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观察|中疾控呼吁没有禁忌就打疫苗,高危老年人群为何成免疫屏障短板?

红星新闻 2022-04-07 08:01:46

近期国内疫情形势严峻,老年人、基础病患者成关注焦点。根据国家卫健委消息,4月5日,31省区市新增超两万例本土感染者。

4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对于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证,建议要尽快主动接种疫苗。已经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有慢性病正在服药的老年人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在4月1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根据前期的相关研究和疫苗本身的工作原理,接种疫苗之后和药物产生负面反应的发生几率非常小。绝大多数情况下,正在服药不是推迟接种疫苗的理由。慢性病老人或家人在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客观理性地认识接种苗的获益和它产生的风险。4月6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王华庆再次提醒,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降低重症、降低死亡最好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

中疾控发布的科普问答也提出,有些慢性基础病病人可能经常反复,但只要不是身体状态特别不稳定,是可以接种疫苗的。

老年人往往患有基础疾病,同时免疫力较弱。数据显示,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出现重症、死亡的风险非常大,而且这两类人群也是对医疗资源占用最多的人群。接种疫苗成为最好的预防武器。

3月18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当时还有52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其中80岁以上人群接种比例比较低,只有50.7%完成全程基础免疫,19.7%完成加强免疫。

4月5日的最新数据显示,又有100多万老年人完成了全程接种。

除了老年人外,大量癌症患者、基础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免疫力薄弱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打疫苗与否成为建立免疫屏障的关键。去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多次强调老年人的风险,呼吁老年人要全程接种疫苗乃至加强针,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出现老年人聚集性疫情。

一位基层负责疫苗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新冠疫苗能不能打,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细化的指引文件,指引文件规定了可以接种、暂缓接种、不能接种的情况。有基础病服药的老人,一般只要不在发作期,都可以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世卫组织和国际专家均建议,健康人两针作为全程免疫,老年人、体弱者、免疫力缺陷人群应将三针作为基础免疫,第四针作为加强针。我国也在对此进行研判。

新一轮疫情形势严峻,高危老年人群接种率仍低

国家卫健委多次呼吁老年人要接种

3月份,我国新增感染者增长快速,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公布,3月1日-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17万例,波及29个省;其中,上海市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90000例,吉林省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60000例。

在3月1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介绍,重症患者中大概65%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中,80%合并有基础疾病,65%没有接种疫苗。

吉大一院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抗疫救治医疗队医疗组长曹杰接受采访央视新闻时表示,在医院院区内,重型占总体患者的3%,多数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而新冠肺炎本身的病情相对不重。有高危因素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占近20%。从发病年龄上讲,60岁以上的老人大概占总体患者的20%。

据新华社4月5日报道,国家赴吉林医疗救治组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日前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严重威胁,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的人群威胁更大。其中,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呈现出高龄、疫苗接种比例低、基础疾病重等特点。完成2针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的人占比约15%,显著低于普通人群。

去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多次强调老年人的风险,呼吁老年人要全程接种疫苗乃至加强针,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出现老年人聚集性疫情。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对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多次专门部署,各地进行了人员摸底,提供了多种便利,包括开设老年人接种的“绿色通道”、安排移动接种车、提供接送,争取无禁忌症的老年人群都能够享受到有温度、无障碍的疫苗接种服务。各地也开展多种方式的科普宣传,提高老年人群接种意愿。

在3月18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曾以扬州去年8月的“棋牌室”疫情举例说明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扬州该次疫情老年人占比很高,所以重症比例比较多。1388例感染者中,6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了67例重症,65例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曾益新还援引了香港的例子。

根据香港政府官网,截至2022年4月1日,本轮香港疫情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病例约占累计死亡病例的95.9%,其中88.2%的死亡病例没有完成两剂疫苗的接种。

▲香港本轮疫情死亡及住院(出院)病例占累计报告病例的比例(以年龄组别划分)【临时数字】。图据香港政府官网

有的老年人常年待在家里,很少出门,或者在偏远的农村,自认为感染风险很小。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和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多次在发布会上回应这种危险的“安全感”。现在病毒传染性很强,无症状感染者又越来越多,家人回家容易带来风险。郑忠伟引用了一个报道:“一个孙子是无症状感染者,回家去看99岁的奶奶,结果把99岁的奶奶给传染上了。”

郑忠伟还曾强调,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低于年轻人,而且所有的人群在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也会下降。因此,加强针接种也十分重要。

病人要不要打疫苗?

