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我的心灵归处

放弃惯性思维叭 2025-02-20 06:38:30

在祖国北疆,有一片让我魂牵梦萦的土地,那便是乌兰察布。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清风,都承载着无尽的魅力与深情,让我深深眷恋,满心热爱。

乌兰察布的自然风光,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辉腾锡勒草原广袤无垠,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洁白的羊群像云朵般在草原上飘荡,远处的风车错落有致,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每当我置身其中,感受着微风拂面,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苏木山森林公园则是另一番景致,这里森林茂密,树木郁郁葱葱,漫步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鸟儿的欢唱,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还有那雄伟壮观的火山岩地貌,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当然,也不能不提凉城的马刨温泉。传说清康熙皇帝巡边时坐骑在此刨泉解渴,因而得名。它形成于万年前乌兰察布火山群喷发后,与岱海湖同期伴生,出水温度达70℃,日涌水量2880立方米,四季常温,有“塞外神泉”的美誉 。这里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不仅能让人放松身心,还对一些疾病有辅助疗效。每至冬日,室外冰天雪地,我泡在温暖的泉水中,感受着热气氤氲,雪花飘落,那种“人在泉中泡,雪花身边绕”的特殊浪漫,让我沉醉不已。

“商都”系满语,意为“水漩”。这里的水漩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内绿树成荫,湖水清澈,人工湖、景观游廊、花架、凉亭等一应俱全。夏日,园内绿柳垂丝,百花织锦,湖光绿水、亭台楼阁相互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历史上,商都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张家口到库伦的商路在此设有驿站,见证了往昔商贸的繁荣,出土的大量钱币就是那段辉煌过往的有力见证。

霸王河,同样是乌兰察布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集宁区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卓资山境内,全长93公里,呈工字型,自西向南穿集宁城而过 。关于它的名字由来,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河床原本是一片松林,松林深处有个泉眼,常有仙女前来洗浴,久而久之流淌成河。这里水草丰美,人畜兴旺,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可不知何时,天上落下一条孽龙,它偷看仙女洗浴被撵出天庭,到凡间后变本加厉,见女人就追逐,每次都引发洪水泛滥,两岸居民苦不堪言。为了铲除孽龙,人们四处求神告庙。一天,一位老汉上山告庙时,看见一少年在山门前三拳两脚打死一只猛虎。少年二话不说,跟着老汉来到河边,瞅准时机,乘风破浪擒拿住孽龙。当被问及身份时,少年答曰:“我乃人称三害之一的小霸王周处是也。”从此,人们为纪念他,便称此河为霸王河。

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样深厚。从战国时期成为赵国和匈奴的领地,到清朝康熙年间置乌兰察布盟,再到如今的发展,乌兰察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这里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蒙古族、汉族等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民间流传着诸多与水有关的传说故事,比如辉腾锡勒大草原上的九十九泉,口口相传,在岁月长河中沉淀,成为当地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乌兰察布人的心灵。

生活在乌兰察布,最让我感动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在这里,邻里之间互帮互助,陌生人之间也充满着温暖与善意。记得有一次,我的车在半路抛锚,正当我焦急万分的时候,路过的一位大哥毫不犹豫地停下了车,主动帮忙检查故障,并联系了维修人员。他的热情和善良,让我在那个寒冷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而卡车司机刘俊平的故事,更是让我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情义与担当。刘俊平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贷款买卡车跑运输,却不幸在正月十四凌晨,于浙江龙游县等待返程配货时,猝死于驾驶室。得知他的遭遇后,中国龙爱心团队的卡友们自费往返4000公里,将他的骨灰和卡车护送回家。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希望能帮助他的家人渡过难关。这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让我深深感受到,在乌兰察布这片土地上,温暖与善良从未缺席。

然而,这些年我也见证了乌兰察布面临的一些挑战。曾经丰沛的水资源逐渐减少,河流悄然断流,干涸的河床如大地狰狞的伤疤,刺痛着我的心。作为一名关心家乡生态环境的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这片土地的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深知,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可能汇聚成守护乌兰察布的强大力量。

乌兰察布,这片给予我太多美好回忆和心灵滋养的土地,我愿用我的行动,为它的发展添砖加瓦,让它的明天更加美好。

0 阅读:3
放弃惯性思维叭

放弃惯性思维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