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虽然率先公布了2025年强基招生简章,但是相比于之前,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有业界人士分析,这大概是因为之前985和211大学进行扩招的缘故,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强基计划的变化。
但是北航和大工都取消原本竞赛生免初试、并且独立计划招生的通道,而北航仅仅表示“高考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的考生。”就能入围,更是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工科专业,释放强基改变的强烈信号。
奥赛家长群体陷入焦虑,因为很多孩子的奥赛培训可能从小学就开始了,价值数万甚至数十万提前预支的竞赛培训面临"无用功"风险,未来是不是让孩子搞竞赛成为很多家长思考的问题。
其实这是因为现在教育主张不再内卷的缘故,竞赛生的赛道上有部分家庭花大笔教育基金进行培养,造成了很多“偏科战神”,因为学过竞赛,做过竞赛题的考生跟没做过的确实天壤之别。但是在强基进行的这几年中,很多学校都发现大部分的“偏科战神”在进入大学后就开始躺平,及格万岁,反正只要不挂科就能保研。
当然有的高校招生会回复“在面试环节体现竞赛优势”。 有业内人士预估这是一个大方向,几年就会有一半高校取消这种分类,至于未来体现不体现,还要看之后的情况。
而另外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这次强基计划里显然加入了一些工科类别的专业,跟以前基础学科或者稍有交叉的说明不同,说明强基计划从纯基础学科向尤其是"带电工科"转型,航空航天、量子信息等国家战略领域专业获得重点扶持。
而有业内人士称,强基跟竞赛生破格录取不同,这些新加入的专业,极有可能挤占裸考的名额,也就是说假如某校在2024年可能A专业裸考能招20个人,但是今年A专业进入强基之后,在强基招2个人,那么裸考招生人数大概就是18个人了。这就需要家长思考强基究竟要冲,还是要保了。
北航作为强基计划"国防七子"之一,其变动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而近三年强基调整通常由三类高校率先启动:清北代表顶尖院校、北航代表特色院校、中西部高校代表地域平衡。此次北航突然"变招",极可能是要引领今年强基的主基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