官方释疑:恶性肿瘤、免疫功能受损、慢性病都建议打

除了老年人,我国还有庞大的恶性肿瘤、免疫功能受损、慢性病人群。仅2020年一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就有400多万,约300万人死亡。

我国的官方指南早就对于这些人群是否应该接种新冠疫苗作出了说明。2021年3月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列出的接种禁忌包括:对疫苗的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妊娠期妇女。

在“特定人群接种建议”中,《指南》强调,慢性病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免疫功能受损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都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

《指南》提出,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对于后两者,虽然当时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较为缺乏,但《指南》也都建议接种。不过,免疫功能受损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

欧洲癌症患者联合会(ECPC)、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和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的指南也都明确肿瘤患者是接种新冠疫苗的优先人群,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尽快接种。

美国疾控中心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表示,综合各项研究,第二针后,免疫力低下人群的疫苗有效率为59%-72%,而非免疫低下人群的疫苗有效率为90%-94%。

▲美国疾控中心综合研究表示,相比健康人群,各类免疫低下人群在两针mRNA新冠疫苗后出现抗体反应的百分比较高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提示,在尚未出现明显免疫抑制症状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事实上,各种疫苗的禁忌症不是都完全不变的。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和疫苗研究的深入,暂时的禁忌症也会调整和完善。

我国新冠疫苗刚开打时,接种年龄段范围为18岁—59岁,但现在3岁以上的接种都已放开,老年人还是加强针的优先接种群体。

医学界已有部分研究证明恶性肿瘤患者在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较低。2021年4月,《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一项针对疫苗后短期安全性的研究显示,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健康人群相比,除肌肉疼痛更多外无明显差异。北京协和医学院2021年6月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表示,参照已有的临床证据和既往流感疫苗的相关研究结果,肿瘤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整体短期安全性与健康人群类似,未增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但长期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总结。

担心不良反应?

官方: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段

许多老年人由于体质差、有基础病等,担心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此,王华庆和郑忠伟也曾多次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回应。

王华庆介绍,从目前监测的结果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没有发现80岁老人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老年人无论是发热、局部反应,还是过敏性皮疹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人群,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反应相对较弱。在既往流感疫苗接种中也有类似情况。加强针也没有额外的风险。

“10%的病死率和百万分之一的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差别明显,这说明获益和风险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郑忠伟也强调,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在临床试验、境内外60岁以上老人中接种的5亿多剂次以及在高龄者接种过程中都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我国当时接种几种新冠疫苗安全性的指标好于平常年份接种的各种疫苗。而且,在各类疫苗中,我国主打的疫苗整体副作用较低。比如接种疫苗后发热的比例是17.61/100万,一般不需要处理,会自动消退。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千万分之一,只要及时处理就没有什么大碍。因此,老年人除了有《指南》列出的禁忌症,均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王华庆表示,通常情况下,严格把握禁忌后,接种疫苗不会增加严重异常反应。

这也涉及到正确认识“偶合”现象的问题。王华庆曾多次在发布会上介绍,偶合反应或偶合症是指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正好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接种疫苗之后巧合发病。随着疫苗接种人数的增多,会出现一些偶合实例。其实偶合症和疫苗接种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正在发热、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等暂缓接种,也是为了降低偶合反应风险,但要完全避免偶合症是十分困难的。

王华庆指出,60岁以下的人群,偶合反应发生率比较低;60岁以上的人群,有一些处在基础性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已经有了基础性疾病,偶合症发生率稍微高一些。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对大面积接种疫苗人群的研究,无论打不打疫苗,此后两个月中,每一千万人就会有4025人会得心肌梗塞,3975人会得中风,9500人会被诊断出癌症。

此外,心因性反应也不属于不良反应。心因性反应是接种疫苗时的心理压力、焦虑等所致,无器质性损害。有的是“晕针”样表现,有的是“癔症”样表现。因此,接种疫苗时要放松心态。

当然,《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也提示,接种疫苗前,老年人要了解自己是否是慢性病稳定期;要提前做好预约,尽量避免现场长时间等待;要穿宽松的衣服,便于接种;同时,要注意从官方渠道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避免虚假不实信息的误导和干扰。

接种时,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当前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史、过敏史等,医生也会询问,综合评价判断。如发生疑似不良反应,应报告以进行调查诊断,需要时及时就医。

基层接种点:

严格按照指引文件,基础病不在发作期可接种,正在化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不能打

在本土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红星新闻记者在网络上看到,有很多网友询问自己或家人是否能够接种疫苗。

红星新闻记者随机拨打了多地新冠疫苗接种点的电话。工作人员均表示,有基础病的服药的老人,需要到接种现场进行评估;平稳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打。

一位基层负责疫苗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新冠疫苗能不能打,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细化的指引文件,指引文件规定了可以接种、暂缓接种、不能接种的情况。有基础病的服药的老人,一般只要不在发作期,都可以打。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或者正在进行化疗、放疗的,不能打。许多这样的患者开具了无法接种的证明。按照文件,恶性肿瘤术后超过三年,不再进行放化疗。肾病综合征;肾移植后吃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建议接种灭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

该医务人员还表示,尽管提倡应接尽接,但有些人要求保证接种后不会出事,否则要接种处负责,这种情况下,无法强求。

多位一线医生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在患者咨询时,会按照指引来给出建议。“由于新冠是新的疾病,大家对这个病认识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也听专业的。”一位消化科医生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到多位还未打疫苗的老年人家属。刘女士表示,她的爷爷奶奶快90岁了,主治医生和疫苗接种点均说,年纪大基础病多,还是考虑一下。尽管她一直提醒,但老人家顾虑很多。“国内清零政策,导致一部分人有侥幸心理。我一直希望基层可以多呼吁打疫苗,正确宣传,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正规媒体和线下宣传很重要。”刘女士说。

