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1990年,周星驰在香港影坛崛起。曾连续四年统治影坛,压低同为“双周一成”的成龙和周润发。在1992年,票房排名前五的电影都由周星驰主演。职业生涯里五次打破影史纪录,总计拿过八个票房年冠。2002年凭《少林足球》,以导演和演员双重身份,同时夺得金像奖最佳导演与影帝奖。他于1994年首次拿起导筒。但在完成第八部作品《长江七号》之后,一直不曾再度出演。个中原因一直令人费解。
王晶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周星驰不再演的原因是不再年轻。一个演员当到了某个年纪之后,应该就不太想要去表演喜剧了。那种夸张,应该是年轻人去做的事情。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人是时间动物。所谓的“赤子之心”,其实是有限度的。当你长大回首过往,就或会对某些曾经的行为,感觉赧颜。所以王晶所说那种,或搞怪或荒唐的表演模式,上了年纪之后会有不适应。分属正常。但未必适合周星驰。因为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方式是随着他的表演年资逐渐收敛的。到后期你甚至看不到他多少夸张的表情。他只需要一种极简的表演,即可达到令观众或莞尔或垂泪的目的。所以周星驰后期的不演,和年龄其实并无关系。他在自己的类型国度里,表演已臻化境。真的可以叫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其实可以回头梳理一下周星驰作为演员的履历。香港影坛其实有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纯粹利字当头,演员一红,就急切消耗红利。随便看看那几年。1988-1992年,张学友拍了41部,刘德华拍了60部,几乎就是拍片最密集的两个演员。周星驰的拍片密度不遑多让,短短两三年内也拍了差不多三十部电影。翻来覆去在各种无厘头系列中去重复自己。对于一个喜欢电影的人。这样的方式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的折磨。幸好1993年之后,这个速度终于慢了下来。他开始在电影中植入自己的想法。再过渡到逐步拿起导筒。直到最终的编剧、导演、主演一体化模式。竖起了“周星驰电影”这块金字招牌。而1999年的《喜剧之王》、2001年的《少林足球》以及2004年的《功夫》这三部电影。就可以作为周星驰个人创作力的巅峰证明。
在这里,正好应该提到达叔,吴孟达。他或是香港电影黄金配角中成色最高的一位。以其精湛演技,为他所在时代的几乎所有大牌演员配过戏。分别在《飞虎精英》和《都市情缘》中演过张学友、黎明的父亲,在《千面天王》中与郭富城是一对警察拍档,与刘德华在《五亿探长雷洛传》合作,与周润发合作了《阿郎的故事》。但如果说留给大众印象最深的,必然还是与周星驰的合作。而在喜剧类型电影中,面对周星驰这样的天才演员。也唯有吴孟达能够与之配合无间。可惜在2001年的《少林足球》之后就再无合作。这或许也是一种缘分的宿命。就那么多,亦不应强求。吴孟达的离开。亦是香港电影一个时代渐渐落幕的象征。
说回周星驰。这种集合编、导、演的模式,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极大的透支。这种透支不只体现在精神上,身体上也一样。所以在2008年拍《长江七号》时,年仅46岁的周星驰就已华发早生。而对周星驰而言。作为一个演员所能做到的事情。譬如票房纪录、荣誉、表演探索等,这些林林总总,他早已一一尝试。所以他开始想要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于是剥离了演员身份。专注于编剧及导演工作。但创作力巅峰已过,加之精神和身体的双重透支,其作品质量不可避免地开始下滑。与《长江七号》间隔五年的作品《西游·降魔篇》质量还维持在高位。但接下来的节奏略快的《美人鱼》、《西游伏妖篇》以及《新喜剧之王》就明显力不从心。另一个,说了很多年的《美人鱼2》、《功夫2》以及《太极》。项目很可能已经立项,观众期待度也高。但不论是出演或者不演。如果周星驰的个人创作力无法回归巅峰。其实也不是一定要拍。
周星驰毫无疑问是一个伟大的电影人。他当得起巨匠宗师的形容。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很多演员或者导演终一生也无法企及的。综合言之。其后期的不演,是不想,而非不能。正好用"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八个字来定义。恰如其分。
星爷的巅峰已经过去了,新喜剧之王,西游伏妖篇如果不是星爷指导,妥妥的烂片。星爷的无厘头所创造的高峰,无人能望其项背,什么连个像样的传承都没有,也是一种悲哀。
一个时代
即使现在如日中天的沈腾也只能稍稍看见一点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