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菩提祖师高深莫测,仍要躲在方寸山,你看他的仇家是谁就懂了

金宝讲故事 2025-03-28 07:12:01

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启蒙老师,他的法术毋庸置疑,可以用“高深莫测”四个字来形容。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菩提祖师如此强大,为何要躲在人迹罕至的方寸山?

一、高深莫测的菩提祖师

在《西游记》的开篇,作者吴承恩详详细细地描写孙悟空如何悟出生死之道、如何扬帆出海、如何拜师学艺。

历经八九年的探寻,孙悟空如愿以偿地拜了方寸山的菩提祖师为师。

孙悟空乃天地所生的灵明石猴,他绝对不会看走眼。果然如孙悟空所预料的那般,菩提祖师是一个精通释儒道的大能者,他的一个道字门就拥有360个傍门。

尤其是在传授孙悟空飞行术的时候,菩提祖师更是展现了法术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可怕境界。

原来孙悟空是猴科,无法像正常人类那般跌足驾驭。因而孙悟空辛辛苦苦练了一天的飞行术,只能蹦蹦跳跳地“爬云”。

菩提祖师见状只是想了一会,便当场创出了一门适合猴子飞行的筋斗云。孙悟空苦练之下,一个筋斗能飞十万八千里,为他日后大闹天宫、西天取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悟空仅仅在方寸山待了10年,也仅仅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会了长生术、变化术和飞行术3门法术,就能上天入地,甚至挥舞金箍棒仅凭一人之力打进了玉帝的通明殿,逼得西天灵山的如来佛祖亲临战场,还借助五行山和六字真言符咒相辅相成,这才彻底降服了孙悟空。

倘若换了菩提祖师打上天庭,就算是如来使出全力也无法抵挡。届时菩提祖师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径直杀入灵霄宝殿。

说来奇怪,菩提祖师这么一位高深莫测的圣者,为何会躲在方寸山,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隐者?

二、躲在方寸山

实际上,菩提祖师的方寸山坐落于西牛贺洲,和如来的灵山同属一个部洲。

当孙悟空拜在祖师门下的时候,原著里写道,还有三十四人跟着祖师修行。也就是说,和孙悟空一块修行的弟子有三四十人。

对于菩提祖师这样的高手,三四十个弟子并不算多。而且孙悟空当年要不是得到了樵夫的指引,他哪能轻易地找到菩提祖师的斜月三星洞?

如此看来,菩提祖师的确不愿崭露头角,否则以他超凡入圣的神通,必然会引来诸多慕名者的围堵。

值得一提的是,菩提祖师还不愿孙悟空下山之后提及他的信息。

书中是这么写的,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说道:“你这去,定生不良,但无论你如何闯祸,都不许说出我的名讳,否则将你这猢狲剥皮锉骨,神魂贬入九幽之地,让你万劫不得翻。”

由此可见,菩提祖师神通广大,但在三界并不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他担心孙悟空下山之后口无遮拦,对外人说起了方寸山的坐标,引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打扰了菩提祖师的清修。

其次,当孙悟空卖弄神通、变成松树,惹得师兄们拍手大叫之际,原文说是“惊动了祖师”。

原著写道,大众见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不觉的嚷闹,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

以菩提祖师那一身超凡入圣的修为,又何惧他人的喧闹?又何必“急拽杖出门”?

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菩提祖师早在数千年前曾和一些高手爆发过激烈的冲突,这才杯弓蛇影、未雨绸缪?

那让菩提祖师至今仍耿耿于怀的仇家又会是谁?

三、菩提祖师的仇家

前面提及,菩提祖师的一个道字门就有360个变化,而道法的创始人却是太上老君。

而且太上老君在吴承恩的设定之下还有化胡为佛的壮举,因此太上老君使出全力,完全可以和菩提祖师斗个昏天暗地。

当然,论起单打独斗,菩提祖师谁也不怕,可大家别忘了太上老君只是三清之一,在他上面还有灵宝天尊和元始天尊。

可以预见的是,在数千年前,菩提祖师因为一些人、一些事与三清大打出手,终究因为寡不敌众败下阵来,将天庭让给了三清。

历经这次风波变故,菩提祖师顿时厌倦了三界的打打杀杀,这才隐居方寸山,做了一个闲云野鹤的隐者。

饶是如此,菩提祖师仍十分警戒,这就能解释,当孙悟空和师兄们在洞门口喧哗之时,菩提祖师为何大惊失色,还急拽杖奔出。

只因三清便是菩提祖师的仇家,祖师担心仇家登门挑衅,这才严阵以待。最后菩提祖师发现虽是虚惊一场,但怒气难消,于是拉下脸来,不管孙悟空如何苦苦哀求,还是将孙悟空赶出了方寸山。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呢?

0 阅读:69
金宝讲故事

金宝讲故事

道西游、讲故事,阐述不一样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