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的急疯了

动态内参 2025-04-18 14:40:51

昨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没有事先安排的情况之下突然接见了日本贸易代表,令日本人是“受宠若惊”。如此主动自降身份,说明非常着急。90天之内要“说服”70多个国家服软,在中国硬刚的情况之下真的太难了。有意思的是,他又自称中国也想“会面”,这样下去会急疯的。

自关税战以来,特朗普一再声称中国想要一份协议,也声称中国应当主动。可不管他如何“呼吁”却始终等不来我方的“一通电话”,这令特朗普非常恼火。

特别是在中国将其不断加码“对等关税”称之为“数字游戏”而宣布不予理睬之后,令老特是非常恼火,中国不接招说明不在乎。日前又声称“球已经在中方一边”,意思是我方应当主动把球“传回”。

我方对此不仅毫无退让之意,反而以犀利言辞将其关税战定性为凭借霸凌行径“收割全球利益”之举,且其一系列行径已令自身沦为“世界公敌”。此番表述用语极为严厉,更彰显出我方坚决奉陪到底、绝不妥协的坚定立场。

特朗普不断加码的对华关税,连WTO领导人都表示这是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而美国的反对声音更是高涨,美国股市也在用“数字”投反对票了。

重要的是,尽管有70多个国家主动与美国寻求谈判,尽管绝大多数国家都表示无意关税报复,可连日本都表达了强烈的不满,石破茂更是声称不急于在谈判中达成协议。

而欧盟一边表示不报复和寻求谈判解决争端,一边却在积极地与寻求扩大美国之外的第三方贸易合作,以应对特朗普对等关税带来的伤害和冲击。

也就是说,实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拖延时间,或者说是坐等中国的反制会迫使特朗普妥协退让,这令特朗普是非常恼火。

暂停关税生效日期90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在这个时间内要搞定70多个国家的关税谈判,又谈何容易。

目前,加拿大与中国一样都进行了强硬的反制,欧盟则是要视谈判情况而定。只有墨西哥与日本这两个国家似乎更容易协迫一些。

因此,特朗普的第一选择是先与这两个国家进行磋商谈判。希望这两个国家能够“带/开个好头”。

最新消息是,特朗普又在自家媒体平台上发文称:“昨天与墨西哥总统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成效的通话。同样,我会见了最高级别的日本贸易代表。这是一次非常有成效的会议。”他补充道:“每个国家,包括中国,都想会面!今天,是意大利!”

从他的推文可以看出,他显然是先要搞定墨西哥与日本这两个最容易拿捏的“软柿子”。而意大利总理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代表着欧盟前来“讨说法”“明立场”的。这自然也是特朗普首要关心的事。

最有意思的是,在事先没有安排的情况之下他主动接见了日方代表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而且是与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两大部长一起。他宣称会见了日本方面“最高级”的贸易代表。并强调这是一次非常有成效的会议。随后又发文称:他很荣幸在华盛顿会见日本贸易代表团,称已取得“重大进展”。

特朗普带着两大部长一同与日本代表会见,还称之为很荣幸,显然就是为了渲染“重大进展”。

如此自降身份,则表明了特朗普太急于取得“重大进展”了。同时也是想让日本人觉得又被高看一眼,自然就应当是“感激涕零”了。

有意思的是,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后,赤泽称,“我地位低之又低,却得到特朗普接见,对此由衷感谢”。这哥们的马屁显然没有拍对地方。

随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向记者表示:他的团队认为会谈“非常坦诚且具有建设性”。用了“坦诚且有建设性”的外交辞令,这可是与“重大进展”或“非常有成效”相去甚远了。

“非常坦诚”,说明日本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利益关切和诉求,“富有建设性”只是说明没有谈崩可以继续。而这正是中美外交中常用的词。可见石破茂真的不急于与美方达成协议,更轻易不会签署“海湖庄园协议”。

特朗普自曝与墨西哥总统通话则是一次非常有成效的谈话。成效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连日本和墨西哥这两个最容易搞定的国家都不能尽快搞定,那其它国家就更不容易了,90天的时限可是一眨眼就过去了。

在先后与日本、墨西哥展开接触,并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有所交流后,特朗普依旧没忘提及中国,宣称“每个国家,包括中国,都想会面”,这暗示他内心最为急切的还是与中方进行沟通谈判,足见其挑起的关税战实则底气不足。

