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比接受快乐,心开意解的故事, 熬汤的寓意

依山傍水 2021-05-01 08:55:16

给予比接受快乐

一天,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了一双旧鞋子,估计这双鞋是在附近田间劳作的一个穷人的。学生对教授说:“让我们给那人来个恶作剧吧——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到树丛后面,这样就可以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时的困惑表情。”

教授说:“我们绝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那个穷人的痛苦之上。但是你可以通过那个穷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你在每只鞋子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躲起来观察他发现这件事后的反应。”

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俩都躲进了旁边的树丛。

那个穷人干完了活儿,回到了他放衣服和鞋子的小道上。他一边穿衣服,一边把脚伸进了一只鞋里,但感到鞋里有个硬邦邦的东西,他弯下腰去摸了一下,竟然发现了一枚硬币。他的脸上充满着惊讶和疑惑的表情,他捧着硬币,翻来覆去地看,随后又望了望四周,没有发现任何人。于是他把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继续去穿另一只鞋,他又一次惊喜地发现了另一枚硬币。他激动地仰望着天空,大声地表达了炽热的感激之情,他的话语中谈及了生病和无助的妻子、没有面包吃的孩子,感谢那来自未知处的及时救助,这救助将他们一家人从死亡中拯救了出来。

站在树丛后的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泪花,这时,教授说:“你是不是觉得这比恶作剧更有趣呢?”年轻人说:“我感觉到了以前我从不曾懂得的一句话——给予比接受更快乐。谢谢您!”

心开意解的故事

在佛门里,经常以「心开意解」来形容闻法后豁然开通的心境。

有一天,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法。佛陀说:「宇宙星辰所以不能光明照耀,主要是因为被虚空中的浮云、风尘、烟雾等障碍物所遮盖,正如同一个人所以不能心开意解,是由于被内心的欲望、瞋恨、愚痴及外在的名闻利养等迷惑,障碍了我们的心智,而无法解脱自在。所以比丘们,你们应该去除内心的贪瞋痴等烦恼,心意才能开通明朗。」

佛陀简短的一番开示,听在久经佛法熏习的比丘们心中,有如醍醐灌顶,个个心开意解,生大欢喜!

千年暗室,打开一线门缝,阳光才能照映进来,慧日可以照破亘古的黑暗;闭塞的心门,要用智慧的佛光来普照,才能袪除无始以来的无明。打开心门,迎接阳光,人生自然快乐解脱!

熬汤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笨人,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动脑筋、不加思索,常常做出一些糊涂事来惹人家笑话。

有一次,他在家里熬一锅菜汤。熬得差不多了,他想试试咸淡合不合适,就用一把木勺舀了一勺汤出来尝。这人喝了一点汤,咂了咂嘴巴,觉得似乎淡了一些,就随手把装着剩汤的木勺放到一边,抓了一把盐撒到锅里。这时,锅里的汤已经加上盐了,而木勺里的汤还是原来的汤,他也不重新舀上一勺,又拿起原来的那勺汤来尝。尝过以后,他奇怪地摸了摸脑袋,又皱了皱眉头,自言自语地说:“咦,明明加过盐了,这锅汤为什么还是这么淡呢?”

于是这个人就又抓了一把盐放进锅里,但他还是没有觉察到自己究竟在哪里出了差错,仍旧还是去尝勺里的汤。勺里的汤自然还是淡的,他就又以为锅里的汤盐还是不够,于是又往锅里拼命加盐。

就这样,木勺里的汤始终没有更换过,他也重复着尝一口汤、往锅里加一把盐的过程,也不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满罐盐经他这么一折腾,已经见了底了,可他还挠着头皮,百思不得其解地想:今天真是活见鬼了,为什么盐都快要加完了,锅里的汤却还是咸不起来呢?

这个笨人实在是办了一件傻事,通过没有加盐的汤来评定加过盐的汤。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若总是通过相对僵化的局部来判断全局的情况,又和这个笨人的错误有什么两样呢?

1 阅读:15
依山傍水

依山傍水

得知珍惜 失之坦然 知命乐天 做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