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强烈的风雨天气已经袭击了我国南部沿海的广东海南等地,这和台风泰利的活动有关。甚至于,台风泰利的活动搅动了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季风水汽,连距离台风比较远的福建浙江等地都一度暴雨倾盆。比如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受台风泰利和副高共同影响,福建福州出现局地性强降雨,福州晋安区山溪和宜夏村05-07时连续两个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累计降雨量已超过3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
7月17日中午,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可见,台风泰利的中心已经来到了我国广东西部沿海近海,中心有着比较清晰的风眼。随着台风泰利的风眼结构越发完整,显示出台风泰利虽然正靠近我国,但还处于增强过程中。中央气象台宣布,13时台风泰利强度增加到13级,38米/秒。
实际上,从卫星云图上测量,台风泰利的这个风眼大的惊人:虽然风眼并不如超强台风那般浑圆清晰,但在南海上空形成了一个直径约100公里的巨大风眼。
100千米有多大?从地图上选点,从珠江口东岸的深圳大鹏半岛附近到珠江口西岸的澳门也就100千米,这意味着,台风泰利的巨大风眼可以完全囊括整个珠江口,可以让珠海香港深圳澳门等地都完全处于它的风眼中。
这种巨大的风眼也预示着台风的强度和破坏力——巨大的风眼意味着台风泰利将有着比较广阔的暴风圈,随着暴风圈上岸,部分地区的狂风和风暴潮的威力可能会非常猛烈。据气象部门预测,台风泰利基本已锁定我国,将于7月17日夜间在广东西部沿海登陆,届时将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为此,我们建议广东多地需尽快做好防范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和损失。
台风泰利是今年第4号台风,也将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它的形成与南海上空的季风系统和西太平洋暖池有关。季风系统为台风泰利提供了充足的水汽环境,使得台风能吸收水汽并发展对流,能够持续增强。西太平洋暖池是指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较高的区域,它为台风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热量,使得台风能够维持强劲的对流活动。实际上,目前南海的海水温度也非常高,当台风泰利的胚胎从西太平洋暖池移入南海后,它还能持续发展增强,当对流活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一个清晰的风眼,表明台风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目前,台风泰利正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由于广东近海海水温度仍然比较高,中央气象台预报认为台风泰利登陆时仍可能保持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14级。登陆后,台风将逐渐减弱,但仍会给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带来强降雨和大风。据预测,7月17日14时至18日14时,广东大部海南岛大部广西东部和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域海南岛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这样的降雨量可能引发山洪滑坡城市内涝等灾害,需引起高度警惕。
总的来说,台风泰利打开了巨大的风眼,显示出它已经不是两天前那个孱弱的热带风暴,面对即将登陆的台风泰利,两广居民要做好防范准备,避免外出或前往危险地点,关注最新的天气和交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