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0座汉墓,徐州的地下可能比地上还热闹

远行客的探险之旅 2025-01-24 11:04:34

如果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那么两汉就应该看徐州了。

汉高祖崛起于丰沛,给这里带来了无比灿烂的两汉文化,两千年沧海桑田,地上物是人非,地下倒是十分热闹。

秦朝末年,基层公务员刘邦在诸多起义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建立大汉帝国。

公元前201年,他封弟弟刘交为楚王,将这片战略要地交给他管理,自此产生了13位楚王(加上东汉一位)。

东汉时,楚国改封为彭城国,下邳国,故又出现了5代彭城王,4代下邳王。

所以两汉四百年,徐州境内先后有22位诸侯王,加之几百年间产生的藩王世系,官僚贵族,徐州地区的汉墓不计其数。

自50年代以来,已有近3000座汉墓被发现,其中有8处20座楚王(后)汉墓,除了龟山汉墓,狮子山楚王陵等几位有名选手,其他大多还没有发掘。

01

“秘密很多的龟山汉墓”

这应该是徐州诸多汉墓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了,也是唯一确定了主人的汉墓。

1981年2月,当地群众开山采石时发现了它,当时还不知道墓主人是哪位,4年后文物普查发现了一枚“龟钮铜印”,印章上的篆体“刘注”二字显露了身份。

刘注是西汉第六代楚王,不知道什么时候生的,只知道公元前117年死的,他的曾祖父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徐州第一代楚王。

龟山汉墓其实是刘注和他老婆的合葬墓。

一座山开凿了两个墓穴,南边睡的是刘注,北边躺的是他老婆,并列相通,小两口十分温馨。[呲牙]

这是间700多个平方的大平层,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基本上是把龟山的身子给掏空了。

面积大还精装,有主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等15间大小配套,井然有序,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物业。

龟山汉墓在江湖中有个诨名,叫“东方金字塔”。

原因是他秘密很多,比如沿中线开凿的两条墓道1/10000的精度怎么弄的,26块6-7吨重的塞石是怎么严丝合缝的怼进墓道里的,“楚王迎宾”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思考]

虽然我与刘注先生素未谋面,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个“可爱”的人,从何而知呢,你看他刻在塞石上的说明就知道了。

铭文10行49字,内容如下:

“楚古(故)尸(夷)王通于天述,葬棺郭(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如目此也仁者悲之”。

其实翻译过来就是,我穷,墓里没钱,请放过我。[流泪]

很难想象当土夫子看到这条堪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消息时,他们的笑容得有多灿烂,他们手里的铲子挥舞的得有多卖力。

所以等到1981年和1992年发掘时,墓里的东西基本上都被搬空了,只下一些玉器、鎏金铜熏,鎏金车饰、陶俑及麟趾金等现在序厅内展示。

02

“找了十年的狮子山楚王陵”

徐州东郊4公里处,有一座海拔61米的山峰,由于状若雄狮,当地人称之为狮子山。

其实在楚王陵被找到之前,先是1984年12月,当地人在山脚下挖地窖时挖出了四千余件兵马俑,当时有经验的专家断定,这应该只是个陪葬坑,“主角”应该就在附近不远。

寒来暑往,洛阳铲都不知道挖断了多少,最终在1991年于一户人家中发现了主墓。

在动迁了周边130多户居民之后,1994年正式发掘,紧接着1995年便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龟山汉墓因为是发现了“印章”才确定了墓主人身份,而这里的主人是谁却有争议,范围主要集中前三代楚王中,也就是刘交,刘郢客,刘戊他们祖孙三代。

网上大多数资料都偏向于刘戊,刘戊是第三代楚王,他在位时勾结吴王刘濞起兵造反,所谓“七国之乱”,最后兵败自杀。

和龟山汉墓不一样,这里是从山顶开天井往下开凿,大概是凿了17米,然后凿出12间洞室,总面积有850多个平方,几乎掏空了一座山。

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这巨大的天井,相当于给盗墓贼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一口盗洞直达主墓室门口,方便的不行。[捂脸]

他们通过盗洞直接爬进了主墓,打开了楚王的棺椁,尸骨被拉了出来踢的四分五裂,原本穿戴在楚王身上的金缕玉衣被抽光了金线,只剩下几千枚玉片散落一地。

后来徐州博物馆花费两年多时间将其修复完成,现在是馆里的镇馆之宝。

它有很多个“国内第一”,什么玉质最好,玉片最多,工艺最精啦,其实咱们也看不出来,厉害就完事了。

除了楚王穿的玉衣,他躺的棺材也是妥妥的宝贝。

尤其是那件镶玉漆棺,内为木质,外面则镶嵌了2095枚新疆和田碧玉,现在也成了徐州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主墓室虽然被盗,但这伙土夫子情急还是漏了三间耳室。

考古人员从其中发掘出了2000余件文物,包括金器、银器、铜器、铁器、漆器、陶器、骨器等等。

徐州博物馆镇馆之宝,S形玉龙佩也是搁这发现的

楚王陵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围绕着它还有楚王后陵,汉画像石长廊,汉兵马俑博物馆以及水下兵马俑博物馆等等。

徐州的这堆汉兵马俑是国内发现的第三处,前两处分别为大名鼎鼎的秦兵马俑以及小众一些的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