母亲患有多种疾病的吴女士一直在各种咨询中等待合适的打疫苗时期。“现在最担心就是她。身体有不适合的时候不敢轻易让老人接种,只能加强自己的防护,减少去人员密集处。等身体状况好转,适合接种时及时接种。”

吴女士表示,自己的母亲甲状腺癌纵隔转移,刚做完碘131放疗术三个月,14年曾因肿瘤左肺下叶切除,同时患有哮喘和肺动脉高压。去年5月份去接种的时候,有不宜接种告示牌,咨询登记处后工作人员不建议接种。碘131放疗后不久咨询过主治医生,也不建议接种。

吴女士说,目前所在地疫情并不严重,母亲比较注意防护,平时也较少出门。目前考虑哮喘是唯一不适宜接种情况,等哮喘进入平复期就去接种疫苗。

“当然,我们也还是希望更专业的人能给出建议,让我更好地衡量老人的身体状况是不是需要去承担疫苗注射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专家:我国在研判老年人等人群将三针作为基础免疫,第四针作为加强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金冬雁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香港疫情的教训,针对本轮疫情反弹,高风险人群的感染风险更大了,接种新冠疫苗的获益就更大了,更显示了疫苗接种的急迫性。与很多人直觉相反,本身免疫力弱的人,不良反应更少。因此,老年人、癌症患者、基础病患者等群体,都应该接种。因为他们的免疫反应弱,需要接种第三针甚至第四针,具体剂数和剂量应由临床医生决定。

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原院长姜庆五认为,基层接种处对于规定不能打的还是应该严格执行。在免疫力弱时接种疫苗有效性会降低的情况下,对不良反应的担忧有一定道理。当然,打了疫苗以后,也是要加强防护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傅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对于慢性病患者,在发作期不能打疫苗,在稳定期可以打。当然,病人应该咨询医生和工作人员,针对当前的治疗、患病状况决定。不能接种的话,还是可以加强自身防护,少到人群密集处。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有基础疾病和免疫缺损(肿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无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因而鼓励他们接种新冠疫苗保护自己。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美国家还鼓励上述免疫缺损患者,以及老年人接种三针疫苗作为基础免疫,以使疫苗能达到与免疫力健全的人相当的免疫保护力。但是,如上述肿瘤患者正在进行放化疗,器官移植患者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时,应暂缓接种疫苗。因为疫苗有赖于健康的免疫系统,在放化疗和药物抑制免疫功能时,疫苗也不会有效。应该等到疗程停止或长间隙,免疫系统有所恢复再接种。

邵一鸣指出,现在世卫组织和国际专家均建议,健康人两针作为全程免疫,老年人、体弱者、免疫力缺陷人群应将三针作为基础免疫,第四针作为加强针。我国也在对此进行研判。

“新冠病毒疫苗虽然前期对特定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较为缺乏,但在随后的真实世界应用中,已在海量的各人群接种中,以大量数据充分证明了疫苗在老年人和免疫缺损等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监局在批准疫苗时,总是把安全性放第一位,一定是获益远大于风险的。”

邵一鸣强调,我国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已达90%,为全球最高国家之一,现在是如何推进和提高加强针接种率的问题。(刘女士、吴女士均为化名)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胡伊文 实习生 赵美淇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

【版权声明】本文由【红星新闻】创作,独家发布在UC浏览器,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

9 阅读:36752
评论列表
  • 2022-04-07 11:35

    我都那么老了,没这个必要,又穷又搞不动,活着也是受累连累,没必要浪费国家资源,早晚都要归去,不如早些休息,

  • 2022-04-07 11:30

    耦合病症怎么界定?单凭疫苗注射前签署免责协议真的可以吗?

  • 2022-04-07 13:27

    目前来看 基本分为两类,一类人希望放开,让市场回归2019年,一种是支持继续封闭管理的,目前来看 最终还是要看全球主流趋势,如果大家放开了 最终也是放开,现在除了要想想怎么管控,也要想想未来如何跟世界接轨,毕竟我们不是朝鲜,市场还是要发展,科学还是要进步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最终还是牺牲一部分人,保全大多数人,所以管控那么多年了 也不急这一时了,相信国家的判断力,其它我个人建议疫情期间最好不要做过激进的投资,尽量缩减开销和成本,活下去

  • 2022-04-07 12:20

    我也不出去带病毒回来,不会影响别人,那些跑进跑出的人你们专家管管好我们就烧高香了,我们愿意早死让你们活的长些不好吗?既减轻了国家社会的、又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不是更好吗?

  • 2022-04-07 11:57

    各地执行政策不一样,有的地区不给打,有的城市无禁忌。

  • 2022-04-07 20:13

    疫苗可以打,但是出事了必须国家赔偿[流鼻涕][流鼻涕]

    用户72xxx29 回复:
    让你签协议干啥的[得瑟]
  • 2022-04-07 11:19

    想了解18岁以下的是不是不用打加强针

  • 2022-04-11 02:22

    量血压的时候不是这么说的。[笑着哭]

红星新闻

简介:深度、态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