和我结婚呢?”

肖晓琳的父母一看当事人都这样说了,就没有再继续游说,“行,日子是你们自己过得,好和坏自己担着吧!”

那时的肖晓琳为了丈夫的举动感动不已,她甚至发誓等到自己以后换到了清闲的岗位,

就好好的在家给丈夫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因为这些活她从结婚就几乎没做过,

可谁能想到世事无常,等到肖晓琳彻底放松下的时候,竟是“天人永别”呢?

这次肖晓琳进入了中国社科院读新闻系,在新闻系的这段学习中,让她感触良深,

“原来我只是坐在演播室里,去编写稿子、朗读新闻,却唯独忘了‘脚踏实地’。”

社科院经常会拉着学生下基层采访,而肖晓琳则打了头阵,选择去西北最最穷最苦的地方做研究,

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小孩子,瞎了双眼、做工赚钱的老者,一家七口蹲在一间土房子里瑟瑟发抖,

肖晓琳跟着这些人哭和笑,饿了啃几口玉米,困了就睡在地里,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她感触良深,

回到北京后,肖晓琳就开始撰写观察笔记,这一切都为她主持《观察与思考》准备了条件。

不过此时的肖晓琳,也因为出去探查资料的时候过度劳累,而患上了肠胃病,这一切都为后来的“病逝”埋下了隐患。

1988年肖晓琳进入了《观察与思考》的栏目组,这一做就是足足7年,7年的时间内,肖晓琳把该档节目做的风风火火,

而她的儿子也已经上了小学。

为了弥补自己无法将精力分给儿子的亏欠,肖晓琳曾自述,

“每天回家如果我儿子没睡,我就会给他洗脚,边洗边问问孩子白天做了什么?心情如何?”

可能有很多人无法理解这样的方式,不都是孩子给爸妈洗脚吗?

但是对于肖晓琳来说,这可能是她最快能“接近”孩子内心的方式了。

中间肖晓琳又跑去了美国进修工作,孩子懂点事了整天吵着要妈妈。肖晓琳的丈夫就指着屏幕说,

“你看,妈妈很爱你,但是她在帮叔叔阿姨做事情,等她忙完了,就会来找你了!”

多亏了丈夫在家的循循善诱,儿子才似懂非懂的未对母亲充满“怨恨”。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从美国进修回来的肖晓琳,分给这个家庭的时间更少了,“我要做一栏普法节目,初步定为今日说法!”

由此肖晓琳一边兼顾自己的主持工作,又划分出了大量的时间专注于今日说法上,

从前期策划、后期制作,再到主持人的选拔,肖晓琳都亲力亲为的去做,特别是主持人张绍刚和撒贝宁,就是她一手提拔出来的,

“撒贝宁学识优良、主持有活力,我们这档节目既然要普法,那就得自上而下的去普及,老牌主持给人的感觉太沉闷!”

并且将《今日说法》一举提起来之后,肖晓琳又快马加鞭的制作了《讲述》,更参与了《焦点访谈》《半边天》等栏目的制作,

一直到了2001年,已经39岁的肖晓琳拿下了金话筒奖,她的前进步伐才算是“放缓了一些”,

“作为主持人,我自认还合格,但是我愧对孩子愧对丈夫、愧对自己的家庭!”

那时肖晓琳的孩子早已升入了中学,她却因为工作的繁忙,未曾去孩子的学校一次,甚至连具体班级都不知道,

丈夫也因为她放弃了“评优升职”,因为这个家里总得有人为此付出精力啊!

这时的肖晓琳为了“回报家庭”,从此开始接送孩子上学、抽出时间给丈夫做拿手菜了,

“我将加班进行了调整,因为现在的栏目已经上了正轨,我作为幕后将军,也快该谢幕了!”

中间央视的领导,许以肖晓琳更高的资源和职位,她也因此拒绝了,这就是为什么肖晓琳入台时间久、职位却不算高的原因。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来年,肖晓琳终于熬到了退休的日子,她的儿子打趣道,“我从小你就没有看管过我,这次把孙子全权托付给你,我和我老婆去旅行去!”

肖晓琳笑着说着好好,并准备着自己的退休演讲。

在央视法治年会上,肖晓琳讲述了自己在央视工作的点点滴滴,并着重给大家讲述“家庭的重要性”,

“我希望各位同仁,在努力拼搏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掉对身边人的关心,光阴一去不回来,一定要对得起本心啊!”

演讲结束后,她还第一次和丈夫去了个“长途旅行”,

肖晓琳丈夫调侃说,“这算把我俩几十年前的蜜月给补回来了!”

夫妻俩四处走走玩玩、拿着个相机拍个不停,他们想把丢失的时间找回来,却曾想老天爷只给了这对夫妻5个月时间,

5个月后肖晓琳因腹部绞痛,而导致了昏厥被拉到了医院,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结肠癌晚期”。

这五个字就像是催命符一样,笼罩在肖晓琳的家人头上,晚期就意味着几乎“无胜算”了,

肖晓琳的儿子第一次嚎啕大哭的,抱着妈妈泪流不止,“妈,我们去国外治,去国外就能治疗好的!”

但是很明显,这只是肖晓琳家人的“自我安慰”了。

因为在肖晓琳被转到美国病院不久后,就因为癌细胞扩散迅速而离世了,离世前她说出了26个字作为“警示大众的恒言”,

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很明显肖晓琳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太拼了”,作息饮食不规律加之压力过大,才成为了疾病的诱因,

她让儿子将26字公示于众,也是为了不让世人重蹈覆辙,这怎么能不让人唏嘘呢!

结语

肖晓琳作为央视的主持人、栏目的制作人。

其个人能力过硬、主持风格别具一格,早早就获得了“铁面美人”的称号,

可这个“铁面”也围绕了肖晓琳家人的一生。

家庭和工作到底如何兼得?这可能很多人,永远无法解决的“课题”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