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新闻摘要,中国首款高压碳化硅功率器件研制成功!

嵚崎的古道 2025-01-29 22:34:49

一、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84.2%。

二、海南文昌开建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占地约 2000 亩,将提升发射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海南文昌开建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意义非凡。这2000亩的项目提升发射能力是关键,能满足商业发射需求。同时,带动“航天+”产业链发展,有助于航天领域商业价值的挖掘,吸引人才汇聚,推动航天技术创新,是我国航天商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三、新疆出让矿业权558个,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新疆完成“圈而不探”探矿权专项整治,大幅压减审批时限,矿产资源开发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新疆已累计发现矿产153种,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03种,其中10种矿产资源量居全国首位。

四、杭州颁发首张“聚英卡”,提升外国专家在华工作生活便利度,集成外国人工作许可与社保服务,实现“一卡通”。此举大幅提升在华外国人的生活便利度,减少办证时间成本,涵盖金融、医疗、交通、文化等领域多项服务,助力杭州吸引全球英才,促进城市创新活力。

五、各地交通部门用“黑科技”服务保障。宁波有“智能潮汐机器人”缓解拥堵,高速用大数据等技术监测调度,还应用移动充电机器人等。黑龙江用无人机保畅,四川等省用平台监控充电桩。这些“黑科技”提升春运服务水平,让出行更便捷。

六、工信部首批准5G毫米波频段,中国联通助力亚冬会实现万兆网络体验 工信部首次批复中国联通在亚冬会期间使用26GHz频段5G毫米波,实现万兆网络速率,支持8K转播及低空安防。这不仅提升了赛事通信与观赛体验,还推动了毫米波技术的发展,为未来通信技术提供重要参考,助力智能生活。

七、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等团队合作研制出中国首款高压抗辐射碳化硅功率器件及其电源系统,天舟八号验证成功,有望提升航天电源功率。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刘新宇、汤益丹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刘彦民团队等开展合作,共同研制出首款国产高压抗辐射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及其电源系统,已成功通过太空第一阶段验证并实现其在电源系统中的在轨应用。

八、再添加一名“观天”利器 大型超高能伽马源立体跟踪装置(LACT)是探索宇宙线起源的重要利器。2025年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四川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牵头的LACT项目正式启动。它由32台6米口径的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组成,布局在海拔4410米的“拉索”阵列内,采用空间立体跟踪观测技术,可实现优于0.06°的高角分辨率。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将与“拉索”优势互补,提升我国在宇宙线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九、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基础开始打桩,标志着项目进入桩基工程施工阶段。阳江海事部门通过智慧监管系统保障施工水域通航安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000MW,拟布置51台14MW和22台13.6MW风电机组。

十、西十高铁南秦河特大桥合龙,这座桥是重难点工程。西十高铁开通后,西安到十堰1小时内、到武汉2.5小时左右可到达。西十高铁南秦河特大桥的合龙是重大进展。此桥施工难度大,合龙意味着攻克关键难题。高铁开通后,西安与十堰、武汉间的快速通达将实现,这不仅方便民众出行,更能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互动,对沿线城市的交流合作有着深远意义。

蛇年到,福运绕,愿你新年新气象,生活美满又安康,事业顺遂步步高,家庭幸福乐融融,岁岁年年好运来!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