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中国的美教授潘维廉:中国远远领先,每次出国都感觉回到20年前

唯一的答案 2024-12-03 17:34:59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一看到这句话,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崇洋媚外的国人。

早些年,我国并没有如今这般强大,不少人选择到美国发展,毕竟以当时的情况看,美国经济发展简直比我们强太多。

而在现在,中国今非昔比却仍有些人认为我们比不上美西方。

“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更早来到中国。”这句感叹,并非出自政客之口,也非来自外交辞令,而是发自一位美国教授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

显然,这话就是对那些说中国不如美国的有力回击,在这位美教授眼中,中国是远远领先的,甚至表示每次从中国“出国”,都感觉回到20年前。

国外版“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上演在他的身上,那么这位名叫潘维廉的教授和我国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跨越文化的见证者

潘维廉,这个名字,在中国或许比在他故乡美国更响亮,他的人生轨迹,紧紧地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一段跨越文化、见证历史的独特故事。

他并非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而是亲历者、参与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从美国企业家到中国教育者,身份的转变,也映射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

三十多年来,他扎根厦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中国,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

1988年,潘维廉踏上了厦门的土地,初来乍到,迎接他的并非想象中的东方神秘,而是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彼时的厦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也十分不便,即使是校内条件最好的住房,也仅是两间以走廊相连的房间,与他在美国舒适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落差,对于任何一个外国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但潘维廉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对中国产生了更强烈的好奇心。

他敏锐地观察到,即便物质条件有限,中国人民的内心却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种乐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让他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

于是他开始用书信的方式,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真实感受,传递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和朋友。

在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他的信件成为了连接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每月都有数千人阅读他的信,其中不乏对中国充满好奇的美国民众,甚至还有小孩子专门写信询问中国孩子的生活。

这让他意识到,打破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是多么重要。

与此同时,他也面临着来自美国亲友的质疑,在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偏见和误解之中。

他们无法理解潘维廉为何要放弃在美国的成功事业,带着家人来到一个“落后”的国家。

但他并没有理会这些质疑,因为他坚信,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才是他选择留下的真正原因。

他相信,中国不仅会赶上世界,甚至会在很多方面超越世界,这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他对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刻认识。

中国的快速发展

“每次回到美国,都像回到了20年前。”潘维廉的这句话,并非夸张,而是潘维廉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受。

这三十多年的世时间里,他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领域,中国的成就让他感到震撼。

1994年,为深入探寻中国,他把一辆高顶面包车改造成房车,踏上首次环中国之旅。

三个月的行程,四万公里的路程,他穿越了中国的许多偏远地区,亲眼目睹了中国基层百姓的生活现状。

那时的中国,高速公路还很少,乡村道路大多泥泞不堪,交通十分不便,为了到达一些偏远村庄,他不得不长时间驾驶在颠簸的道路上,甚至有时需要步行。

在旅途中,他与无数普通百姓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发现,即使在最贫困的地区,人们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政府的政策充满信心。

一句“要想富,先修路”的朴素话语,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也让他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年,他再次踏上了环中国之旅,这一次,他只用了32天就完成了2万公里的行程。

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即使是偏远地区,也通了水泥路。

交通的便利,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他在旅途中看到,许多曾经贫困的地区,如今已经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从泥泞小路到高速公路,从落后村庄到现代化城镇,两次环中国之旅,如同一部浓缩的中国发展史,展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间取得的巨大成就。

潘维廉不仅见证了这些变化,更从中看到了中国政府的执行力和对民生的重视也正是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及高效的政策执行力,才使得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只是“看”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数十年里,潘维廉也把自己融入了中国,“福建第一个拿到中国永久居住权的美国人”仅一点便足以证明。

见证和融入中国社会

在厦门大学的三十多年里,潘维廉早已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外来者”,他不仅是管理学的教授,更是中国商业教育的推动者。

作为管理学领域的专家,潘维廉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同时也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

通过教学与研究,他为中国商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专业人才。

除了学术贡献,潘维廉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闽南文化和经济研究,他认为厦门和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对中美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向更多人介绍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尊重,为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而在社会进步上,潘维廉同样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

在新冠疫情期间,他积极参与中国的抗疫行动,并通过国际传播平台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展示中国人民在面对危机时的团结与坚韧。

通过长期的努力,潘维廉打破了文化与地域的界限,展现了一位学者如何用实际行动融入一个新的社会。

他的经历为跨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体现了真正的全球化精神。

结语

潘维廉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外国人融入中国社会的故事,更是一个跨越文化、见证历史的故事。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美国与中国间的关系各位都有了解,美西方国家不止一次的操作那莫须有的中国威胁论,但潘维廉相信,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一个机遇,而不是所谓威胁。

他的故事仍在继续,他的旅程仍在继续,他的努力仍在继续,他如同一个文化的摆渡人,在中西之间穿梭,传递着友谊与希望。

参考信源

北京日报2024-12-02 21:43:31——定居中国的美国教授潘维廉:中国远远领先,每次出国都感觉回到20年前

百度百科——潘维廉

0 阅读:0

唯一的答案

简介: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