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人寒冬最怕啥?家庭版大饺子当能量餐来续航

德赛科技 2023-11-07 17:12:09

这两天东北下雪了,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刺骨的寒风,东北十一月就冷成这样了,那么距离我们3000多公里外的西伯利亚人是怎么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寒冬呢?

从饮食和生活习惯来看,当地人多以高热量、高脂肪、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只有这些食物才能帮助他们抵御极寒的气候,那么西伯利亚人寒冬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买菜不敢开车

以西伯利亚内陆城市雅库茨克为例,一到冬天,暴雪来临的时候,全城的居民都要待在家里,就连维持当地经济运转的采矿业也得停止,每年公路都会被封上十天半个月。

当地一年中大约有10个月左右的时间处于冬季,为了储备足够的食物,当地人会事先准备好小推车,这里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不开车呢?”

首先,不是家家户户都买得起汽车。

再一个,雅库茨克的冬天可能会让任何价位任何品牌的汽车“熄火”,不管是机油还是柴油,在这里,统统变冻油!

最怕供暖故障

在市区生活的雅库茨克人最怕遇到供暖故障,市区不比乡下,乡下靠柴火和火炉取暖,市区销售的木材木炭等十分有限,而且停电停水不会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困扰,倘若停了暖气,那可是要命的。

早前,雅库茨克的供暖管道是裸露在地表的,结果没几年就出现了大量的泄露事件,又改成了空中架设管道,过了十几年再次宣告失败,最后查出来原来是“热胀冷缩”的原因,后来供暖管道统一铺设到了地下,当然空中的供暖管道也没有完全拆除,以备不时之需。

有位在当地旅过游的博主做过一个小实验,当他打开窗户后,窗沿部分迅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冰,室内湿气迅速流失,水杯被冻到窗台上纹丝不动。

禁酒令是为了保护当地人

俄罗斯颁布禁酒令是为了保护游客,防止醉鬼骚扰游客,而西伯利亚禁酒是为了保护当地人。2009年,俄罗斯联邦要求西伯利亚部分城市颁布“禁酒令”,除了未成年人禁止饮酒以外,当地的所有商店在晚上8点到早上八点禁止售酒,否则处以100倍到5000倍的罚款。

如果不这么做,那么每天一推开门就能看到路边冻得硬邦邦的“醉鬼”了。

除了颁布禁酒令,雅库茨克人自身也很自觉,很少有人在冬季大量喝酒,很多人只是在家庭聚会时小酌几杯,也很干完一整瓶伏特加,基本都是饮用低度浆果酒。

这样吃才能抗冻

雅库茨克当地的饮食习惯以高热量食物为主,毕竟身处苦寒之地,要想活下去就得满足身体最基本的热量供给,大鱼大肉是最基本的需要。

当地人喜欢将面食油炸后食用,还喜欢生吃肉类,食用马肉,马血肠、马内脏、马肝、马奶酒等食物。

在吃鱼肉的时候,人们一般喜欢挑选狗鱼和鳕鱼食用,还会在春天的时候将鳕鱼籽做成鱼子酱。

在当地还有这样一个说法,早期的时候雅库特人走亲戚都要好几天,为防止在半路饿肚子,他们会准备一些糖果、生鱼片、生马肝等应急食物,吃的时候撒上盐或者胡椒粉,除了这些,还有一种特殊的“干粮”——乌拉尔大饺子,这种大饺子先用油炸,再冷冻,冷冻后就会缩成原来的一半大小,吃一个就能产生饱腹感,这简直就是家庭版压缩干粮啊,这也太神奇了。

说起这个饱腹的乌拉尔大饺子,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航天员能量餐了,这最初是航天员专用的应急食品,倘若宇航员在返回途中降落到沙漠、或者森林中,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就需要靠它补充能量。

六小块便能供人体消耗6个小时,航天员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就靠它补充能量。

而且没有添加防腐剂~

但是现在航天员能量餐的受众群体早就没限制了,早上急着赶早八的大学生、打工人、高体力工作人群,均可适用。

航天员能量早餐执行的是企业标准,比军用食品执行的标准还要严格,军用食品遵循的是“军用食品通用规范压缩干粮标准(GJB2806A)”。

大家有任何关于航天员能量餐的问题都可以提问奥,大家还想看哪些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留言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0 阅读:96

德赛科技

简介:分享有温度的人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