特朗普虽行事蛮横无理,但其一系列举措对美国自身及其盟友国家都造成了严重伤害,严重损害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信誉,而这一局面于中国而言,反倒是存在一定利好。

事实上,中国早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从104%加码到125%时,就已展现出克制与善意,并未跟进采取报复性反制措施,这已然是给足了特朗普面子、递上了台阶。

然而,特朗普却误判形势,以为中国“不跟”是惧怕美国进一步加码关税,竟直接将关税提升至145%,妄图以此逼迫中国妥协。但中国立场坚定,回应依旧是“奉陪到底”,想必此时美方也察觉到了局势的“不对劲”。

见此情形,特朗普试图借坡下驴,推出“豁免关税”政策,期望中国能“领情”并主动与美国沟通。但中国态度明确,指出这只是朝着修正错误迈出的一小步,若想真正解决问题,需彻底取消对等关税。

特朗普见此招未奏效,便令下属公开宣称目前没有与中国“通话或见面”的计划,同时声称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最高可达245%,试图以此彰显强硬立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这不过是虚张声势,内心实则害怕引发中国更为强烈的报复措施。

实际上,中国目前未对美国采取报复行动,已然给足了特朗普面子和台阶。他理应明白,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可他性格执拗,行事风格如同“茅坑里的花岗岩——又臭又硬”,放不下身段的特朗普,后续或许会做出更为疯狂的举动。

中国并不惧怕与美国陷入“一切形式的战争”,但全面对抗终究并非中国所愿。保持接触沟通仍有必要,毕竟“妥协”才是“谈判的最高艺术”。

中国已向东盟及世界清晰表明了自身立场态度,回过头来,与美方接触依旧是必然之举。外交部发言人此前就曾表示,中国一直保持着与美方工作层面的接触,只是目前工作层面的沟通效果未达预期,不过双方并未出现外交脱钩的情况。

近期,有消息称中国贸易代表易人,由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李成钢接替王受文出任这一关键职位。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也计划派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巴隆出任美国驻WTO首席代表。如此一来,中美在世贸层面便有了直接沟通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世界银行集团(WBG)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将于4月21日至4月26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届时各国央行行长、财政和发展部长都将出席。这一重要国际会议,或许将成为中美双方高级别接触的关键契机。

当下,特朗普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他既想在对华问题上保持强硬姿态,又得避免因强硬过度而引发中国的报复性反制。示弱不利于他与欧盟及其他国家展开谈判,可态度过于强硬,又担心彻底失去与中国沟通的机会,进而走上经贸脱钩或经贸冷战的道路。

最新消息显示,在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双边午餐会上,特朗普向记者表示,与欧盟“肯定会达成贸易协议,百分之百肯定”,还称“他们非常想达成协议。我们一定会达成贸易协议。我完全期待,而且会是一份公平的协议。”

对于特朗普能与欧盟达成协议这一点,我们持乐观态度,但绝不相信他能达成一份完全由他单方面拟定的协议。

近期欧洲在与中国接触沟通方面态度不够积极,一方面是受特朗普对欧盟态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中美对抗的程度。倘若特朗普不顾欧盟利益,对欧盟造成过大伤害,欧盟极有可能转而与中国加速各项合作谈判。

从特朗普的种种行径来看,很难让人相信他会放过对欧盟的“收割”。毕竟,要想重振美国制造业,吸引欧洲的资本和企业投资美国,对欧盟采取强硬手段似乎是他的必然选择。

与某种程度上代表欧盟或欧盟立场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会晤意义重大,这是在中国接触会谈之前了解欧盟底线的最后时机,也将对美方如何与中国沟通产生重要影响。

综合来看,特朗普突然接见日本贸易代表,表明他急于搞定与日本的相关事宜;与墨西哥总统通话,也显示出与墨西哥之间的协议必须尽快敲定,这两个国家或许会成为他对外政策的“样板”。

然而,特朗普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处理与中国、欧盟这两大经济体的关系。要在90天内搞定70多个国家的贸易问题,尤其是欧盟和中国,难度可想而知。倘若与中国持续陷入“关税冷战”,美国经济必将遭受重创,甚至美国国内都可能掀起“倒特浪潮”。

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妨给特朗普一些考虑时间,纠正自己的错误。当然,中国的底线和原则立场绝不能动摇,“奉陪到底”绝不是一句空话。

1 阅读:94
动态内参

动态内参

研究国际动态,专注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