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
比如,今年7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1部门发布通知:各类事业单位在发布招聘计划时,可明确“当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
同月,贵州省发布通知:报考我省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其毕业年度(具体以毕业证书落款时间为准)内无论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缴交社保等,均可按当年度高校毕业生报考。
这对于正担心失去应届生身份而不敢就业的2024届毕业生们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民生大事。因此,国家和地方公务员、国企及事业编单位的岗位招聘不断向应届生倾斜。
与此同时,今年7月30日,山东省人社厅等10部门向省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发布通知,正式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全面改革。转制后的企业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工作人员将从省编办的实名制名单中剔除,并与新成立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将有超过10万名人员被取消编制。
随着多个省份放宽应届生认定标准,而中国人口第二大省却开始精简编制,一进一退之间,应届生应如何破局?
01
“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
为何备受关注?
最近,“应届生身份或将取消”的话题,成为网络热点。
按国家相关规定,高校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为择业期,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应届毕业生同等待遇。
近年来国家单位的体制内工作越来越倾向于招聘应届生。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计划招录3.96万人,其中2.6万个计划专项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比近65.7%,比去年增加1000个定向岗位。
据财新报道,地方招考也有相同的趋势。广东、湖北等地应届生招录比例超过40%,北京、浙江等超过50%,山东全省共设置应届毕业生招录计划2977个,比2023年度增加1056个。
国企、央企等也持续性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今年7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24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介绍,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11条政策举措,整合并优化吸纳就业补贴、扩岗补助,延续实施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等政策,并将政策期限一次性延长2年,稳定就业预期。
因此,应届生身份变得格外珍贵。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考公考编”工作上对应届生的政策倾斜是应届生身份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
02
被打破的“铁饭碗”
“围城”的外面是不断涌入的应届生,里面却是不断被优化改革的事业编制。
中国的事业单位,大致可分为三类: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事公益服务的。这次山东省改革的对象,针对的就是省级层面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以设计院、报社、印刷厂、报社、文旅机构等为主,并非针对所有事业单位。
虽然这次不是狂风暴雨,但精简编制似乎是大势所趋。
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部分变为行政机构,一部分转制为企业,还有部分事业单位被裁撤。近年来,国家选择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北、湖南、江苏、河南9个省份,作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
比如,今年河南官方就表示,省直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
经过这一轮改革,河南在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事业编制精简46.9%,厅级领导职数精简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25.5%,远超最初改革目标。
可见,从“小散弱”的事业单位到省直属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铁饭碗”(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等国家单位的体制内工作)开始动摇。
03
客观评价自己,从容就业
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近年国内考公考编的人数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公教育提供的统计数据,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逐渐攀升。截至2023年10月22日16时,1744711人提交报名申请,比2022年同期增加22万余人,其中1390420人通过审核。目前平均竞争比为35∶1,略高于上年同期竞争水平。
另外,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较上年增加21万;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1158万,较上年增加82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1076万,较上年增加167万。
越来越精简的单位编制,越来越多的考公考编人数,越来越大的考公考编压力,叠加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近年,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缓就业、慢就业的现象逐渐出现,甚至还有人选择主动延毕。
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生慢就业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9.1%;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8%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延毕是希望保留应届生身份。
延毕的一年,用来考公或考研。同时还能以在校生的身份,继续在学校享受到低价的住宿、餐饮、自习室和图书馆资源,备考环境更好。每个人都期望赌上一两年的时间,为自己博一个上岸。
但现实是,数百万毕业生因备考失败进入下一年的求职季。此时,本想借着两年“保质期”进行考公考研的学生们,进入职场才发现民营企业并不认他们的应届生身份。最受高校毕业生青睐的互联网大厂,其校招往往只面向当年毕业的应届生。
两年考公考编均告失败,应届生身份失效;又没有工作经验,简历中赫然2年空档,再想去社会招聘,难上加难。在社交平台上也能看到很多年轻人大吐苦水。比如为了考公考编,有的要复习一两年,这期间为了保住应届生身份不敢工作,导致经济压力巨大。
初衷希望保护毕业生求职的应届生身份政策,从实际效果来看,可能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求职,这也是今年部分省市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的原因所在。
因此,取消应届生身份的声音,这两年不断出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卫从保障平等就业的角度,呼吁取消应届生身份限制。他认为招聘时限制应聘生身份,既不利于离职再就业人员的重新就业,也阻碍了超过择业期的往届毕业生的求职。
他建议短期可适当延长高校毕业生择业期,而长期要逐步取消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打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招聘对象所作的应届生身份限制,从根本上改革已经过时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劳动及人事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建议淡化“应届生”身份的同时,也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取消公布各高校就业数据统计信息,把对毕业生“就业率”或“就业去向落实率”统计的追求,改为对学校学科设置合理性、教学质量以及综合就业服务工作有针对性的考核;让学校要把功夫下在改进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上。
今年9月,2025届毕业生们将开启自己的秋招求职。在多个省份已经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的情况下,未来,希望学子们能战术上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及早做好就业规划。比如,将毕业后想从事的行业与区域做一个锁定,在锁定的区域里找到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就业的底限单位,认清岗位的最高标准以及最低水平,再综合自己的实力找工作。这样,等到最后真正求职的时候,才会有的放矢。
中国教育在线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蒋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