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
一年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吉全国政协委员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履职答卷,彰显了新时代代表委员的使命担当。
即日起,中国吉林网推出“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专栏,听听他们深入一线调研的履职故事。
2月17日开始,全国人大代表白玉晶参加了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集中视察活动,对吉林冰雪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集中视察。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让我倍感责任重大,这是人民对我的充分信任,我要认真履行好我的职责,不负人民重托!”今年是白玉晶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第3个年头,谈及履职感受时她如是说。
200多公里排水管网、2万多座排水井、300多米明沟、2300多米盖板涵、12座沉沙池……作为辽源市水务集团公司排水维护队的队长,这是白玉晶日夜奋战的战场。城市排水管网直接关系着一座城市的安全与健康。白玉晶说,这些排水设施每年都要进行4到5次大规模清掏。其间,她和工友们每天要连续作业10多个小时。
在这项看似枯燥劳累的工作中,白玉晶摸出了门道,为了能减少清掏管道时垃圾运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白玉晶没少尝试新方法,可效果都不理想。直到一次逛街,孩子玩的玩具板车给了她启发。于是,白玉晶仿照板车,请人焊了一个方形铁架,并安装轱辘、架好铁桶、系上麻绳,管道内外两名工人相互配合,清淤、装桶、拽出、清倒、拉回。这样一来,大幅缩短了清淤时间。后来,白玉晶发明的清掏工具还作为好经验,推广到了其他城市。“这让我感觉一线工人也能搞发明,也能更好地为咱百姓服务,既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获得感。”白玉晶坦言,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责任感更加强烈了,面对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清污工作她的思考也多了起来。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白玉晶认为,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反映给党和国家是她的本分更是责任。为此,白玉晶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思谋起百姓事儿“更多也更宽”了。
2024年,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白玉晶建议水务、电网及其他民生保障类企业,应在优质服务、应急抢险、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到信息共享、工作互助、高效衔接,这样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在服务方面就可以协同作战。“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极大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效率和能力。”白玉晶说。同时,白玉晶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乡村百姓就近就医问题上。白玉晶说,关于基层乡村医疗问题她关注了很久,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这是很多农村患者的朴素心愿。作为一名代表就要为之鼓与呼,因此,她建议国家应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升村医服务水平,提高村医的相关待遇。“如果这些工作都做好了,乡村医院的条件就会得到极大改善,医生安心扎根乡村,踏实服务百姓,基层群众的日子就会过得越来越好。”白玉晶说。
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白玉晶用无私的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新的一年,希望能更大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更多有意义的实事儿。”白玉晶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彭绅
通讯员 李朝瑞
受访者供图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