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孙刘的盟友关系。
孙权与刘备的关系起于刘备溃败当阳,是东吴主动派鲁肃来联系,两者的合作关系源于抵抗共同的敌人——曹操。两者的合作是以利交,而非义。刘备的奋斗目标是匡扶汉室,孙权的目标是自保,并逐步做大孙氏势力,乃至问鼎天下,而对于汉朝,是没有半点真心臣服的。
两者的盟友关系是因为曹操得荆州后,逼迫东吴太急,贾诩曾劝曹操缓进江南,等彻底收服荆州土地与人心后,江东自然臣服,但是曹操过于着急统一江南了。
在双方联手,借助天时击败曹操后,在瓜分荆州土地的时候就埋下了分裂的基因,导致后来湘水之盟前差点动手,其实名义上的盟友关系已经摇摇欲坠。曹操攻打汉中,刘备着急回兵,孙权用兵淮南,好像双方又和谐了,其实不然。孙权与曹操在淮南争斗近十年,他去打合肥只不过还想打开淮南出兵之路,只是客观上帮助刘备与曹操汉中交战时牵扯曹操部分兵力。
在刘备汉中退曹操之兵,而孙权淮南再次败于曹操,并向曹操称臣,名义上已经与刘备决裂的,曹操与刘备是死敌,孙权投降曹操(虽然是名义上),孙刘还谈什么联盟呢?待孙权与曹操在淮南罢兵,返回头就来攻打荆州。
其实,在孙刘湘水之盟时,双方的盟友关系就已经破裂了。但是,谁也不主动表明罢了。
2.没有正史记载周瑜想除掉诸葛亮。
周瑜作为东吴的重臣,始终考虑的是扩大东吴的实力,在荆州是要打压刘备的实力,他最想干掉的是刘备,而不是刘备刚刚任用的下属诸葛亮,我们不要被《三国演义》所误导。
而且,周瑜想遏制刘备,是在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孙刘的盟友关系还在蜜月期,此时的诸葛亮并未像《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耀眼,他的特长是内政。
孙权嫁妹给刘备后(孙权主动嫁妹,并非周瑜的美人计),周瑜曾提出在江东建宫殿,以锦衣美食腐化一生奔波征战的刘备,困死在江东,而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等人由周瑜分散统领,作为东吴攻取天下的爪牙。
周瑜对于刘关张都没有想杀死,又怎么会想除掉诸葛亮呢?
可惜周瑜早亡,否则以周瑜的眼界、心胸、能力,东吴会发展得更好,而刘备可能会更艰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