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可谓好戏连台,前有悬疑剧《棋士》赢得观众好评,后有家庭剧《我的后半生》高调上线。
这部由张国立、许娣、梅婷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电视剧,却在开播后迅速引发争议。
仅仅两集内容,就让人不禁想问:这部剧的口碑为何如此迅速崩盘?
最大的问题在于该剧三观混乱和剧情的失真。
剧集一开场,沈卓然老伴的丧礼就成了一场闹剧。
亲家母的嚎啕大哭喧宾夺主,朋友竟然带着小女友前来吊唁,还劝沈卓然“继往开来”。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孙雪琴的手机铃声竟然在此刻响起,还是喜庆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如此轻佻的处理,让本应肃穆的场景显得荒诞不经。
丧礼结束后,剧情的走向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儿女们开始为沈卓然安排相亲,一位65岁的退休教授竟然成了相亲市场的香饽饽,一群大妈争抢着要与他结缘。
这不禁让人质疑:编剧对现实生活究竟有多少了解?
剧中展现的爱情观也令人困惑。
梅婷饰演的儿媳刘丽娜,40岁左右,她的朋友竟然交往了一位20岁的男友。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年轻男子声称自己母亲的男友也只比他大八岁,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这番“爱情不分年龄”的言论,在剧中被反复强调,却让人感到无比错位。
沈卓然对待感情的态度也让人难以理解。
在相亲大会上,他深情地朗诵了写给亡妻的诗《墓碑》,令人动容。
转眼间,他又对医院的护士长一见钟情,判若两人。
前一秒还在缅怀亡妻,下一秒就开始了新的恋情,如此突兀的转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除了三观问题,剧情设定上的漏洞也比比皆是。
例如,护士长这个角色的刻画就显得十分不合理。
作为护士长,她的工作应该非常繁忙,但在剧中,她却显得异常清闲,不仅有时间和沈卓然谈笑风生,甚至还有空在值班时听他朗诵诗歌。
这种与现实严重脱节的设定,进一步削弱了剧情的可信度。
剧中多次出现不合时宜的情节安排。
例如,沈卓然在中秋晚会上朗诵悼念亡妻的诗歌,这种场合与内容的巨大反差,让人感到尴尬和不适。
而护士长倾听沈卓然朗诵时的深情落泪,也显得过于矫揉造作,像是在刻意营造煽情效果。
《我的后半生》原本是一部展现老年生活题材的电视剧,却在剧情和人物设定上出现了诸多问题。
丧礼的处理轻佻儿戏,相亲情节的设定脱离现实,忘年恋的刻画缺乏深度,以及沈卓然对感情的转变过于突兀,都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
剧中人物的行为逻辑也存在诸多问题。
沈卓然上一秒还在思念亡妻,下一秒就对护士长一见钟情;护士长作为医院的管理人员,却显得无所事事,这些都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让人感觉剧情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刻意为之。
此外,剧中一些细节的处理也显得粗糙。
例如,手机铃声、相亲大会上的诗歌朗诵等情节,都缺乏必要的铺垫和呼应,显得突兀和生硬。
这些细节的处理不当,也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
总而言之,《我的后半生》在剧情、人物、三观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该剧口碑的崩盘。
如此看来,“烂是有原因的”并非空穴来风。
一部好的电视剧,应该立足于现实,展现真实的人物和情感,而不是为了博眼球而刻意制造戏剧冲突。
对于《我的后半生》的后续发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看看它能否力挽狂澜,扭转口碑。
但就目前播出的内容来看,前景并不乐观。
这部剧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