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母上学”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自缢:没人甘愿被脐带拴一辈子

波义耳的笔记 2024-10-31 16:26:47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还两次考上过公务员,她的经历堪称教科书级别了。

就这样一个被很多人成为“别人家孩子”的女孩,却在30岁时用两条毛巾挂在一米的洗手台上,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等到大家看见她留下的遗书内容才明白,没想到“杀害”她的真凶竟是她的母亲...

杨元元出生在湖北省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在那个重男轻女观念还很严重的年代,杨元元的母亲独自抚养女儿,承受了不少压力和非议。

也许是因为这种压力,杨元元的母亲对女儿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她希望杨元元能够出人头地,改变家里的命运,而杨元元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从小就非常努力学习。

果然,杨元元的努力没有白费,高考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汉大学。

这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全村人都为她感到骄傲,觉得她终于熬出头了。

可就在杨元元准备报考心仪的法学专业时,她的母亲却强制她更改了志愿,选择了经济系。

母亲认为,学经济更容易找到好工作,赚大钱。尽管杨元元心里不愿意,但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安排。

进入大学后,杨元元面临的不仅是学业压力,还有巨大的经济压力。

家境贫寒的杨元元不得不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

她白天上课,晚上和周末就去做家教、发传单,甚至还当过服务员。

更让杨元元感到压力的是,母亲望瑞玲经常向她索要钱财,每次杨元元打工赚到一点钱,母亲就会以各种理由要走。

就在杨元元艰难地适应大学生活时,更大的打击来了。

她的母亲望瑞玲下岗了,竟然强行搬进了杨元元的宿舍。

学校考虑到特殊情况,给杨元元和她母亲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宿舍。

这本来是学校的好意,却无意中给杨元元带来了更多困扰。

即便如此,杨元元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努力学习,希望能通过优异的成绩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未来。

大学毕业后,杨元元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

可她的工资几乎全部上交给了母亲。杨母不仅不体谅女儿的辛苦,反而变本加厉地干涉杨元元的生活。

杨元元曾经两次报考公务员,都被母亲以各种理由阻挠。

一次是说考试地点太远,路费太贵;另一次则是说考公务员没用,还不如去做生意。

杨元元的梦想一次次被打碎,但她依然没有放弃。

2007年,杨元元考入了上海海事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她以为终于可以摆脱母亲的控制,开始新的生活,可望瑞玲却坚持要跟自己的女儿一起去上海。

不过学校明确拒绝了母亲入住宿舍的要求。

无奈之下,杨元元只能勤工俭学,在外打工租房,供养自己和母亲。

原本应该充实而美好的研究生生活,对杨元元来说却是一场噩梦。

更糟糕的是,母亲还经常出现在学校,监视着杨元元的一举一动。

杨元元的研究生生活成了一场噩梦,她感到自己就像是笼中之鸟,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获得自由。

就这样,在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中,杨元元坚持了两年。就在2009年11月26日,悲剧发生了。

那天早上,杨元元像往常一样去上课,但是中午,她提前回到了宿舍。

下午的课她也没有出现,直到杨元元的母亲联系学校,宿舍管理员在宿舍发现了杨元元的遗体。

她选择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年仅30岁。

杨元元的死讯传开后,她的母亲表现得异常冷静。她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悲痛欲绝,而是立即找到学校,要求赔偿。

在望瑞玲看来,是学校没有尽到保护学生的责任,应该对杨元元的死负责。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学校最终赔付了16万元。这笔钱本应用于处理杨元元的后事,但据说大部分都被她的母亲据为己有。

杨元元的悲剧,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让一个如此优秀的年轻人选择放弃生命?

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杨元元悲剧的根源在于一种扭曲的母爱。

望瑞玲对女儿的控制欲望,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母爱的范畴。

她把女儿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完全忽视了杨元元作为独立个体的需求和权利。

这种扭曲的母爱,源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

在杨母的观念里,女儿就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父母,为家庭奉献一切。其次是丧偶后的心理扭曲。

失去丈夫后,杨母可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这种过度的依赖最终演变成了对女儿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这个案例凸显了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

如果学校能够及时发现杨元元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或许就能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杨元元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它提醒我们,爱不应该成为束缚,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尊重、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控制和索取。

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自己人生的权利,而不是被迫活在他人的期望之下。

信息来源:[1].钱江晚报-2009年12月18日《奋斗之路越走越窄 女研究生之死不是一个人的悲剧》

[2].在线-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16日《杨元元自杀事件绝非一道正反选择题》

1 阅读:383

波义耳的笔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