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毛泽东回乡,得知乡亲把祖宗牌位烧了,生气:唉,先鞠个躬吧

野史转记 2025-02-22 09:50:22
前言

韶山的滴水洞,那可是毛主席的祖居地,它和毛主席出生的上屋场相距6华里。

1959年毛主席回到韶山的时候,他指着那一片翠绿的滴水洞,很亲切地对周小舟讲:“小舟,这地方特别安静,景色也很迷人。等我退休以后,你就在这儿给我搭个茅草棚子住,行不行?”

毛主席再次回到韶山的时候,在那儿一住就是好几天。毛主席可是领袖,他对故乡的感情那是特别深的。他对故乡很眷恋,也眷恋着埋葬于此的父亲母亲。

韶山那些抹不去的记忆

毛泽东17岁的时候第一次走出大山,那一年他给父亲留下了一首表明志向的诗。

孩子我下定决心离开家乡,要是学不出个名堂来,我绝对不会回来的。死了又何必非要葬在家乡,这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骨的青山。

几年的工夫,他从东山学堂出发,一路到了长沙,后来还跑到北京大学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也算是学业有成了。

可惜,1919年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父亲和母亲就先后去世了。1920年正月初八,这一天是毛泽东母亲的生日。毛泽东和弟弟妹妹围着火盆烤火的时候吩咐道:“这几年我都不在家,现在父母都不在了,你们辛苦了。”

打那之后,他就打算领着妹妹离开韶山,一块儿去闹革命。他向乡亲们保证,要是革命没胜利,那他绝不回韶山。

之后,毛泽东就发动了特别有名的秋收起义,然后带着部队毫不犹豫地登上了井冈山。再后来,毛泽东领着红军一路过关斩将,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建立起了新中国。

天不亮就给父母上坟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在阔别32年后回到韶山,当天晚上就住在韶山招待所的松山一号房间。

那天晚上,跟乡亲们唠嗑的时候,他知道了当地在滴水洞那儿已经修了个韶山水库。毛主席特别爱游泳,就说第二天要去瞅瞅。

毛主席和家人久别重逢,到了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脑子里全是父母的样子,又想起当年带着弟弟妹妹从韶山出来闹革命,如今却只剩自己回来,心里那股子心酸劲儿就直往上涌。

天刚有点亮的时候,毛主席缓缓坐起身来,瞅见警卫员还在打盹儿,就一个人出门去了。

韶山的空气依旧特别棒,到处是青山,那感觉真叫一个沁人心脾。毛主席往房屋后面的山头瞅了瞅,然后就快步走上去。

日头渐渐升起来的时候,警卫员和几个干部追了上来。“主席,您咋一个人跑到山上来,可让我们一通好找。”

我想看看我父母的坟。

“行嘞,我在前面领路哈。”

韶山的干部赶忙跑到前面去开路,走着的时候就拿棍子把旁边的杂草拨弄拨弄,硬是弄出一条路来。能看出来,这儿老长时间都没人来过,这山路坑洼不平的,野草到处乱长,瞅着就又荒又冷清。

走了一阵儿,总算来到一个小土堆跟前,墓碑都被杂草给盖住了。毛主席点了点头说道:“对,这儿就是我爸妈的坟。”

他悄悄走上前去,伸手扒开杂草,几块石头就露了出来。在他身后的警卫员把新用野草编好的花环递给毛主席,毛主席便轻轻搁在了父母的坟前。

身后有几个干部在那暗暗自责,说道:“我都不知道毛主席要来坟这儿,要是早知道,就提前拾掇拾掇了。”

这时候有个干部提出来:“主席,咱们把您父母的坟修整一下怎么样?起码得建个墓园。”毛主席一听这话,马上摇着头说:“不用了,就保持原样吧,以后到了清明,你们来给坟上培点土就成。”

说完,毛主席朝着父母的坟茔深深地鞠了三个躬,之后站了许久,感慨地说道:“前人辛苦,后人享福。”

毛主席跟罗瑞卿讲:“咱们共产党人从来就不信那些个鬼神,可生我的是父母。”

毛主席一到父母坟前,神情就特别严肃。下了山后,他便来到自己童年生活过的上屋场。

走到院子里,那个池塘还在。毛主席就跟身边人讲:“我小时候就在这儿学会游泳的。以前我爸老揍我,我就跑到池塘边说,要是再打我,我就跳下去。”

毛主席一边走向老屋子,一边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工作人员听着都觉得很新奇。老屋子里,有毛主席父母住的卧室,还有他两个弟弟住的卧室,墙上都贴着照片。

毛主席一看到家人的照片,就泪眼模糊了。他瞅见一张自己和母亲的合影,兴奋地问道:“这照片你们是从哪儿弄来的?”

可能是岁月太过漫长了,毛主席又一次看到自己小时候和母亲的合照时,心中满是无尽的感动。

从老屋出来后,毛主席可能又有了什么想法,直接就朝着毛家祠堂去了。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就在这儿和族长作过抗争,这事儿在韶山那可是广为传颂的。

可还没进去,就听见毛继生说道:“主席,里边啥都没了,祖宗牌位、菩萨牌位都给烧光了。”

毛主席一听就有点生气,说道:“你们这么搞,哪来的柴烧!菩萨是封建迷信的东西,打倒也没啥,但是烈士的牌位、祖宗的牌位,该纪念的那还是得纪念的!”

