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36局之乘伪行诈局!

六甲秘诸 2024-09-28 11:21:27
乘伪行诈局的逻辑

乘伪行诈局的底层逻辑就是利用人性的贪婪,制造单方面的虚假信息,并施压迫使入局者,冲动完成交易。

乘伪行诈局的案例

清朝末年,张三靠强买强卖积累不少财富。因为后台倒了,做了许多坏事,得罪过许多人,于是张三改名为李四,转行做起正经生意,在杭州开了一间古董店。

有天早晨,店里进来一个穿着阔绰、衣着华丽的男子的小伙子,名叫王二。

王二手里拿着三件古董,对李四说:“我有急事,要去京城一趟。这里有两个瓷器和一把扇子, 不方便携带,我付给你二十五两银子作为寄存费。如果有人看中了,你也可以帮我售卖,但是必须三件一起卖,最低五千二百两银子。”

李四对于古董古玩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一看这三样物件明明是赝品,根本就不会有人来买,可是对方出了二十五两银子的寄存费,便随口答应。

过了三天,一个老者带着孙子,来到店里看古董,边看边给孙子讲解怎么辨别古董。老人看到摆在架子上的三件古董,突然对李四怒斥道:“怎么回事,鼎鼎大名的古董店居然也卖假货?”

李四吓得连忙解释,这是有人放在这里寄存的,不是店里的东西。

老人这才罢休,拿起扇子欣赏一番,说:“这扇子也是个假货。不过我很喜欢,这扇子我出六百两买下。”

李四懵了,心想:这仿品怎么有人出这么高的价格?难道这扇子有什么奇特之处?他连忙说道:“这扇子是客人寄卖的,若是要买的话,必须三件一起买下,价格不能低于六千两银子。”李四很聪明,商人逐利,如果卖了,还能多赚八百两银子。

老人把脸一拉,说道:“这东西我能出六百两银子,已经非常高了。你敢狮子大开口,竟然翻个十倍。其他两个我也不要,还捆绑销售,价格太高太离谱。”说完,老人带着孙子离开了。

接下来,隔上一两天,老人就会上门给李四商讨价格。李四心想,这次吃定这个老糊涂了,六千两银子绝不降价。30天以后,老人最终还是以六千两的价格和李四成交。

老人叹口气说:“谁让我喜欢这扇子上面的字画,太喜欢了。”

老人的孙子说:“爷爷, 你不是说这把扇子很丑吗?”

老人说:“买的只不过是因为张大师仿制苏东坡的字画挂在了上面。”

李四听完以后,心里面大惊,心想:张大师可是当代大家,别说是六千两银子,就算是六万两银子,也难以买到。但是双方已经谈好价格,如果反悔,那就坏了规矩,对店铺的名声也不太好。

就在李四发愣,觉得可惜的时候,老人又说:“我来这里拜访朋友,现在身上只带了二百五十两银子。干脆这样,我付你二百五十两银子当做定金,我回京城的家里面去取钱,为期七天,到时全额付清剩下的银子,如果超过七天没有回来,这二百五十两定金就是你的了,对你也没啥损失。”

李四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老人又说:“要是七天之内,我过来取扇子,你要是把它卖了,那我岂不是白跑一趟?如果这宝贝,让他人买走,你必须赔偿我这双倍的损失,也就是一万两千两银子。”

李四心想:等你走以后,我就去找专家鉴定,若真的是张大师的真品,赔偿你双倍又如何?要是假的,到时候你来取,自己也能赚钱。不管扇子是真是假,都是稳赚,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老人走后第二天,王二就出现了,李四还没来得及给扇子去做鉴定。

王二看东西还没卖,就说要拿回去。

李四一下慌了,煮熟的鸭子可别飞了。但是想要把扇子留下,只能买下。于是,他只好花了五千二百两银子,买下这三件东西。

王二收钱,转身离开店铺。李四心想,这次可赚大了。

可是后来,老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王二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乘伪行诈局的总结

事了拂衣去,片叶不沾身。这是一个毫无漏洞的做局手段,几乎没有破局的可能,只要有交易的地方,就会有乘伪行诈局的存在。

乘伪行诈局,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古玩、玉石、珠宝以及搞直播的这些奸商们玩得风生水起。

比如说部分卖舰盏茶碗开半曲珍珠的直播间,搞半天全是残次品,最后开出一个绝世珍品,全天下就一个,198上车,手慢了就没有了,然后一下卖出几百单上千单。你买了以后,发现某多多九块九三个还包邮,这一类似的数不胜数。

切记,识得局中局,方可不入局。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