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补课的李铁也遭遇了“滑铁卢”

有马体育 2021-12-05 10:24:50

今天故事的主题是「 再聊李铁 」

生活的列车飞驰,抛弃一个又一个站点。生活的机会是一张车票,人们一同出发,机会往往不同。有人在软卧,有人坐硬座。但只要你不在中途因故下车,大家都会在终点相逢。2004年,李铁看似从一列生活机会的高铁上下车了。当时的李铁乘坐的应该说是一等座。他在英超俱乐部埃弗顿打了两个赛季,一次重伤之后回到了沈阳,他的留洋之路似乎接近了终结。

张斌当时问得非常犀利。他问李铁,第一个赛季出场29次,总共踢了2236分钟,第二个赛季出场6次,总共踢了407分钟。落差是如此之大,请问作何感想。张斌甚至单刀直入,说很多时候李铁连大名单都进不了。李铁当时的表现与多年以后那场导致其下课的愤怒的30分钟新闻发布会不同,他坦率地承认,没有上场机会是因为状态达不到教练的要求。

在这段友好而充满火药味的采访中,张斌还试着询问李铁未来何打算。张斌并不乐观,他拿杨晨和谢晖举例,说留洋回国后,这些人虽然有大合同,但状态其实都是在走下坡路。李铁给出的目标是第三次冲击世界杯。这次采访过去17年之后,2021年,依然是央视足球之夜,依然是主持人张斌,从北京飞到上海、沈阳两地,采访了新晋国家队主教练李铁。

我喜欢体会这样的生活故事,远远胜过中国足球权力洗牌,中国队技战术分析。这就像是两个人一同出发的旅人,搭上从北京到上海的列车,其中一个人明明在石家庄因故被迫下车,但万万没有想到,最终他适时地出现在了目的地。中国足球是一席流水席,菜品厨艺并不精湛,甚至用了地沟油;酒水味道或许寡淡,甚至上了假茅台,但张斌和李铁都没有落下。

再次见到李铁,张斌说自己采访能力下降了,就擅长聊聊天,仿佛坐看云起时。再次见到张斌,李铁说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回国之后计划的每件事都成功了,并未行到水穷处。在足球之夜的采访中,李铁带张斌参观自己的生意,自己办的足球基地,一起在办公室看女足的比赛,镜头每每绕不开桌子上的健力宝饮料,对话屡屡提及他的老师朱广沪。

旧雨,新知。再见李铁,张斌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李铁”。为什么不是比李铁更成熟一点的“大哥”,或者更资深一些的“前辈”。在足球之夜的视频采访中,张斌头发似乎已略带花白。虽然阅人无数,但我并不觉得张斌找到了答案。中国足球这趟列车几度鸟枪换炮,从火车升级成高铁,李铁拿到国家队主教练这张票,并非是张斌所说的每一点都与众不同。

李铁只有一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他认准了教练这个行当。中国足球不缺老板,老板可以动员。中国足球不缺钱,钱可以举债。中国足球缺教练。这种缺是隐性的,因为在人傻钱多的时代,没人觉得本土教练会有多少机会。所以所谓“大哥”“前辈”大多数人都在混。有做综艺的,有做解说的,有做行政的,也都混得风生水起。但当机会来临,他们都来不及补课。

李铁一直在“补课”。从沈阳到广州,从辽足到恒大。从恒大里皮团队做助手,再去华夏幸福做主教练。在国家队教练团队做跟班,然后去操盘武汉卓尔。李铁吃中国足球这碗饭的招数与心法就是心无旁骛。李铁的故事并不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哲言的注脚,而是一次天时、地利与人和。中国足球变动不居的运行轨迹,恰巧暗合了李铁的人生轨迹。

有媒体人说李铁能当选国家队主教练,是因为演说风格比较激进,恩师朱广沪说李铁当选是全票通过。这些各执一词的口水仗,没有多大意思。人们在时代风向中的表现更有意思。张斌评价李铁这批人踢过世界杯、留过洋,资历独特。有人从行政转型做教练,有人时隔多年又回来考教练证,有人去中甲执教镀金,有人给领导表态。他们补票上车,尚需等车到站。

李铁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成功”的人。这话听起来很狂妄。中国队这水平,中超这资历,怎么谈得上“成功”?李铁在国家队位置上遭遇了“滑铁卢”,他及时止损,主动辞职。人们会觉得这样的结局,恰恰印证了他的狂妄。但我更愿意从生活的角度体会一个人的故事:生活的列车每一站都放下许多人,但生活有很多个回合。一道出发的朋友,山前曾相见,山后再相逢。这就是成功。

0 阅读:21

有马体育

简介:有马体育,以有趣对抗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