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济南和青岛玩了一趟,回来我就琢磨,这趟旅行可真是让我开了眼,也闹了不少笑话,差点把脸都丢光了。想着把这些经历分享出来,要是有成都老乡也打算去这俩地儿,能提前做个参考,别像我一样尴尬。
出发前,我就对济南的泉水充满期待,在我想象里,泉水嘛,跟成都的府南河差不多,就是普通的水域。到了济南,去看趵突泉的时候,我可真是被惊到了。那泉水从地下冒出来,清澈得不像话,水流从石缝里 “汩汩” 往外涌,还带着清脆的声响。我当时脑子一热,伸手就想捧水喝。旁边一位大哥赶紧拦住我:“妹子,这水可不能喝,是景观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c008c6e811f4b5d72d772a1e473e36.jpg)
我这才反应过来,脸 “唰” 地一下就红了,心里直懊恼,咋这么没常识呢。
逛大明湖的时候,我也闹了笑话。我看这湖景漂亮,就想拍几张美美的照片。结果站湖边半天,发现好多本地人拿着竹竿、捕鱼网在水里忙活。我一开始还纳闷,后来才知道人家这是在捞鱼、捞虾,我还以为大明湖就跟成都的一些公园湖一样,只能看看景呢。这才明白,每个地方的湖泊用途和文化都不一样,出门在外,真得提前做做功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cffa6e3a0a2324ea70b6a4129d3e0f.jpg)
说到吃的,在济南我第一次尝了把子肉。看着黑红透亮的一块肉,方方正正的,卖相挺诱人。我夹起一块咬了一大口,肉炖得软烂,肥而不腻,瘦肉部分也不柴,咸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越嚼越香。但这肉分量可不小,我这个习惯吃小块肉的成都人,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我问旁边桌的大哥:“你们一顿都能吃好几块啊?” 大哥笑着说:“那可不,这肉就得大口吃才过瘾!” 我心里暗自佩服,北方朋友的食量真是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a0a2ab49b96c79913c0662203ca981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b2582b63c0aed029aeadf115bbad5a.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9c5403c056ae03c27ed7d98dc72e66.jpg)
从济南到青岛,一下车我就直奔海鲜市场。青岛号称海鲜天堂,我这个爱吃海鲜的成都人,兴奋得不行。可到了市场我就傻眼了,好多海鲜我都叫不上名儿。成都海鲜市场常见的那些,在这儿完全不够看。蛤蜊、海螺、带鱼、蛏子…… 好多品种我都没吃过。我在一个摊位前犹豫半天,摊主大爷问我:“姑娘,想吃点啥?” 我尴尬地说:“大爷,我不太懂,您给推荐推荐?” 大爷人特别好,给我介绍了好几种,还教我怎么挑新鲜的。
中午找了家小餐馆,点了一份大爷推荐的海鲜拼盘。端上来一看,全是些我没见过的海味。我拿起筷子,对着一只长得像蜘蛛的海蟹,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旁边桌的大哥看我一脸懵,笑着说:“第一次吃吧?我教你。” 在大哥的指导下,我才知道怎么剥开外壳,吃到里面鲜美的蟹肉。蟹肉又嫩又甜,跟我在成都吃的螃蟹味道完全不一样。还有海胆刺身,看着就有点吓人,我鼓起勇气尝了一口,那口感滑溜溜的,味道很特别,刚开始不太习惯,多吃几口竟然觉得还挺好吃。
青岛的啤酒也很有名,以前在成都,我也就偶尔和朋友聚会时喝几瓶,对啤酒文化一窍不通。到了青岛,和当地朋友吃饭,我才知道这儿喝啤酒讲究可多了。大家聚餐,啤酒是餐桌上的主角。倒酒的时候得给别人倒,喝完还得马上满上,这是尊重人的礼仪。我第一次和朋友喝酒时,完全没搞懂这些,差点把酒洒了,还好朋友眼疾手快帮我稳住。朋友笑着说:“没关系,慢慢就习惯了。” 从那以后,我也学着入乡随俗,渐渐融入了大家的氛围。
在青岛的海边漫步,吹着海风,一开始我还觉得挺惬意。我在成都习惯了潮湿的气候,想着这海风能有多冷。结果没一会儿,风一吹,我就打了个寒颤,这海风比成都的湿气凉多了,还带着股劲儿。我赶紧穿上外套,心里感叹,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气候差异都这么大。
这趟济南和青岛之旅,虽然尴尬事儿不少,但也让我收获满满。
要是你们也有类似的旅游经历,欢迎分享,咱们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