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古代科技智慧,治水文化研修

是磊静鸭 2025-02-22 15:13:22

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古代科技智慧,治水文化研修

在四川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可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无坝引水工程,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啦。这个水利工程所处的四川,地形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为主。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我去都江堰游玩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痛点。就像人们都知道北京故宫很大很壮观,可是进去之后往往不知道先看哪里最好,都江堰也是这样。很多人到了都江堰景区,只知道灌口这个地方,因为这里人最多,最热闹。但其实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他部分也很有看头。比如说飞沙堰这个地方,很多人匆匆路过,都没好好了解它的重要性。

有一对夫妻朋友,他们也去过都江堰。回来跟我说的时候就说,其实去之前如果没有做足功课,很容易错过很多精彩的点。他们就只是在鱼嘴看了一下分水的情况,然后就跟着人群走,到了飞沙堰和宝瓶口也只是简单看了看。其实都江堰整个水利工程的各个部分是相互配合、功能完整的整体。

和都江堰相比,福建的木兰陂也是个水利工程,但它就很冷门。木兰陂是宋代的水利工程,在莆田南北洋平原上。它的水利设施构造和都江堰有很大的不同。都江堰是在山区和平原交界处巧妙地利用地势和江水进行分流,而木兰陂主要是通过在莆田江上筑陂来拦水灌溉和平原的水利调节。

还有安徽的安丰塘,也叫芍陂,那是春秋时期的水利工程。它和都江堰比起来,年代更加久远。安丰塘在寿县的南面,是一个大型的蓄水灌溉工程。和都江堰的分水功能不一样,它是主要用来储存水源,然后在干旱的时候用来灌溉周边的大片土地。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是一位大学生,参加学校的研学旅行去了都江堰。他说在去之前,他还以为都江堰就是一个古老的遗迹,没什么特别的。可是当他到了那里之后才发现,这个水利工程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在都江堰景区,他看到了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这就很神奇。在枯水期的时候,内江进水六成,外江进水四成,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到了洪水期的时候,又变成了内江进水四成,外江进水六成,这样就避免了成都平原被洪水淹没。

还有一个从北方来的游客,他说南北的环境差异在都江堰也有体现。北方干冷,人们在旅行时往往更注重保暖和干燥的环境适应。而在都江堰,那是南方湿热的气候,他就得时刻注意别被蚊虫叮咬,同时也感叹都江堰在湿热气候下这么多年来水利工程依然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真的很了不起。

在景区里,还有很多游客和我一样对那些古老的治水理念充满好奇。有个老者就在跟我讲他的理解,他说都江堰的成功就在于顺应自然。就像古人说的“治水之道,在于因势利导”。鱼嘴顺着江水的走势分流,飞沙堰根据水流的速度和泥沙的比重来排沙,宝瓶口则严格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

我还看到一群大学生在景区里做课题研究,他们仔细测量各个地方的数据,还在和景区的工作人员讨论古代工程技术。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都江堰水利工程对于现代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座水利工程的活化石,为现代水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着无尽的思路。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传承。从古代的治水英雄李冰父子,到现在依然保护和使用着这个水利工程的人们,这种治水文化一直在延续。这种文化在当地的民俗中也有体现,比如每年的放水节,这是为了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而举办的节日。到时候整个成都平原都会热闹起来,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来感恩古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馈赠。

而且都江堰水利工程周围的景色也很美。青山绿水环绕着整个水利工程,江水奔腾不息。走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看到古人在这里辛苦劳作修建水利工程的身影。这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奇迹。

如果只有一天时间游玩的话,那可以先去鱼嘴,感受一下分水的神奇,再看飞沙堰,最后到宝瓶口。但如果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更深入地去探究这个水利工程的各个角落,还可以去周边一些小村落,了解一下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这趟都江堰之旅,让我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元且蕴含无限智慧的存在。可我在想,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像都江堰这样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和伟大科技智慧的古代水利工程,在现代旅游开发和现代水利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双重节奏下,到底该怎样在保持自身底蕴的同时又能让更多人来深度感受它的价值,尤其是让那些来自远方,对它不太了解的人们也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了解呢?

0 阅读:3
是磊静鸭

是磊静鸭

欢迎关注!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