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毛主席将毛岸英叫到身边,嘱托他替自己去一趟平江砖屋,给向老太太贺寿。“向老太太”名叫向振熙,是杨昌济的妻子,也是杨昌济的表姐。杨昌济是毛主席的老师,杨开慧是杨昌济的女儿,向振熙自然就是毛主席的岳母。
这一年,向振熙过80岁大寿,按理说毛主席应该亲自到场,但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毛主席日夜操劳,日理万机,不仅国内有残敌蠢蠢欲动,边境也不安宁,战火随时会重燃,实在是脱不开身。
毛主席素来重视亲情,自然不会忘了如此重要的日子,便提前叫来毛岸英,让他替自己跑这一趟。为了体现自己对向振熙过寿这件事重视,毛主席特意命人用自己的稿费买了人参、鹿茸,以及布匹等礼物,让毛岸英给带过去。
在许多人眼中,以毛主席的地位送这些礼物显然有些轻了,但事实上这些礼物都是毛主席精心准备,可谓是礼轻情意重。而且,在毛主席历次以个人名义送礼的过往来看,人参、鹿茸这种级别的礼物,已经是毛主席送出的最珍贵礼物,足以证明毛主席对向老太太的敬重。
恩师临终前的嘱托毛主席为何如此重视向老太太?实在是毛主席与向家、杨家的渊源极深。当年毛主席离乡求学,因为天赋卓越,学识很快超过老师,求学之路不断遇到贵人,辗转来到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在这里,毛主席结识了担任教师的杨昌济,深受杨昌济赏识。彼时,杨昌济刚刚在国外学成归来,多年的留学经历,辗转躲过求学的历程,让杨昌济的履历十分耀眼。回国以后,杨昌济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完全可以在首都北京谋得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
但杨昌济最终的决定却令很多人不理解,他毅然放弃北京的优厚待遇,坚持要回湖南从事教育工作。当年的杨昌济踌躇满志,发誓要在湖南培育出一批青年才俊,至少要在湖南任教5年才会考虑进京发展。
因缘际会之下,毛主席与杨昌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相遇,建立了师生之谊。杨昌济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就看出了毛主席的不俗之处,此后对毛主席了解越深,就对毛主席的赏识加重一分,毛主席因此经常成为杨昌济家中的座上宾。
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因此与毛主席见面的次数变得频繁。杨开慧不是普通女子,既有文化又有见识,以往给他介绍对象,很少有人能入她的眼,但毛主席显然不一样,凭借过人的才华,很快就让杨开慧折服,曾在少女的日记里写明心事,“阅读了他的文章便爱上了他”。
此后,因为应蔡元培之邀,杨昌济前往北大任教,杨开慧也随父亲去了北京。但杨开慧与毛主席的缘分却远不止于此,杨开慧随父亲离开长沙没多久,毛主席也去了北京发展。杨昌济得知毛主席进京十分高兴,亲自给他安排了图书馆的工作,杨开慧对毛主席的感情也得到了圆满。
遗憾的是,杨开慧与毛主席的婚礼,杨昌济因病重未能亲自主持。杨昌济临终前,深知自己的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扭转的地步,无法亲自主持女儿和毛主席的婚礼也就成了他心中的遗憾。临终之际,杨昌济强忍病痛写了一封信给挚友章士钊,在信中向章士钊举荐毛主席,称之为“海内英才”。
毛主席也没让杨昌济失望,病重的消息传至毛主席耳中,当时在长沙组织学生运动的毛主席,立刻放下手中所有事情,赶往北京亲自照顾杨昌济。杨昌济与毛主席之间的感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师生之谊,更在杨昌济逝世之后,亲自参与了操办杨昌济的后事。
痛失挚爱向振熙与丈夫杨昌济感情深厚,年轻时一起经历了许多,对丈夫的想法非常尊重。如今丈夫离世,向振熙强忍悲痛实现丈夫生前遗愿,一手促成了毛主席与杨开慧的婚事,并将自己平日里积攒的100大洋亲手交给毛主席,让他手头阔绰一些。
杨开慧给毛主席生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杨开慧虽然年轻,但她毕竟是一名革命者,平日里工作繁忙,跟着毛主席四处奔波,根本无暇照顾孩子们。向振熙年纪虽然大了,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照顾三个孩子的工作,始终跟在杨开慧身边,让毛主席和杨开慧虽然四处奔波革命,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经历与儿子们分别的痛苦。
但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敌人对毛主席的重视程度迅速提升,毛主席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即便是老家的亲人们都遭到敌人不断的迫害。当年毛主席离开以后,杨开慧也带着母亲孩子躲了起来,军阀何键为了抓杨开慧,直接对外开出了一千块大洋的悬赏。
杨开慧虽然凭借老乡的帮助,两次逃离何键的搜捕,但杨开慧心中却始终不安,因为敌人一旦在老家抓住她,老家的亲人必然无一幸免,全都会遭到何键的毒手。为了不牵连家人,杨开慧依然带着孩子离开老家去了板仓。
然而,时局越来越动荡,杨开慧意识到了危险到来,决定将三个孩子交给老家的人照顾。她为此专门写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带有悲壮之意。只不过敌人的抓捕来得更快一步,没等她寄出这封信,敌人就来抓人了,慌乱之际她只能将信藏在老宅的墙缝里,50多年后老宅翻修时才被发现。
杨开慧因为对革命坚贞不屈,彻底激怒了何键,壮烈牺牲。毛主席惊闻噩耗,悲痛欲绝,挥笔写下了八个字表达当时的内心情感:“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幸运的是,杨开慧的三个孩子都在向振熙和党组织的帮助下得以安全脱身,这才有了前文提到的毛岸英受父亲嘱托去看望向振熙的一幕。
1949年,长沙解放以后,向振熙一时间百感交集。她等了这一天实在太久了,自己的女儿为了这一天都牺牲了。向振熙当时得知毛主席成为国家的领袖,手中握着毛主席的照片泪流满面,嘴里不断重复念叨着一句话:“润之终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