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参观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

关中拍客 2024-03-18 23:30:33

2023年10月27日,在榆林市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这里集中展示了黄河流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2023年10月5日上午,我来到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参观了正在试开放的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大厅,在迎面的墙壁上,用一个个圆点拼出毛泽东1947年10月17日在佳县面对黄河时讲到的话:“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1.大河汤汤睇四方

亿万年前,地球形成后,伴随着地质变迁,形成数量众多的河流。在中华大地上,历经板块构造运动,湖泊之间相互贯通,形成万里巨川黄河,孕育了“黄河象”为代表的一大批早期动物。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黄河之源的探索从未间断,经历早期的“河出昆仑”“导河积石”“黄河重源”等说法,到元代开始正式勘探,直到现今的科考探源,终于找到确切的答案。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腹地的约古宗列曲,在椭圆形的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似粒粒珍珠。根据流经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水文情况,黄河流域分为上、中、下游,黄河中游陕西段从榆林市府谷县入陕至渭南市潼关县出陕。

2.文明曙光耀九州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肥沃富饶的黄土地,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陇文化、河套文化、三晋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

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别距今6800至4800年和距今4500至4000年。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至夏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成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

相传,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洪水肆虐。大禹率领民众治水,与自然灾害斗争,对洪水进行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获得了胜利。

从夏代到北宋时期,国家大多都在黄河流域建立都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中心所在地。陕西是黄河流域的核心区域,诞生了周秦汉唐的辉煌历史,延续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脉。

隋唐时期,在黄河下游,修建大运河。大运河以长安(大兴)为起点,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同时,大运河提高黄河下游的排洪能力,减轻黄河沿岸人民遭受黄河泛滥之苦。

3.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九曲黄河,奔腾不息,跨越九省,延绵万里。黄河沿岸的千帆竞渡、古渡码头、商道交通、民族交往、文化交流,彰显着母亲河博大的胸襟,孕育着九省区多彩的文化。这里展示了一幅长达70米的《九曲黄河情》长卷,描绘了沿黄九省区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民俗文化等元素,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这里还可以看到一个羊皮筏,乃黄河上游的主要运输工具,古称“革船”。宰杀牛羊后,将内脏掏出,剥下完好的皮囊充入空气,把9到12个皮囊连在一起,便形成一整个坚固的皮筏。

4.黄河安澜海晏清

黄河安澜,海晏河清,乃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陕西省坚持不懈开展黄河治理。进入新时代以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陕北地区沟壑纵横,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制约着陕西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通过长期地水土保持治理,以及退耕还林和沙漠化治理,陕西省将绿色版图从南向北推进400公里。

5.昂米就在岸上住

在佳县本地方言中,“昂米”就是“我们”的意思,这里展示了黄河岸边佳县人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从汉惠帝置县至今,佳县已经存在2000多年,曾经被誉为“铁葭州”。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碰撞,黄河文化与黄土文化互融互通。

这里陈列着一件宋代白釉“黄河诗”瓷枕,在瓷枕的表面刻着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群领空山不断头,东南西北复还流。三穹穴聚鱼千尺,九曲能行万里舟。神後浪翻垂后土,庙前波汲壮浦州。川运世界难阑截,也备江湖大海收。”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