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 “硬联通” 的背景下,河源正以 “融湾”“融深” 为战略支点,加快推进相关铁路的规划建设交通网络。从目前来看,相关高铁规划中,与河源市扯得上关系的共有赣广高铁、广河高铁、厦昆高铁及龙川至汕尾高铁等4条高铁,从建设时序及项目最新进展来看,广河高铁或有望在近期内开工。下面就重点为大家介绍这4条高铁的情况。
一、赣广高铁
规划情况:赣广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广东、江西两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线路初步规划全长约312.8公里,起于赣州西站,经信丰、龙南、全南进入广东连平、新丰,终至广州北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河源境内约80公里,途经连平县北部,拟设连平北站。

赣广高铁
2024年《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提出构筑“十向四联一环两纵三横”,其中“四联”中的京深港通道联络线由广州经韶关至赣州衔接京深港通道,赣广高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由于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的建成通车,可实现赣州至广州的高铁便捷通达,按政策规定近期难以规划建设赣州至广州的高铁线路。不过地方还在争取纳入国家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广东省已开展前期方案研究。
未来该高铁若可以建设,则可以快速对接广州都市圈打通赣州至广州的快速通道,缩短河源北部与珠三角时空距离。

广河高铁
二、广河高铁
广河高铁是长三角联通粤港澳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广州北站,经惠州龙门,终至河源东站,全长18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广州 “轨道上的大湾区” 核心工程。其中河源境内约30 公里,设河源东站(与赣深高铁共站),未来可形成“龙岩—梅州—河源—广州”的快速通道。该段线路与东江航道平行,规划建设 “空铁水” 多式联运枢纽,实现高铁、机场、港口无缝衔接。
2023年12月,白云机场T3至江村西段开工,预计2028年建成。而目前正在推进主线段(广州北至河源东)的前期工作,有望“十五五”期间开工。
该项目建设后,将加速河源融入广州1小时经济圈,促进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资源外输,巩固其作为湾区“后花园”的区位优势。

韶关至龙川高铁区位图
三、厦昆高铁
厦昆高铁(昆明—厦门)是国家“八纵八横”区域连接线,广东段途经韶关、河源、梅州,被列为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关键项。项目全长约195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广东段约600公里,由梅漳、梅龙、韶龙等多条线路组成。河源段经龙川西站接入,成为粤东与西南的转换枢纽。
其中韶关至龙川段(韶龙高铁)全长208.2公里,拟设连平、东源等站,目前正争取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目前韶龙段处于规划研究阶段,广东省安排前期经费支持项目可行性研究。2025年3月,河源市将厦昆高铁列入 “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启动线路走向深化研究;广东段计划2026年完成预可研,2028年开工,2033年建成。该高铁若即案涉,可填补河源东西向高铁空白,促进西南资源与东南港口联动。

龙川至汕尾高铁
四、龙川至汕尾高铁
该线路是杭广高铁的延伸部分,拟连接龙川西站与汕尾港,被纳入河源“一轴一纵,七向放射”铁路网规划,旨在构建内陆与沿海的快速货运走廊。线路初定设计时速250公里(争取提升至350公里),全长约180公里,河源段经龙川、东源,设龙川西、紫金等站。
2024年12月,龙川县启动项目前期研究,目前项目处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不过该高铁若想开工,需协调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目前河源正联合梅州、汕尾推动前期工作。该高铁若能开工,可缩短河源至汕尾港的物流时间,促进矿产、农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