韶山有几个知情的干部,他们都低着头,一声不吭。毛主席叹了口气,说道:“唉,先进去鞠个躬吧。”

他走进祠堂,嘿,这里果真是四壁空空的。他朝着以前放牌位的那面墙,默默鞠了三个躬。

1968年之前,毛家祠堂就一直存在着,后来到了1968年的时候,它得到了全方位的维修,祖宗的牌位也被复原了。1972年的时候,毛家祠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滴水洞

接着,毛主席跟工作人员一块儿走着去韶山水库,路上瞧见革命烈士毛福轩的遗孀贺菊英正在地里,毛主席就赶紧朝着她大步走过去。

一看到是毛主席,她赶忙擦了擦手,两行泪顺着脸颊流下来,一边朝这边走来一边说:“石三伢子,你可回来了。”

毛主席的乳名叫石三伢子。毛主席本来有两个哥哥,可惜都夭折了,这样毛主席就排到了老三。为啥名字里有个“石”字?这是因为他外婆盼着他能坚强,就给他起了这个名儿。

毛主席拉着她的手说道:“五阿婆,我回来。毛福轩同志为革命英勇献身了,我心里都清楚,他可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

毛主席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叮嘱道:“明天请五阿婆过来吃顿饭,去跟公社书记讲,一定要把五阿婆照顾好了。”

一路上,毛主席瞅着这望不到边的农田就问:“这是啥尺寸?”毛继生回答说:“有3x6寸的,还有4x6寸的。”毛主席叮嘱道:“种得太密,得合理种植才行。”

毛主席慢慢走到了韶山水库,数百名群众早就在那儿等着了,一看到毛主席,大家都拍起手来欢迎。毛主席笑着抬手跟大家打招呼,这一瞬间,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毛主席朝着水库的方向,跟工作人员讲:“这儿以前有几块田,田旁边有个小路,能直接通到唐家坨,那可是我去外婆家必须要走的路。”

毛主席的外婆家在唐家坨,唐家坨和韶山冲就隔了一座山。毛泽东才2岁的时候,他妈妈文七妹就把他送到外婆家去了。他的表哥文运昌还有舅舅他们,对毛泽东可关心了,还教他读书写字。等到毛泽东8岁的时候,他已经把《论语》《三国》这些书读得很熟了。在这期间,毛泽东往返家里都是自己一个人走这条山路的。

这时候,有个老妇人走上前来,嘴里喊着毛主席的名字。毛主席很是惊奇,就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郭伯田,我的名字可是您给取的。

毛主席突然记起来了:“对对,你以前是韶山农协委员,本名叫郭泉秀,没错吧?”郭伯田跟毛主席一同回忆起1927年的事儿,他俩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1927年毛主席回韶山考察的时候,发现郭泉秀这名字太大众化了,当时好多人都叫秀、莲、英之类的名字,于是毛主席就给她改了个名儿。

之后毛主席在韶山水库游了一个多钟头。上岸之后,毛主席指着没多远的滴水洞,跟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讲:“这地儿挺安静的,以后给我搭个茅草棚子,我要来住住。”

毛主席在韶山待了两天,27日下午离开韶山之前,请乡亲们吃了一顿饭。

毛主席这次回韶山的时候,有件事值得一说,那就是他创作了大名鼎鼎的《七律·到韶山》。在这首诗词里,满满都是对已经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年之后,毛主席去湖南考察的时候,就问了湖南省委的张平化。张平化告诉毛主席,他已经着手在滴水洞盖房子了。这房子盖了一年就完工了。1966年毛主席到长沙考察,湖南省委的同志就提议毛主席到滴水洞去住住看。毛主席就在那儿住了11天。

韶山,毛主席最后一次回来就是这一回了。

“我还要回来的。”

毛主席在1966年离开滴水洞之后,一直到1976年,他是打算回韶山8次的,不过最后真正回去的就只有1966年那一回。

毛主席临走的时候,对滴水洞的管理人员叮嘱道:“你们可得把这儿管理好了,我还会回来的。”

打那以后的好多年,毛主席老是托人去了解韶山那边的情况,不是向到北京来的乡亲打听,就是向湖南省委的同志询问。

毛主席到了晚年身体状况欠佳,尤其是1972年之后,还说过有空要再回韶山的滴水洞住上几天。

省委的同志知道这事儿后,专门对毛主席住过的房子做了改进。把办公室和卧室之间打通了,还加修了个卫生间。这卫生间能往外开一扇门,这样就可以随时出去散步。

这房子整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石墙厚达一米,窗户全是钢化玻璃,不但能防弹,还能防震。

可惜,1976年9月的时候,毛主席原本是打算回来的,可因为病情更严重了,就取消了回滴水洞的计划。

滴水洞的工作人员回忆说,1976年9月8日,他们突然接到省委打来的电话,被告知毛主席9月15日要回滴水洞。可没过多久,又突然接到通知,说不来了。

那天可把大家弄得神经紧绷,那天到底出啥事了?

在《我的父亲毛泽东》里,李敏整理出一份毛主席当天的护理记录,看了真叫人忍不住落泪。

9月8日的时候,毛主席的病情已经到最后阶段,可他,还在坚持读书,一直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毛主席于北京与世长辞。

17岁就离开韶山的伟人,到了83岁想回却没能回成,他的一生革命生涯就像蛟龙一般。他的回忆永远留在了韶山。在全国的范围里,韶山有他深爱的人民;在家庭的层面上,韶山有他最爱的亲人。

0 阅读:48
野史转记

野史转记

野史转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