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达摩财经
“中植系”灵魂人物解植坤猝然离世已经一年多,但其身后事、特别是几家重要公司的经营状况,仍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目光。
近期,经纬纺机作为控股股东发布了子公司中融信托的财务信息。截至2023年6月末,中融信托营收23.58亿元,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下滑51.63%。
从各项业务表现来看,中融信托仍在积极推进转型。其中,手续费及佣金虽然仍是最大的贡献力量,当期收入达到11.63亿元,但相比上年同期下滑超过四成;而投资收益增长至10.7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64亿元,增幅接近两倍,已经是中融信托第二大营收贡献支柱。
这一转型调整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23年一季度,信托行业营收保持营收增长,但由于业务结构调整,融资类信托规模下降,相应的是,投资类信托、服务信托规模持续提升。
一般来说,融资类信托业务平均报酬率较高,随着行业业务结构调整,导致了信托公司普遍出现利润下滑的问题。不过,受益于一季度资本市场回暖,股市和债市均处于上行状态,信托行业的投资收益对冲了部分手续费及佣金业务下降带来的影响。
2023年6月,原银保监会下发的三分类新规正式实施,在理清信托业务的边界和服务内涵上进一步明确分类标准。业内普遍认为,新规将促进行业加快转型节奏,摆脱传统业务的路径依赖。
市场观点认为,在房地产行业高杠杆时代留下的隐雷逐渐爆发后,信托行业赚利差的时代已经过去。信托公司想要顺利穿越周期,在应对传统业务下降的同时,需要快速转变思路,寻找适合自己的转型方向。
房地产窟窿难补
中融信托的“爆雷”,与此前紧密捆绑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在房地产行业金融红利期,“高杠杆高周转”一度是房企快速扩张的利器。彼时,利率高、周期短、门槛宽松的信托是房企重要的资金弹药。
2017年开始,中融信托新设房地产金融部,推动房地产信托业务开展。此后,中融信托的房地产业务迅速扩张。2017年至2021年,中融信托投向房地产业务的资金规模分别达到443.07亿元、719.2亿元、1351亿元、1291.5亿元和895.55亿元。
2021年之后,房地产雷潮渐起,中融信托尽管有意压降了房地产资产占比,但长期与房地产的深度捆绑仍没能避免暴雷。近几年,中融信托接连踩雷恒大、华夏幸福、世茂集团、蓝光集团等多家房企,导致多个房地产信托项目都出现展期或违约情况。
为改变房地产信托收不回来的困境,中融信托甚至被迫下场当开发商。2022年,融创将的“中山铭晟房地产”全部股权转让给中融信托抵债。中山铭晟房地产底层资产是此前融创在中山布局的五桂山、民众、三角项目。
复牌的融创尚有还款的可能,但已经处于破产重整的房企,中融信托想要补上窟窿并不容易。2023年1月,中融信托和华夏幸福纠纷已久的债务问题终于拿出的明确的解决方案。根据双方谈判的结果,相关信托计划延期至2027年底,延期期间利率定为2.5%,与此前债务重组统一安排一致。
中融信托共有四个集合信托计划涉及华夏幸福项目,合计债权本金金额约60亿元,合计质押有华夏幸福对各地政府的应收账款超160亿元。
2022年下半年,监管层“三箭齐发”支持房地产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该支持计划包括贷款、发债、股权融资三个方面,但从目前参与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来看,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房地产信托回暖尚待时机。
截至2022年二季末,中融信托在手货币资金34.17亿元,相比年初下滑超过60%。与此同时,中融信托的有息负债规模并没有明显压降,短债超过18亿元,相比年初的17.38亿元还有所增加。
资金压力之下,中融信托不得不卖子求生。2022年12月,中融信托将持有明喻投资100%股权转让给龙元建设集团。在此之前,中融信托还将持有的湖北梧桐湖19%股权,转让给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
2023年7月,中融信托向国联证券出售了管理规模超700亿元、并拥有公募牌照的中融基金51%股权。中融基金成立于2013年,由中融信托与上海融晟共同出资设立。截至2023年二季末,中融基金在管规模约1050亿元,低于行业中位值,在150余家公募基金中排在第52位。
命脉在何处?
中融信托成立于2002年,最初由中植集团联合哈尔滨市国资委、牡丹江新材料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成立。
很快,中融信托发展为“中植系”核心融资平台,是“中植系”最知名的几个“钱袋子”之一。借助中融信托,“中植系”在资本市场开始了“X+中融信托+上市公司”模式的开疆扩土。其中,X指拟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上市公司为X进行资本运作的载体和平台,中融信托则为整个交易链条提供资金。巅峰时期,“中融系”控股8家、参股30余家上市公司。
但随着监管趋严,加上踩雷乐视网、康得新、康美药业等公司,2016年之后,“中植系”逐渐退出了资本市场明面上的凶猛冲杀。
2018年3月,中融信托从“中植系”的控股公司转为参股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控人换为经纬纺机。目前,中融信托虽然仍被视为“中植系”资产,但实际上已经是央企控股的15家信托公司之一由经纬纺机持股34.47%。经纬纺机是大型央企,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旗下的中国恒天集团。后者控制经纬纺机58.32%股权,其余股东持股均不足5%。
中融信托近年的困境,还与“中植系”灵魂人物解植坤猝然离世密切相关。解植坤猝然离世,并没有指定接班人,这让本就风雨飘摇的“中植系”境况更加微妙。目前,“中植系”主要负责人包括其外甥刘洋、侄子解子征以及职业经理人颜茂昆等。其中,刘洋为中融信托董事长。
除此之外,中融信托近年来还面临着与房企“翻脸”导致的保险柜锁芯被撬、监管处罚等问题。据黑龙江银保监局数据,2022年中融信托的投诉量达203件,同比增幅为181.94%,位列非银金融机构第二。
“75后”刘洋作为被“中植系”推出来的接班人,能顺利带中融信托走过低潮吗?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