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为解决这个问题,从万历年间开始,朝廷不断增加赋税,先后有“辽饷”、“剿饷”、“练饷”,给百姓们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清朝入关之初,为赢得民心,一度宣布废除“三饷”。可是,没过几年,又将“辽饷”加入赋税之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废除三饷
入关之初,对于清朝的统治者而言,赋税征收是一个全新课题,他们对此没有什么经验,因此只能依赖前明官员或者汉人官员。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刚入主北京没几天的多尔衮就接到了御史方溶、给事中刘昌、巡抚方大猷等人的奏章,他们纷纷主张“定经赋”、“议国用”。于是,摄政王多尔衮让官员们对此进行讨论。
有些前明官员提出,以明朝末年包括“三饷”在内的赋税征收额度作为标准。这样一来,就与明朝末年没有什么区别了。对此,范文程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对多尔衮说道:“明之亡,由于酷苛小民,激成流寇之变,岂可复蹈其所为!”多尔衮最终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于同年的七月初八下旨,“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练饷、剿饷及召买米豆,尽行蠲免”。
二、暗加辽饷
赋税的征收极其复杂,不是一道旨意就能解决的,具体的征收需要以赋税册籍作为依据。于是在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多尔衮让户部办理赋役全书的工作,并特意让范文程前去监督、指导。可是在编纂赋役全书的时候,“指导思想”出现了一些问题,“天下田赋,悉照万历年间则例征收,除天启、崇祯时加派”。
有人可能会说没问题啊,不是免去了天启、崇祯时的加派了吗?“剿饷”是在崇祯十年(1637年)征收的,“练饷”是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征收的,而“辽饷”是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征收的。换言之,清朝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实际上只废除了“剿饷”、“练饷”,并没有免去“辽饷”,将其作为“地亩九厘银”加入田赋之中。
三、财政困难
那么,清朝为何出尔反尔,搞这么一场文字游戏呢?其实,这与当时的财政困难有着巨大的关系。入关之初,清朝的统治者为收揽人心,宣布废除“三饷”。可是随着战争的推进,庞大的军费开支,让清朝官方出现了严重财政困难。以顺治九年(1652年)为例,户部向朝廷奏报,“钱粮每岁入数一千四百八十五万九千余两,出数一千五百七十三万四千余两”。
在这些开支里面,“各省兵饷一年该银一千三百余万两,各项经费不过二百余万”。庞大的军费是让清朝在赋税上出尔反尔的主要因素。直到康熙年间,财政状况才得到好转,虽然没有免去“地亩九厘银”,但康熙帝统治期间,蠲免的钱粮达到了1.5亿两。
参考资料:1.《清实录》;2.《清史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