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下)——《老家河南》

绿色的印痕 2024-10-22 12:16:38

走出先圣殿,右绕大殿,来到后边的讲堂前。

嵩阳书院里的讲堂既不高大,也不宽阔,与想象中的样子有着天壤之别。嵩阳书院古时也是赫赫有名的学府,其传经布道的讲堂应该是高屋阔堂的吧,否则怎会人才如潮地汇聚一堂,前来明理求学呢?但面前的讲堂却质朴的令人惊讶,其面阔三间,硬山卷棚顶,青砖槛墙,花格红漆门窗,门额上挂着一块横匾,“讲堂”二字涂金其上。讲堂前廊后屋,直立的檐柱上挂着一副门联:“满院春色催桃李 一片丹心育新人”。

(2024年,嵩阳书院讲堂。)

讲堂内设教案,也摆着十多排浅黄色的课桌、课椅及教具,讲堂东山墙上绘有“二程”讲学图,西山墙上介绍宋代在嵩阳书院任教人员名单和传略、书院教学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学制演变情况等。

(2024年,嵩阳书院讲堂。)

走进讲堂,正头颅,挺腰杆,端坐在讲堂的桌椅前,静静地望着讲坛,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为求学明理,静听先贤们诲人不倦地侃侃而谈。这里曾是司马光讲学十五年的地方,期间还编撰了《资治通鉴》的九至二十一卷;范仲淹也曾在这里讲学10余年,各地学者慕名而来,多时达数百人;这里也曾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授课的地方,“程门立雪”的典故也发生在这里……

(2024年,在嵩阳书院。)

穿过讲堂,后院是一池清水。池不大,青石相围,深约两米,池水清静,无纹无漪。池中央架着一座青石拱桥,石阶石栏石柱,弯弯的桥洞顶端刻着“泮池桥”三个红字。据说,古代嵩阳书院凡科举考中的学子,都要在这里举行绕池三周仪式,表示不忘先师教导、永效先师博学品德。

(2024年,嵩阳书院泮池桥。)

(2024年,在嵩阳书院。)

出讲堂,跨泮池桥,走没几步便站在了道统祠前。

道统祠是座面阔三间、棂门槛窗、歇山式滚脊灰筒瓦覆顶建筑。门额横匾上书“道统祠”三字。殿内供奉帝尧、夏禹、周公石膏头像,后壁悬挂帝尧、夏禹、周公当年在嵩山地区巡狩、治水、测影等活动的大型图案。柱联为林则徐所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024年,嵩阳书院道统祠。)

古代儒家倡导有道统就有治统,因为“治统得道统而盛,道统赖治统而光。”祭祀道统三圣人,是嵩阳书院的传统,在中国古代书院中,唯有嵩阳书院保存此种祭祀形式。

嵩阳书院的最后一座建筑是藏书楼,藏书楼始建于清顺治五年。可惜我们来时藏书楼正在修葺,道统祠的两边围起了蓝色围挡,禁入其后。据说藏书楼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卷棚硬山顶阁楼式建筑,是古代书院贮藏书籍的地方。

身在楼前,望而难进,很是遗憾。由于不死心,踮起脚来,举手对着藏书楼拍了两张照片,方才怏怏离去。

(2024年,嵩阳书院藏书楼。)

走到嵩阳书院尽头,方才沿着右边折身返回。过道统祠,沿着墙边的长廊缓缓而行。长廊青瓦棚顶,右侧是一道白墙,白墙上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大大小小的文字,林林总总,是为碑廊。碑廊的左边圆柱一排,底端是是排青石坐凳,廊外绿草片片,花木丛丛。

(2024年,嵩阳书院碑廊。)

走不远,一棵古老沧桑的大柏树跳入眼帘。大柏树虎踞草坪中,底端枝干四开,中间二枝干高耸,两端枝干斜横,由于枝干过于苍老,枝干下支着立木。

大柏树枝干粗粗,遒劲昂扬,竖立斜插,天然趣成;枝头树冠朵朵,翠绿青青,仿佛枯树逢春,恰似返老还童。这柏树是嵩阳书院里的“明星”,汉武帝亲封“二将军”,乾隆帝曾画过此树,据说价值过千万。据说,“二将军”高18.2米,围粗12.54米,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可容纳五、六人。

(2024年,嵩阳书院里的“二将军”。)

既有“二将军”,便有“大将军”。“大将军”在“二将军”前的不远处,一道白墙前歪斜地横着一棵大柏树,大柏树的树干粗粗的,不“枝外生节”,纹洛粗糙,如沟如壑,它仿佛千年屹立的太累了,身儿一歪,向南倒去,若不是白色短墙支撑,怕是要倒地而卧了。

柏树的树干敦实厚重,树冠宽厚博达,叶儿浓密青青,立其下,如有遮天蔽地之感。据说此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这棵苍柏是幸运的,由于长在书院的前端,当汉武帝巡游书院时,竟被一眼相中,封其为“大将军”。但当汉武帝再走不远,看到后边的柏树更苍劲、更秀丽,也无能为力地只好封其为“二将军”了。

(2024年,嵩阳书院里的“大将军”。)

(2024年,在嵩阳书院。)

看罢“二将军”,看“大将军”,看完嵩阳书院里的两个千年“明星”后,也就算看完了嵩阳书院。

古时著名的四大书院,看了三个,只剩下商丘的应天书院没有涉足游览了。商丘离郑州不远,去游览还不是随心所欲嘛。四去其三,离圆满还会远吗?

秋风飒爽,拂面清凉。心满意足后,浑身轻松地沿着砖铺小径,踏着碎步出了嵩阳书院。

书院外,阔天无垠,秋高气爽,嵩山巍巍,横亘绵延,好一派壮观秀美的大好河山!

(2024年,嵩阳书院外风景。)

0 阅读:0
绿色的印痕

绿色的印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