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

03

”北洞山地下复式别墅“

北洞山楚王陵2024年刚开放,知道的人不多而且免费开放。

相较于龟山,狮子山,北洞山这座楚王陵距离市区比较远,是在铜山区茅村镇的一个村子上,旁边就是京杭大运河。

因在村子里,交通不是很方便,打车/自驾直接导航北洞山西汉楚王陵就好了,公交的话可以坐12路/88路至铜山焦化厂然后步行前往。

相较于前面两座楚王陵,北洞山这位楚王的豪宅结构比较特殊。[思考]

人家都是大平层,他直接搞了个复式结构,下面是凿空的石室,上面用夯土弄了很多屋子,是完全仿造主人生前的居住条件。

对比狮子山楚王陵的“烂尾工程”,这里妥妥是精装修了,比如主室墙面先用石粉涂平,漆后再涂朱砂,防腐防潮很安心。

另外这复式大别墅里有储藏室,更衣室,浴间,厨房,井,灶,厕所,甚至还有唱K喝酒的地方。

两千年前富人贵族的生活水平依旧不是现在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所能想象的。[跪了]

汉墓十室九空,这座也不例外。

但在土夫子“零元购”之后依旧还是遗留下来不少诸如金带钩,铜编钟,门锁铺首,弩机箭头之类的小物件儿。

最关键的是几十片散落各处的金缕玉衣的玉片,这便是墓主人楚王身份的铁证了,只可惜很不完整,没法复原了。

此外最亮眼的就剩下200多件彩色陶俑了。

他们就在露天甬道两侧的7个壁龛中待了2000多年,或持笏或持兵或背箭箙,装饰各异神态逼真,据说是咱们国内目前发现色彩保存最完整的汉代陶俑。

对了,这附近还有一座桓魋(tuí)石室墓,不过现在也有人说是北洞山楚王的王后墓。

桓魋是春秋宋国的司马,他的弟弟子牛是孔子的弟子,这墓荒废多年,外面乱草从生,墓道两壁上有不少游人题记,苏轼当年做徐州知府时也来过这儿,发过朋友圈《桓魋墓诗》。

04

“不是楚王,富丽堂皇”

最后就是离徐州市区距离更远的白集汉墓和茅村汉墓了,尤其是白集感觉都偏到山东去了。

虽然是免费景点,但交通极其不方便(最好是自驾或者打车),如果是赶时间的外地游客或是对汉墓没有那么感兴趣的话,建议舍弃吧。

倘若是不赶时间,倒也值得一去,因为和上面所说的几个汉墓都不一样,白集/茅村汉墓的主人都不是楚王,所以墓的规格不大,加之早年被盗,其实并没有出土什么有价值的文物。

我说值得是因为,它们哥俩和上面几个不一样,有特色。[思考]

虽然房间不大,但是主人螺蛳壳里做道场,以石为纸,以刀代笔,整出了汉墓最具特色的“画像石”。

尤其是白集汉墓,据说它是徐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极为珍稀的东汉祠画像石墓,那是1800多年前由一群不知名的民间手工匠人为我们提供的视觉盛宴。

平地起坟,上有封土堆,整体结构由祠堂和墓室两部分组成。

根据墓室的规格大小可以判断出是夫妻合葬墓,至于是谁,不知道,因为墓里的东西都被盗空了,没有能反映身份的物件儿,不过肯定是大户人家。

就在前中后室以及祠堂里刻了图画,内容杂而繁多,包含日常生活,怪力乱神,历史故事等等等,看的咱们眼花缭乱。

再就是茅村汉墓了,它与北洞山汉墓同在铜山区,相距不远,但离白集汉墓大概十公里。

它于1952年初,当地村民取石修桥时首次发现,但专家进去之后没有任何陪葬品,只有宋代的几个破碗片,证明在宋代就被盗了。

不同于凿山成陵的楚王大手笔,它是平地挖坑内砌石室,最后再封土深葬的石室墓,七八个小房间,有70个平方,屋内都是精雕细琢的画像石。

主人是谁不知道,达官贵人跑不了。

1980年考古人员在清理墓室的时候,在墓室北壁上发现了“熹平四年四月十三日乙酉”的字样。

“熹平”是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年号,熹平四年也就公元175年,1850年前这里还叫彭城国,根据墓的形制应该是当时的高级干部。

—————

徐州汉墓实在太多太多,没法一下子全部唠完。

比如紧挨着徐州市博的“土山汉墓”,历史上都以为它是项羽亚夫范增之墓。[思考]

近代通过考古才证实是东汉某代彭城王和王后的墓葬,从里面发掘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包括银缕玉衣,铜雁足灯等等,前几年还是能进去看的,现在闭馆了。

徐州幼师学校里的东洞山楚王墓,大龙湖水库旁的南洞山楚王墓。

后者是露天墓道,早年就被盗掘的精光,但是墓室保存的挺好,不过现在塞石已经被重新塞回去了,只能在外面看看。

0 阅读:411

评论列表

pn314

pn314

1
2025-01-31 03:19

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外公辗转十几个省,最终魂归故里,可能就是因为他姓刘吧。

远行客的探险之旅

远行客的探险之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