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再聚首,日本学者:这是中日韩迈向“政融经强”的第一步

亚太说 2024-05-29 17:10:16

5月27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此次会议是四年半以来中日韩领导人首次重聚,三方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释放出推动三国合作重回正轨的积极信号。

日本经济学家、立教大学前总长郭洋春接受《人民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领导人会议上经济合作成为三方关注的焦点,他期待进一步通过经济合作强化三国间的信赖关系,推动三国从“政对经强”迈向“政融经强”。

从“政对经强”迈向“政融经强”

本次三国领导人会议时隔4年半重启,经济合作成为三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日本社会常把三国关系形容为“政冷经热”,但我个人认为“政对经强”这一说法更为确切。受到中美关系影响,三国在政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见分歧对立,但另一方面,中国是日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日韩也分别是中国的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经济往来对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本次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间的经济交流成为重点议题之一,如果经济关系更为牢固,负面因素将进一步削弱,最终必将强化三国间包含政治在内的信赖关系。因此,本次领导人会议可谓是三国从“政对经强”迈向“政融经强”的第一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当地时间5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新华社)

具体而言,本次会议上,三方就尽快重启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达成共识。日中韩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在2022年RCEP正式生效时,日本是略有担心和“怨言”的,但实际生效后,从实际利用率上看,日本在进出口都排名第一,也就是说日本在RECP框架下获得的好处是最大的。而对人口只有5000万的韩国来说,通过RECP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地理位置相邻、经济发展潜力大,是无法忽视的重要伙伴。RCEP对重塑东亚供应链有重要意义,我认为本次会议上关于供应链问题的讨论也是基于RCEP的延伸。通过RCEP,三国都认识到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带来的红利。这也是三国决定尽快重启FTA谈判的重要原因。

在具体合作领域上,我建议三国首先可以在绿色经济、绿色发展上寻求进一步合作。作为经济大国,三国如果能在绿色经济上树立榜样,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一定可以引领全球,助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此外,在数字经济、以人工智能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三国也可以在RCEP等体系下加强合作。中国数字经济全球领先,韩国半导体行业发达,日本技术实力雄厚,如果能够创立一个覆盖三国的合作机制,一定能够取得创新性成果。 

对所谓“产能过剩”的批判是美国“双标”的又一体现

近期,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批评屡见不鲜,作为经济学者,这些批评让我感觉“不可思议”。这类批评完全找错了目标对象。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美国“歇斯底里”地赤裸裸打压中国。  

4月15日,参展商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向采购商介绍太阳能电池组件展品(新华社)

美国目前推行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政策理念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刺激经济,认为即使供需暂时失衡,最终也会实现匹配。换句话说,美国呼吁全球自由竞争,但当美国之外的国家——现在是中国,从自由竞争中获益时,美国却反而大肆批评。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当时,日本对美国大量出口汽车,导致美国对日贸易产生赤字,但美国并没有从自身汽车产业竞争力不足上找原因,而是指责日本故意低价倾销,要求日本限制汽车出口,大量进口美国的牛肉和橙子。美国总把问题归咎于他国,从来不从自身找问题,本次对于所谓“产能过剩”的批评是美国“双标”的又一体现,明显损害了公平的贸易关系。

对日本、欧美市场来说,对锂电池、光伏产品等的需求可能接近饱和,但对拉丁美洲、非洲等市场来说需求依然旺盛。如果中国真的是“产能过剩”,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定会波及中国,但现在来看中国并没有遭受负面影响,因此“产能过剩”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债务陷阱论"是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手段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许多日本媒体持负面观点,认为其只是为了推动中国发展的工具。但负责日本经济政策的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2022年版《通商白皮书》明确写道:“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并不是把沿线国家当作基建“产能过剩”的出口目的地。

“债务陷阱论”也是同样没有根据的。如果说中国通过贷款“收割”债务国,那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不也同样如此?为什么没有人批评日本制造“债务陷阱”呢?再以斯里兰卡为例,斯里兰卡最大的债权方其实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并没有人对IMF提出批评。因此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债务陷阱论”就是纯粹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手段。

采访、编译:李一凡

1 阅读:83

亚太说

简介:《人民中国》是面向日本出版发行的外宣期刊。